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浪急
第1327章 南海奇兵(3)

奇怪的是,這兩艘船上裝載的貨物。
他甚至都能清楚地辨認出那型戰鬥機的型號——不列顛產的「海鷂」!
戰鬥機!
「清茶一盞,邀君共品。」
不過船大並沒有什麼好奇怪的,本艦隊的「大奶媽」,「東運615艦」也是一艘排水量超過了2萬噸的大船,論個頭不比這兩艘小多少。
回到上一個時空,1988年,由國防科工委主持,船舶七院牽頭,組織各方面力量對前一階段的工作進行了總結和審閱,並正式將《華夏發展航空母艦及艦載機系統可行性研究》列入國防科工委1989年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
正當他望著「鄭成功號」的雄姿,心中感慨萬千的時候,通信兵的聲音響了起來。
不過看油漆的新舊,好像是才剛剛噴塗上去不久的。
署名,譚振華。
更震撼的還在後面。
不提那個特殊年代的產物「707工程」,就說切實的計劃——早在1985年,海軍就要求「魔都船舶海洋工程設計研和*圖*書究所」(就是楊槱院士在的那個研究所)啟動了一個航母設計和建造的可行性研究項目,為此,該所建造了一個航母模型,並在所內600米長的水池及江南省的太湖裡進行了很多前期實驗;同年,劉總司令要求海軍內部啟動航母方案論證,同時命令廣南艦艇學院開設航母班的培訓課程。
陳偉聞當然聽說過國內某人購買了12架不列顛「海鷂」式戰機的傳說,在他這個級別的海軍將領中,這並不是什麼秘密,不過聽說是一回事,親眼所見又是另一回事,當這些戰機真真切切地列陣在了他的眼前,那種感覺,足夠讓他震撼!
1987年,在航母還沒一點影子的時候,在劉總司令的指示下,海軍未雨綢繆,選拔了十名海軍航空兵中的佼佼者赴廣南艦艇學院專門開設的「飛行艦長班」學習,先行人員培養和儲備。
陳偉聞站在艦艏,看到了令他畢生難忘的一幕。
華夏海軍對「海鷂」戰機實在太www•hetubook.com•com熟悉了,幾乎每一位稍有點級別的軍官都對其耳熟能詳。
到了這個時候,陳偉聞終於明白之前收到的電報上,那所謂的「臨時航母」是什麼意思了,「鄭成功號」是一條貨船,如假包換,但現在,此時此刻,它就是一艘航母,因為它承擔著航母的職責!
「我們的戰鬥機,我們的戰鬥機可以帶彈巡航南沙了!」
更因為,在華夏海軍全體官兵一直做的「航母夢」中,「海鷂」一直是一款被重點考慮的載機!
正是基於這種思路,才有了後來軍迷間普遍流傳的,華夏差一點點就買了西班芽小型航母的故事。
所以,海軍中就有一些人提出先購買國外的現成戰鬥機以滿足華夏當前的迫切需求,而能符合在小型航母上起降的,算來算去,也就不列顛的「海鷂」最合適。
3月16日,11:30分,「南充艦」抵達永署礁附近海域。
陳偉聞接過了通信兵遞過來的電報信封,打開,發現內容只有hetubook.com.com短短的8個字:
兩艘體長超過200米,排水量估算要超過2.5萬噸的巨輪正靜靜地停泊在永署礁附近,碩大的船艏上,噴塗著船的名字——「鄭成功號」、「鄭和號」,正是他接到的命令中提及那兩艘船。
相比起來,他座下這艘排水量只有1千多噸的「南充號」就像一條小舢板。
沒有訓練彈通常的紅圈標誌,那是實彈!
當戰機掠過「南充號」的時候,陳偉聞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兩架戰機的肚子底下掛得滿滿的,都是導彈!
「報告!」
因為,這型戰機早在70年代末期,就上了不列顛向華夏推銷產品的目錄。
相比航母來說,艦載機的選型才是難中之難,項目論證中,對國產殲-6、殲-7和殲-8都做過推演,甚至一度選定了殲-7為原型機,希望能在其基礎上改出一款上艦的戰鬥機,這一方面說明了華夏海軍急於擁有航母的心情,另一方面也說明了對當時的華夏來說,要想獲得www•hetubook•com.com一型能「上艦」的戰鬥機有多麼困難。
就在陳偉聞的注視中,一架「海鷂」已經從「鄭成功」號的甲板上緩緩升起,在到達一定高度之後,隨著尾噴口的緩緩轉向,它從懸停狀態漸漸加速,轉換成了正常的飛行姿態;緊接著,另一架「海鷂」也做出了一模一樣的動作,兩架戰機隨後完成了空中編隊,呼嘯著向著赤瓜礁的方向飛馳而去!
這是陳偉聞此刻的腦海中不斷翻滾著的想法,一遍又一遍,「我們的艦隊上空,終於有了可靠的空域保衛者——不過這主意是誰想出來的?這個人不但有著天才的思想,還有著將天才思想付諸行動的超強執行力,更有著可怕的財力作為支撐——算來算去,全華夏恐怕也只有一個人能做到這一點了,真的是他嗎?如果他在這裏,陳偉聞覺得自己一定要見他一面,對他說一聲「謝謝」,代表他自己,也代表南沙執勤艦隊的所有兄弟們。」
在上一個時空的歷史上,這十位特別挑選出來的飛行員在接受了一www.hetubook.com.com段時間的培訓后,因為各種原因,只得又回到了原先隸屬的部隊,這段特殊的經歷留給他們的,恐怕是畢生的遺憾。
由此也可見劉總司令的遠見卓識,他的確是華夏海軍航母計劃的奠基人和開拓者,被尊稱為「華夏航母之父」,實至名歸。
真的是他!
而且,這兩架「海鷂」的翅膀上,噴塗的都是華夏的軍徽!
在上一個時空,「891」工程是一個差一點點就會被實施的工程,最後導致該工程下馬的原因,一方面是西班芽的巴贊造船廠只同意賣船,但堅決不同意提供圖紙,這並不符合華夏方面的要求;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國際形勢的劇變,使得華夏有了更好的選擇。
1989年1月,航母的論證項目獲得國家批准,按規則和習慣,被命名為「891工程」。
都不用望遠鏡,陳偉聞就能看得清清楚楚,其中一條船的甲板上,停滿了飛機!
他就在這裏!
「891工程」的論證思路是,立足國內現有水平,引進技術或自力更生研製發展中型航母。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