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焰火
第1414章 合成營(三)

王連生跟著火上澆油:「而且這型坦克上的火控系統也是比較先進的,達到了國際第三代坦克中的較高水準,最起碼對比蘇俄的T72,也就是伊克拉裝備的最先進的坦克還要領先很多,比如安裝有數字化的指揮儀、剛才介紹過的穩像式火控、炮手有雙軸穩定雙倍放大瞄準儀、車長有雙軸穩定車長瞄準儀;這兩種瞄準儀都自帶紅外和微光夜視功能。先進的中心計算機、車長控制板、激光側距機、橫風感測器、傾角感測器、角速度感測器、跳頻式通訊儀、全球衛星定位系統……這些設備使得坦克能夠晝夜捕獲目標,具有較高的首發命中概率而且車長可通過車長周視瞄準鏡捕獲目標,並進行超越射擊,這麼說吧,90-I型坦克已經完全具備了與國際主流第三代坦克一較長短的能力,T72在它的面前,恐怕只有挨打的份兒。」
「紅箭73B」可是在座這些人的「老夥計」了,特別是對參加過當年戰火鎮外那場戰役的人來說,這型導彈當年對緬軍坦克砍瓜切菜般的屠殺給他們留下了此生都難以磨滅的印象,更是他們拿來對別人吹噓的本https://m.hetubook.com.com錢,現在聽說連這型導彈都很難奈何得了這坦克,不由得很多人都動了心思——開坦克的滋味這裏的絕大多數人都還從未嘗試過呢!
謝力頓時鬆了口氣,心中也暗道僥倖,當年面對的緬軍坦克是笨拙落後的59式,他能想象得到,有了這些新系統的加成,吉普車就算跑得再快再靈活,也不過是這款90-I式的盤中餐而已。
也有人馬上舉手提出了疑問:「王工,我們過去從未有過坦克的駕駛經驗,現在時間又那麼緊張,你看我們現學還來得及嗎?」
「接著再來介紹一下這型坦克的裝甲。」王連生答完了謝力的問題之後繼續道:「90-I式坦克是目前我們華夏製造過的最重的坦克,就像我剛才介紹過的,整車的戰鬥重量達到了46噸,因此可以想象得到,其防護能力必然對比之前的型號有了重大提升,僅以坦克最重要的正面裝甲為例,其採用了傾斜安裝的陶瓷複合裝甲,等效於600毫米均質鋼板,經過我們的測試,超過1000米,出口型T72坦克就無法m•hetubook.com.com對其擊穿,而且該型坦克在正面和側面都預留了外掛式爆炸反應裝甲的安裝介面,如果加裝上了這些爆反,那防護能力還將得到大大的加強,你們所熟悉的「紅箭73B」反坦克導彈甚至無法在800米的距離內對其構成任何威脅。」
他的這番解答頓時就讓會議室里熱鬧了起來,很多人的臉上已經露出了躍躍欲試的表情——會開車就能上手坦克,坦克哎,開起來多拉風啊!
「90-I坦克是我們華夏為出口而專門研發的型號,基於85式發展而來,不過對比原型,現在你們即將裝備的這型戰車已經經過了重大升級,該型坦克全長9.86米,車身長6.48米、寬3.5米、高2.37米,全重46噸,採用了一部12缸895千瓦1200馬力的柴油發動機為動力,標準戰鬥重量46噸,由於功重比達到了19千瓦/噸,使得該坦克具有相當良好的機動性能,公路最高時速達到了70公里/小時,從0加速到30公里/小時僅需10秒,對比在座諸位可能比較熟悉的59式坦克,機動性有了脫胎換骨的變化,而且www•hetubook•com•com該型坦克裝備了自動裝彈機,因此採用了標準的3人制車組,對比西方很多坦克採用的4人車組,該坦克能用較小的尺寸重量實現相同甚至超出的戰鬥效能和防護能力。」
想了想他又補充道:「自動裝彈機還有彈種選擇功能,對付高速機動目標的時候,可以選擇榴彈,而彈道彎曲的榴彈射程可以達到5000米。」
譚振華這聲音有些耳熟,不由得抬眼望去,就見到了一張熟悉的面孔,原來是波濤兄弟中的一位——話說,他至今也分不清楚這兩兄弟誰是誰,不過反正這兩位他都算認識,於是向著他微微點了點頭,也算是打過了個招呼。
那人答道:「會開車的那就多了去了,不過我聽說,開車可和開坦克有很大的不同,一個用的是方向盤,還有助力,不費太大勁兒,可開坦克用的是操縱桿,那玩意不好學吧?」
王連生不答反問道:「那你們中會開車的多嗎?」
「謝總指,我想調去坦克連!」這是突然變得鬧哄哄宛如菜市場的會議室里響起最多的聲音。
「那都是老黃曆了。」王連生笑著答道:「這型坦克雖然還未能完全做到所謂的m.hetubook.com.com「三液」標準,不過,其懸挂系統已經改成了扭力桿加液壓減震器的模式,使得乘員的舒適性大大增加,還有,方向操縱也改為了帶液壓助力的方向盤,有開車基礎的人,很快就能適應基礎的駕駛,不過要想開得好,那還得下一番工夫,畢竟與開車還是有一些不同的,因為兩側的行星傳動模式與汽車還是有些不一樣的地方。」
「首先為大家介紹的是這款最新型號的坦克。」王連生展開了一張大大的挂圖,拿著一根教鞭指點著介紹道:「合成營的最主要突擊力量,2個連的主戰坦克。按照我們的規劃,連以下還是按「三三」制編製,一個連9輛主戰坦克加連部一輛指揮車,一輛備用車,共計11輛戰車,你們現在看到的就是這型戰車的剖視圖。」
王連生看了看他,又意味深長地撇了譚振華一眼才道:「謝總指,這就是接下來我要說的,在這型坦克上,安裝了一種名為「雙向穩定系統」的裝置,能保證坦克在不高於40公里的行駛速度時,依然具備瞄準及射擊的能力,而且這套系統是具備「獵-殲」能力的,也就是說,在鎖定目標后,在先進的中心火控計算和圖書機的調度下,坦克的炮塔和炮口將自動跟蹤目標的行進軌跡並計算出射擊諸元提供給炮長同時自動瞄準,整個系統的響應時間也被控制在6秒之內。」
他說到這裏,謝力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情,連忙問道:「王工,我想請問一下,這型坦克能邊行駛邊開火嗎?」他這是想起了自己當年在戰火鎮外以吉普車加反坦克導彈的組合一舉將緬軍的59式坦克衝鋒集群擊潰的輝煌戰績——不過現在好像風水輪流轉,按譚振華今天給弄來的這些裝備的意思,今後要輪到他們蹲在這些鐵殼殼裡了,那,要是別人也用當年那招來對付他怎麼辦?
頓了頓,王連生將教鞭指向了挂圖上的坦克炮塔繼續道:「大家看這型坦克的外形就知道,它採用了6對負重輪的設計,全焊接炮塔,裝備了一門48倍口徑的125毫米滑膛炮,可以發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破甲彈和榴彈,其中發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的初速超過了1700米/秒,這使得該型坦克配合出口型APFSDS一期彈時,能夠在2500米的距離上依然保持足夠的殺傷力,經過我們的測試,完全可以正面擊穿蘇俄出口型T72坦克的正面裝甲。」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