第四卷 沙鳴
第784章 驚

小譚譚認為,那是自家老師即將撕毀當初獨家銷售權承諾的前兆,於是迅速地掏出了那張簽有宋文華大名的餐巾紙晃了晃,然後以最快的速度抱頭鼠竄……
原來,在不經意間,「紅旗資本」,已經成了香江企業界冉冉升起的一顆新星,而且是最亮眼的那一顆。
空難!
如往常一樣,他悠閑地拿起一隻水晶蝦餃塞進嘴裏,同時拿起了一份今天的報紙——在沒有智能手機的年代,看報紙,是他了解世界時局最重要的手段了。
至少被郭釗德從滙豐某部門行政副經理崗位上挖過來的凱文大叔確實值得譚振華為他付出的每年三十萬港幣年薪。
不過,當凱文大叔率領著他的團隊從香江千里迢迢跑到倫敦,與當時正在與羅羅、不列顛宇航、馬可尼等公司糾纏不清的譚振華匯合,並協助他處理了一大堆亂七八糟的事情后,他還是認可了這幾位的能力。
總資產規模超過了30億美元,投資領域除金融市場外,還涉及航空製造、航空運輸、房地產開發、家用電器銷售、礦業投資及進出口貿易、半導體研發製造等等,可以說,一個龐大商業帝國的雛形正在慢慢地建立。
而這些,卻是三個年輕人在短短一年多時間里打下的基業,這恐怕是香江歷史上從未有過的輝煌崛起。
比如,前不久趁著香江老牌家族羅家陷入財政危機對其展開的連番攻和圖書擊,並最終迫使羅家讓出了旗下最優質的資產「鷹君置業」,歸入了「紅旗資本」旗下並將其改名為「紅旗置業」;比如,有傳聞說它正在與港府展開談判,有意收購目前正在被政府託管的「恆隆銀行」;再比如,因負債高達150.7億元而被金融市場冠以「債王」頭銜的老牌地產企業「置地」放出風來,剛剛易幟的「紅旗置業」有意接手因曾經陷入「佳寧置業」詐騙案而名噪一時的「金門大廈」並將其改建為「紅旗資本」總部大廈……
譚振華話沒有回答,只是默默地將報紙遞給了林雙喜。
小譚譚覺得這郭、余兩人就是成心的,特么的不知道小爺也幻想過有事秘書干,沒事那啥啥的腐朽生活么?
嗯,和可愛的薇薇安經常散散步也是當然是必須滴。
「紅旗資本」現在絕對是香江所有媒體最關注的焦點,而且它也沒有辜負這份關注,幾乎每天都為各大報紙的財經版面貢獻著新聞素材——
經過了幾個月的努力,林雙喜已經能基本流暢地使用英文了,他詫異地接過了報紙,第一眼就看見了那個大大的黑色標題——
嗯,真算起來的話其實就剩下了一項——他只需按照合同規定的時間節點付錢就好,甚至就連這事兒都不需要他特別操心,因為郭釗德和余鵬夏專門為他組建了一個三人秘書小組,這個專門為和-圖-書他一個人服務的秘書小組都是香江籍的華人,英語流利,其成員構成是:40多歲的負責人凱文大叔、30多歲的行政秘書莫妮卡大嫂以及40多歲的生活秘書辛迪大嬸……
回到了舊金山的日子過得簡單而充實,譚振華每天一早起床就能享用到辛迪大嬸為他準備好的早餐,一般在這個時間,他都會一邊聽著院子里泰森被林雙喜操練的哀嚎一邊心滿意足地享用每天不重樣的粵式早茶帶給他味蕾的愉悅——話說,自從有了辛迪大嬸的加盟,小譚譚的體重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增長,以至於他不得不開始竭力控制自己的饕餮慾望。
而在香江媒體尚沒有關注到的地方,「紅旗資本」已經開始了更加隱秘的擴張——在東京,在紐約,兩支先遣隊已經展開了工作,他們將建立據點、招兵買馬,等待著機會出現以斬獲最豐美的果實——譚振華知道,那一天並不遙遠,而在那之前,他和郭釗德、余鵬夏都有很多的準備工作要做。
到了這個時候,譚振華終於可以輕鬆一些了,所有的項目都落了地,而負責它們的幾乎都是華夏當前最頂尖的人物,當這些項目都走到了具體實施階段之後,他能做的事也就不多了。
有了凱文大叔的打理,譚振華紛繁蕪雜的各種投資項目頓時井井有條起來,他現在待在舊金山唐人街那棟大房和*圖*書子里就能足不出戶地獲得「紅旗資本」旗下所有投資項目的進展報告、公司各項業務的發展匯總材料、資金的主要流向等等,而這些,也讓他能夠更加清晰地把握住公司的發展脈絡。
譚振華再次走進斯坦福校園的時候,時間已經到了1983年的5月底,而在接下來的這一個月里,他將不得不放下所有的事情,在教室和圖書館中渡過絕大部分時光。
結束了晨練的林雙喜一邊用毛巾擦著汗,一邊走了進來,後面跟著渾身濕漉漉的,宛如剛從水塘里撈出來的泰森。
哦,還有一件小事,當譚振華得意洋洋地將米國有可能在最近派出一個小小的代表團訪問蓉城,試飛「殲七」並洽談購買意向這事兒向宋文華宣布的時候,他發現,宋文華臉上的表情精彩得宛如真的看見了UFO……
因為他知道,宋文華他們外銷「殲七」目前的最優惠價格是單價250萬美元,而按照那張餐巾紙上的內容,這就是二少爺的提貨價……
本少爺正青春年少,可不能隨隨便便地把身材毀了。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為了履行對「滅絕師太」康多莉扎·萊斯的承諾以保住自己的學籍,順利通過6月底的期末各學科測試,他必須打開一摞厚厚的,沾滿了灰塵的教科書。
另一方面,在師昌旭的穿針引線下,京城化工大學全面介入了從羅羅公司引入碳纖維中試生產m.hetubook•com.com線的談判且成果喜人,包括譚振華在內的三方已經簽署了正式合同,部分生產及測試設備已經裝船啟程,即將落戶華夏,當然,素來很會算計的二少爺旗下又多了一家「香江高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也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在特拉維夫,收穫滿滿的賁放已經心滿意足地打道回府,而另一支由華夏官方組織的代表團則開始了與IAI的艱苦談判,聽說,華夏方面在實際測試了「怪蛇3」之後,大為滿意,除了提出要引進全套生產線及技術授權外,還一口氣下了1500發的巨額訂單以解國防所需的燃眉之急,為此盧里亞總監先生好幾個晚上沒睡著,這回是樂的……
「BAC」客機的總裝線已經開始在西京安裝調試,很快就將進入以全套進口件組裝的首次運轉;前後三款發動機的技術合作和聯合研發項目得到了華夏燃氣渦輪院和西京發動機製造廠的全力支援,多方交叉協議也已經簽署完畢,開始進入了有序的研發階段,燃氣渦輪院積累多年的很多預研成果將在這幾台發動機的研發進程中得到逐一驗證,而帶給華夏燃氣渦輪院和西京發動機製造廠充足信心和無窮動力的是,這三款發動機,不但有著小譚譚給予的充足研發資金保證,更已經明確了裝機對象,再也不用擔心面對辛苦一場最後下馬的厄運。
譚振華隨手打開了報紙,然而,他只看了hetubook•com.com一眼頭版就「騰」地從餐椅上站了起來,雙目圓睜,額頭爆出了根根青筋,雙手緊攥,就連身體都開始不由自主地微微顫抖。
在巴黎,陳義堅率領的團隊也與達索方面完成了談判,同樣的三方協議也已經簽署,達索方面組織了一支由40多名各方向專家組成的團隊,他們現在已經到達西京開始了工作,「飛豹」戰機的研發即將進入快車道。
《舊金山紀事》報是本地乃至加州發行量最大的報紙,創建於1865年,一向以時事和政論見長,也會兼顧灣區的高科技特點,經常報道矽谷的各種動向,是譚振華最喜歡閱讀的報紙,細心的辛迪大嬸知道他的這個習慣,每次都會把這份報紙放在最上面,今天也不例外。
還好,這才是一年級,二少爺的老底子還夠用,只需要加加油啃完這些書本就行;也還好,經過了他前階段在倫敦、特拉維夫和巴黎的一通折騰,手頭上的主要項目都已經漸次走上了正軌——
刨去生產成本,辛辛苦苦造一架飛機也掙不了幾個小錢,而僅僅動了動嘴皮子的譚二卻能每架掙150萬,宋文華現在肯定悔青了腸子。
「振華,怎麼了?」
嗯,譚振華還發現,當他暗示宋文華,需要統一報價口徑為400萬美元單價以及購買數量不得少於一個聯隊28架的時候,宋老師臉上的表情迅速地由精彩變成了發青,其轉換速度堪比川劇的變臉。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