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浪急
第1290章 儘力

這是怎麼回事呢?
如果說前一條東芝公司因為手中握有大量基礎專利因而獲得了與譚振華在談判中的溢價空間的話,那麼后一條,就正好相反了,砝碼顯然在譚振華這邊。
恰恰相反,此時的東芝,對比譚振華的前世,因為向蘇俄出口高性能機床的事件並未被揭露出來的緣故,其財務狀況要好上很多。
在這種「家家炒股、人人炒樓」的形勢影響下,幾乎所有的倭國大公司都不約而同地採取了一項措施——設立自己的金融投資部門,東芝也不例外。
意味著「矩陣實驗室」有足夠的資金維持高級別的投入水平,支撐起DRAM領域愈演愈烈的技術進步大戰。
倭國的企業,說穿了都是由財閥資本主導的,對於這種涉及年度財務預算的事物,社長的權利也極為有限,資源掌握在控制著公司的財閥家族們的手中,這讓佐波正一即便有心在研發方面多投入一些也很難進行實際操作,而且東芝公司涉及的產業也實在和-圖-書太多了,每年的研發預算總額出來后,不知道有多少雙眼睛紅通通地盯著。
由此帶來的一個後果就是,大公司的金融部門佔據了企業絕大部分的運作資金,相應的,向基礎技術研發的投資必然減少。
有錢,意味著什麼呢?
意味著在目前這種經濟形勢下,只要譚振華揮舞起支票本,全球這麼多家基礎技術潛在供應商中,一定會出現幾個為了將手中的資源變現而不惜鋌而走險的人物。
現在,雙方都在向4M DRAM發起衝擊,而武石喜幸認為,南高麗人很可能在這塊晶元的發布時間上追平本國!
不然,也就沒有「矩陣實驗室」層出不窮的科研成果了!
僅以三星為例,1980年其在半導體領域的有效研發投入僅有850萬美金,而到了今年,投資已經以億為單位,逐年增長的趨勢十分明顯,可東芝呢?
他臉上的表情變化被武石喜幸看在眼中,倭國半導體「六璧」之一知和圖書道,自己今天的任務,有望達成了。
佐波正一當然知道武石喜幸說的是什麼,身為東芝的社長,他也能非常清醒地認識到問題所在——然而,有些事,即便他身為社長也是無能為力的。
不過武石喜幸剛才的話讓佐波正一意識到,譚振華的介入將帶來一個完全不一樣的全新思路——東芝能投入的研發資金有限,但「華芯微電子」在這方面卻有著天然的優勢,而且,就他所知,譚振華在研發方面,相當捨得花錢!
南高麗人能取得這樣的成果,當然得益於米國不遺餘力的支持,不過也要看到,這個民族的確也有一種堅忍不拔的精神在支撐著他們,哪怕在去年被倭國集火打擊得搖搖欲墜之時,他們也沒有放棄對新技術的投入力度,併發明了一個新詞——反周期投資,可以說,正是這種破釜沉舟、孤注一擲的賭博式投資行為,才讓他們現在擁有了可以與倭國掰手腕的本錢!
「總要談過才知道的。」武石https://m•hetubook.com•com喜幸道:「如果振華君的目光足夠長遠,我覺得,他會答應的。」
因為在半導體領域,工藝和製程的領先,也是成本領先的代名詞。
嗯,其實也簡單,一個詞就可以解釋——貪婪。
「這個想法是不錯,但,振華君能答應嗎?這樣的條件是不是對我們東芝太有利了?」佐波正一有些遲疑。
畢竟通過簡單的票據、證券買賣就能獲得豐厚的利潤,這種誘惑,幾乎沒人能夠抗拒。
前一條將幫助譚振華越過專利壁壘,后一條則將幫助他在今後的市場競爭中逐漸獲得優勢。
有一組數據可以從客觀上反映出這種趨勢:以通產省統計口徑為準,1985年,倭國全社會有效研發投入為4780億日元,而1986年,這一數字驟跌至2650億日元(史實數據),幾乎腰斬!
他這絕不是危言聳聽,而是切實地感受到了對手日漸迫近的腳步,南高麗人憑藉米國的援助已經大大縮短了與倭國之間的技術差https://m.hetubook.com.com距——三星第一塊64K DRAM投放市場是1984年,比倭國人足足晚了40個月;第一塊256K DRAM投放市場時是1986年年初,比倭國人晚了24個月;而在同年,他們就研製成功1M DRAM並以最快的速度推向了市場,這一時間僅僅比倭國人落後了12個月!
投入的減少,必然帶來新技術研發的遲緩,這一點,武石喜幸的感受恐怕最為深刻,負責著東芝公司大規模集成電路研究所的他,曾經多次向佐波正一提出過這個問題,言辭激烈時,甚至提出,如果按照這種趨勢下去,倭國在DRAM技術上對南高麗企業的領先優勢將很快不復存在!
「社長先生,我們不妨這樣與振華君談,要求他在獲得我們的技術支持后,承諾兩個條件,第一,今後DRAM方面的技術研發投入,雙方55承擔,同時共享研發成果;第二,除了幫助東芝開拓華夏大陸地區的DRAM市場之外,我們還可以要求他以hetubook.com.com一個最優的價格向我們供應DRAM晶元,這就相當於我們東芝不花一分錢獲得了一座大型DRAM顆粒生產廠,而我們在獲得了足夠的價格優勢后,哪怕不能以此為武器在米國市場與南高麗人爭鋒,但至少可以提升我們的盈利水平,而在不受限的歐洲市場,我們就可以大展拳腳——畢竟,那裡的市場環境雖然複雜,但需求量卻也相當不少,這也是從一個側面狙擊了南高麗人獲得更大市場份額的努力。」
但這不代表著東芝公司願意在半導體產業上做更大規模的投入。
他一邊這樣說著,一邊在心中暗想:「藤尾君、振華君,我答應你們的事情已經儘力了,你們也要遵守諾言啊!」
東芝公司沒錢了嗎?
眾所周知,1985年,倭米之間簽署了一份重磅協議——《廣場協議》之後,日元開始了大幅度的升值,而在這一因素影響下,無數國際遊資以各種名目進入了倭國金融市場,他們做期貨、炒股票、推高樓價,將一切以日元計價的資產都炒上了天!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