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雲亂
第1022章 你將如何證明

林本兼再次點了點頭,並又沉默了很長時間才開口道:「埃里克,我想我能理解你的意思,也很感謝你對我做出的邀請,但是,我暫時還不能同意加入「矩陣」。」
這位說話倒是沒什麼避諱。
光刻機,首先是一台精密的設備。
林本兼搖頭道:「不是因為私人的原因——我聽說過埃里克你的豪爽,這在整個IT業界都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大家都說你是一個非常好相處的人而且很大方,我也相信只要我提出私人的要求,你一定會儘力滿足,所以我根本沒有考慮過這方面的問題。」
於是,譚振華點頭道:「是的,林博士,你也許知道,在我們「矩陣」實驗室,有一個數碼光電研究院,而這個研究院院長的位置卻一直空缺,實際上,從這個研究院成立的那一天開始,我就打算邀請你加入,只不過那個時候我手上的事情實在太多了,一時沒能顧得上。」
「那是因為,資本總是短視的,在「乾式」光刻機還能通過不斷地縮短使用光源的波長、用製作更加精良和圖書的鏡頭組達到提升製程目地的時候,將這一切都推翻而走另一條技術路徑,是非常不合算的投資。」譚振華聳了聳肩膀道:「而我卻認為,隨著光源波長越來越短,其物理特性將變得越來越難以管控,以人類現有的技術,突破某些技術瓶頸也許需要二十年甚至更久,但半導體製造技術卻不應該因此而停滯,在比較了幾個備選的方案之後,我認為你提出的「浸潤式」方案是最有可能獲得成功的方案,所以,我願意為此做出長期的投資。」
與這類人打交道其實挺簡單省心的——行就行,不行就不行,沒那麼多拖泥帶水、婆婆媽媽的事。
「嗯,暫時保密,不過你很快就能知道了。」
「為什麼呢?是因為私人的原因還是因為覺得「矩陣」不能為你提供良好的科研環境?」
想來,林本兼不肯立刻點頭的原因也就在於此了。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為了使波長為納米級別的光線準確地對焦,需要精度極高的鏡頭組和支撐這些鏡頭組的伺服機構和圖書——那就需要能夠生產出這些鏡頭組的光學儀器生產廠家、能夠製造純度更高的玻璃的生產廠家;為了讓伺服機構能夠達到工作要求,就需要能夠加工這些複雜伺服機構的高精度機床和精密加工企業、能夠用來製造這些伺服機構的各種金屬、非金屬、能夠驅動這些伺服機構正常工作的高精度電機及其驅動電路和程序……
「那是為了什麼?」
總而言之,研發製造這樣一台光刻機,哪怕只是一台原理樣機,都需要整個社會拿出最高級別的科技成果來投入其中。
林本兼點了點頭,沉思了一會兒才道:「埃里克,看來你一直在關注著我的研究,那麼我能問一下,是什麼讓你覺得,我的研究一定會有價值呢?那畢竟只是一點理論上的可能,在我接觸過的光刻機企業中,甚至沒有一個人對此表示出一點點感興趣的意思,也沒人願意為我的這個設想投入哪怕一個美分的資金。」
譚振華點點頭,表示自己明白了,同時也在心中對這位林本兼的評價更高。
和圖書振華微微點了點頭道:「林博士,看來我曾經與你失之交臂,不過這沒關係,我們兩個終究還是有緣,你看,現在我們又坐在一起了。」
他說的很直接,林本兼則在稍微猶豫了片刻后,點了點頭,表示同意譚振華的猜測。
因為他說的非常中肯。
譚振華微笑起來,「林博士,不如這樣好了,你給我一點時間,我可以向你證明,對於投資光刻機領域,我抱有百分之百的決心和誠意,但我也希望等到你的一個承諾,當你看到了我的誠意之後,你會接受我的邀請。」
譚振華心道,不過很多研究技術的人員都是這樣的,他們不太喜歡在互相試探的言語交鋒中浪費太多的時間。
「埃里克,恕我直言,「矩陣」實驗室雖然在去年的CES上大出風頭,但是,它成立的時間還是太短了,也因此缺乏足夠的積累——我們就拿光刻機來說吧,目前主要的生產商都是米國或者倭國的廠家,而光刻機是一台非常精密的設備,牽涉到了光學、電子學、基礎物理、基礎化學、精https://www.hetubook.com.com密機械加工等等各方面最前沿科學的緊密協作,絕不是我一個人就能夠起到扭轉乾坤的作用的。換句話說,就算我的理論是正確的,我也需要有足夠多的協作者幫我解決其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工程實踐難題,而這,不是在一座實驗室內能做到的事情。」
「這個簡單。」
而要製造這樣一台極其精密的設備,需要整個基礎工業水平的支撐,而不僅僅是某個人天才創意的靈機一動。
林本兼這次沒有猶豫,點頭對此表示了同意,並好奇地問道:「埃里克,你將如何證明呢?」
今年44歲的林本兼身材瘦削,皮膚微黑,雙目炯炯有神,也如大多數的腦力工作者那樣,髮際線很高,他在聽完了譚振華的來意之後,並沒有急著表態,而是先聊了一些看似不太相關的問題。
林本兼扯了扯嘴角,露出了一個微笑道:「是啊,看來我們兩個確實有緣,那麼埃里克,請直接告訴我你的來意吧?我猜,是想邀請我加入你的「矩陣」?」
「埃里克,我聽說過你,也了解過一些關https://www•hetubook.com•com於「矩陣」實驗室的研究內容,你可能還不知道吧?我甚至還到過去年的CES展會並在你們「矩陣」實驗室的展位上逗留了挺長時間,只不過,那時候我並不認識你。」
為了明確這一點,譚振華於是問道:「林博士,我是不是可以這樣認為,你覺得「矩陣」從來沒有從事過光刻機這項產品的研製工作,所以缺乏必要的供應鏈整合能力,而且也不知道「矩陣」是否會為了這項新技術投入足夠的時間和金錢,擔心這隻是我個人一時興起的一個項目,缺乏對此進行長期投資的準備,所以才暫時不同意加入我們「矩陣」的,對么?」
相比來說,現成的光刻機生產企業在這方面有著先天的優勢——至少,他們已經有著完備的供應商體系,能夠解決這其中絕大部分的零部件產品的供應問題,而「矩陣」實驗室在這方面顯然是處於劣勢的,它目前對這方面的掌握度是零,而要重新構築這樣一套體系,無論人力、物力的投入都必然是巨大的,而如果僅僅為了實驗而構築這套體系,又顯然非常的不值得。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