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浪急
第1307章 暴風雨前奏

對這份《中導條約》的簽署,最開心的應該算是歐洲人了,因為這個射程正是蘇俄用來覆蓋整個歐洲大陸地區的威懾力量,銷毀了這些武器之後,常年籠罩在歐洲大陸上的「核陰雲」算是終於露出了一絲陽光。
能看到這麼好時機的,又何止一個譚振華呢?
1987年5月和10月,華夏海軍會同華夏國家海洋局兩次派艦船到南沙群島勘察選點。同年11月,74號站定點于永暑礁;與此同時,華夏海軍控制了永暑礁以及永署礁以南40海里的華陽礁。
有同學就要問了,蘇俄人這是瘋了吧,這麼吃虧的買賣也能做?
1:2,這簡直就是一次最完美的「兌子」!
喂,兄台,就蘇俄現在的家底,飯都要吃不上了,還打仗?想多了吧?
在南華夏海上,有一簇美麗的島礁群,它們就像散落在浩瀚無垠、湛藍透碧的海和圖書面上的顆顆珍珠,散發著迷人的光澤和魅力。
因為蘇俄人沒有對應的武器!
實際上,是蘇俄要向全世界證明,它不想打仗了。
米國人僅僅需要銷毀其部署在歐洲的導彈,還不包括海上的,對本土毫髮無傷,可蘇俄人要銷毀的武器,部署在本土的佔了絕大部分,而且如此一來,其對整個歐洲的戰略威懾能力,將顯著下降一大截,明顯是傷筋動骨了!
按照這份條約的規定,兩國將不再保有、生產或試驗射程在500公里至5500公里的陸基巡航導彈和彈道導彈,包括搭載常規與核彈頭的導彈及導彈的陸基發射器。
然後應該心中笑開了花的,就是米國人。
而且還有一樣,米國人裝備的,射程2500公里,可搭載核彈頭的海基版「戰斧」巡航導彈並不在這份《條約》規定之列!
但由於https://m.hetubook.com•com南沙群島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然會引起周邊貪婪之輩的覬覦!
《條約》既然白紙黑字地當著全世界的面簽署了,那自然是要執行的,於是雙方就好一通忙活,比如,互派監督人員到對方去實際確認武器數量、現場監督銷毀進程什麼的,畢竟這《條約》規定,供武器銷毀的執行時間只有18個月,時間還是比較緊張的。
難道蘇俄要發動第三次世界大戰?
因為按照條約的限定條款,被列入銷毀清單的2611枚武器中,米國人應該執行的是859枚,而蘇俄人則需要銷毀1752枚!
與「鄭成功」號結伴出海的,是一直在東南亞及中東從事「滴滴跑船」業務的那條滾裝船「鄭和」號,這一次它也是從中東某港剛剛駛來,並在卡拉奇補充完了淡水油料等物資,又裝上了一大堆看著和_圖_書就不像什麼「良善之物」的軍綠色箱子,然後就與「鄭成功」號聯袂而行。
除了裝點著美麗的洋麵之外,這裏也是優良的熱帶漁場,同時,海域內蘊藏著大量的礦藏資源,油氣資源尤為豐富,有「第二個波斯灣」之稱。
1987年12月8日,這是一個值得載入史冊的日子,在這一天的華盛頓,瑞根總統與葛爾班橋夫共同簽署了一份里程碑式的協議《米蘇消除兩國中程和中短程導彈條約》,史稱《中導條約》。
如果有人仔細觀察這條「鄭和號」的話,就會發現這條船上居然也安裝了一部517型米波警戒雷達,當然用這部雷達來實現商船上海事雷達的一般功能也不是不可以,就是奢侈了一點。
如此一來,什麼白宮克里姆林宮、KGBCIA、鎖眼偵查衛星宇宙偵查衛星都被調動了起來,不但要安排自家搞點小動作,m.hetubook.com.com還要防備對方搞小動作,忙得不可開交,自然就沒什麼人有空關心那個愛折騰的壞小子在搞點啥小動作了。
而且這一次出海前,這條船上補充的淡水和食物油料等物資大大超過了一條正常貨輪所需,導致船的吃水幾乎壓到了極限……
這,就是南沙群島,華夏自古以來的固有領土。
可就在選點、設計和開工期間,安南當局突然反悔,一場暴風雨就要襲來!
《聯測計劃》明確要求華夏建立5個海洋觀測站,其中在大陸沿海建3個,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各建一個。擬建於南沙群島的海洋觀測站編號為「74」。
讓我們把時間暫時往回倒一點點。
1987年2月21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第十四屆海洋委員會年會通過《全球平面聯測計劃》,簡稱《聯測計劃》。該計劃要求在全球海平面建立統一編號的海洋觀測站,並決和*圖*書定由各國負責建設本國境內的海洋觀測站,將來所得觀測資源,由各國共享。
這件大事是如此重要,以至於就連米國人遍布太空的偵查衛星都不惜犧牲壽命,紛紛調整了軌道,將偵查力量集中投射到了蘇俄那片廣大的國土。
這四條船的異動,照理來說應該會引起某些特別關心譚二少爺生活瑣事之人的關注,不過也不知道是故意的還是趕上了,這段時間以來,全世界所有人的精力和目光都聚焦在另一件特別重要的,具有非凡意義的歷史事件之上,以至於譚二少爺的這點小動作就被忽視了。
嗯,這個,二少爺只能評論,這一屆的蘇俄領導人確實不大行,隨隨便便就被米國人給忽悠瘸了……
永暑礁74號海洋觀測站於1987年12月完成設計,1988年2月開始施工,執行施工任務的是登陸艦929編隊,計有艦船10艘,工程人員400餘名。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