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浪急
第1221章 老謝出馬

所以,他看到譚振華在與漢陽市的談判中耍心機、玩手腕甚至不惜落井下石、趁火打劫,他一個字也沒說。
這些有形的無形的阻力,正是絆住當地手腳的繩索,讓有心前進者步履維艱。
因為請他挑擔的這位是譚振華啊,他老謝家欠這位的情,恐怕一輩子都還不清。
他這是要把所有的惡人都一次性做完,留給他謝廣豐一個乾淨的,可以真正施展拳腳的環境。
潘衛國在聞州也待了有些年頭了,和謝廣豐非常熟悉,他對這個小夥子的人品性格都挺欣賞——別的不說,就沖都是當兵的出身,都為祖國上過戰場這一條,老謝就認為,譚振華給他挑的這個接班人,靠譜!
雖然心裏抓心撓肝地想著自家長孫謝念華,但是,當他和譚振華真正就來漢陽的目的長談之後,謝廣豐覺得,這幅擔子,自己就得責無旁貸地挑起來。
有了這個人選打底,吳漢生覺得這件事終於有了眉目,同時也在心中暗自感嘆——這位譚振華譚總,年紀輕輕卻是個走一步看十步的厲害人物,當初陪hetubook.com.com著他去古田工業園參觀,就見他問了一些不著邊際的問題,誰知道他心裏竟然裝著這麼大一盤棋,而且他不聲不響地走了,本來以為就此沒了下文,誰知道這次一殺回來,出手就是王炸,不但要拿下漢柴,就連周邊的主要配套廠也沒放過,而且你看看人家準備的這叫一個充分,連將來的領導人選都安排好了,能力資歷都叫人挑不出毛病,還直接就帶在了身邊,再趕上這麼一個特殊的時間點,真叫人連拒絕的勇氣都沒有。
而隨著這件大事的敲定,漢陽市也很快發現,譚振華的名聲真不是吹出來的,確實是乾貨滿滿啊!
譚振華正在利用他自己的名聲和資源,舉起了一把鋒利的刀,刀落之處,捆綁住企業發展的那些外在阻力正紛紛退散。
謝廣豐的出場給了漢陽市府吃下了一顆定心丸,別的不說,就老謝身上的各種榮譽稱號就是穩定即將合併重組的那幾家企業人心的大殺器,也讓漢陽市府下定了最後的決心,於是,經過了緊急m.hetubook.com.com修改的第二版方案很快就送到了譚振華的手中。
但譚振華不一樣。
但這位謝廣豐老先生不一樣,人家是土生土長的華夏企業家,身上的光環也不少了——聞州市改開先進人物、浙海省勞動模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獲得者,任職期間,生生把一家小小的塑料製品廠發展成了浙海重點龍頭及全國聞名的大型企業集團,「華青」、「雁舞」兩大品牌的家電類商品行銷全國還大量出口海外,這份資歷,要是拿到漢陽市乃至整個鄂北省,那也是一方風雲人物。
對此,老謝深表贊同。
講真,吳漢生認為,要不是譚振華面子大再加上謝廣豐已經在浙海省那邊光榮退休,鄂北省估計派八抬大轎去浙海省請人,人都來不了——浙海省不可能放這位離開的。
這一版的內容基本是按照譚振華的意思來的,幾乎照搬了西航發的思路,新成立的企業被命名為「漢陽動力集團」,將按照股份制實行徹底的改造,漢陽市政府擁有新企業45%的股權,與譚振華www.hetubook.com.com擁有的份額一樣,剩下的10%股權將由企業的職工代表大會持有,關於企業經營的重大事項將由董事會投票表決,謝廣豐將兼任企業的董事長和總經理,同時企業也會成立黨委,書記由漢陽市委派遣,謝廣豐將任職副書記——老謝可是不折不扣的老黨員了,而且還是當年在火線入的黨,這份資歷,放眼漢陽市都沒幾個人趕得上,所以老謝同志在這家新組建的「漢陽動力集團」的權威可以說是杠杠的。
自從被譚振華連誆帶騙地拐到漢陽之後,老謝同志也算是認了命了。
實話實說,地處華夏中部的漢陽,與地處沿海的聞州,在思想觀念上有著不小的差距,在各沿海地區特別是國家級開放城市的人們已經將主要精力集中於發展經濟方面並因此不斷探索著改開的前沿領域的時候,中西部還依然有很多人糾結與體制、行政級別、各種條條框框的約束……
柴油發動機,謝廣豐是一點也不懂,為此,他還有過顧慮,不過譚振華告訴他,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柴油發動機的hetubook.com.com技術專家,未必能管得好一家柴油機廠,因為企業管理與技術研發是兩門學問,而他相信,謝廣豐具備豐富的企業管理經驗、人際交往能力、社會閱歷、他自己本人的一身正氣這些才是當好這家企業帶頭人最寶貴的能力,別的不說,當初要造電視機的時候,你老謝就懂電子了?別說當初,恐怕就現在你也看不懂圖紙吧?這不也管得挺好的嗎?
他了解華夏內情,知道病根在哪裡,就像他對謝廣豐說的,單獨換一個企業領導人,其作用是極其有限的,最重要的,其實是給企業解綁,把束縛在企業身上的那些有形的無形的條條框框都徹底丟棄,還企業以市場該有的本來面目,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即便曾經湧現出了聘任「洋廠長」這樣的高光事件,但,水土不服以及整體環境的限制,導致這樣的「高光事件」最終也只能悄無聲息地收場,其象徵意義遠遠大於實際效果。
因為他知道譚振華在做什麼。
而且在譚振華對他詳細說過了他本人在漢陽前段時間的所見所聞以及特地去西漢斯m•hetubook•com.com與威爾納﹒格里希交流的經過之後,謝廣豐更是覺得,自己肩上的這副擔子,還有一份沉甸甸的使命感。
謝廣豐接下了譚振華甩過來的擔子,而一見之下,吳漢生心中的一塊大石也落了地。
而且老謝心裏跟明鏡一樣的,這次譚振華從聞州帶出來兩個人,一個是他,另一個是與譚振華淵源深厚的潘衛國,那意思就是明擺著——老謝你再幫我最後一個忙,把基礎打牢,順便再提攜一下潘衛國,把該教的能教的都教會了,老謝你就可以安安心心地交班退休了。
講真,經過了「洋廠長」事件之後,整個漢陽市對「空降」來的企業領導人,其實都是心懷疑慮的——這倒不是他們覺得「空降」來的企業領導能力不行,而是覺得這人吧除了理論水平要高以外,還得有融入整體環境、貼近實際工作的本事才行,就比如那位「洋廠長」,你決不能說他能力不行,提出的建議和方案挑不出毛病,臨走還留下了一部三十多萬字的流程管理手冊,可一實戰就發現,哪兒哪兒都是問題,有些問題還根本無解,這就是不接地氣的結果。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