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焰火
第1450章 新的計劃(三)

所以艦載機需要比陸基戰機強得多得多的結構
順便說一下,日立正在研發的新技術就是同學們比較熟悉的IPS,這種俗稱「硬屏」的面板改過去液晶上下兩面的電極排列方式為水平排列,當遇到外界壓力時,分子結構向下稍微下陷,但是整體分子還呈水平狀,在遇到外力時,硬屏液晶分子結構堅固性和穩定性遠遠優於軟屏,所以不會產生畫面失真和影響畫面色彩,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護畫面效果不被損害。
由於減少了一名乘員,飛機的長度有所縮短,從原先的20米縮短到了現在的19.5米,再加上省掉了一套人機系統和儀錶、很多機載電子設備又因為採用大規模集成電路而大大減重,相比前代更多採用了複合材料的原因,單座版的「JH-7B」相比前代減重超過800公斤,整機空重降低到了14噸以內,而脫胎于TF41的「秦嶺」發動機單台推力比之原先「JH-7」上標配的「斯貝MK202」多了整整1.2噸,兩台發動機就多出了2.4噸,這就使得「JH-7B」的動力更加充沛,也讓這型戰機可和-圖-書以負擔更大的外部掛載——這麼好的條件當然不能浪費,因此,「JH-7B」的外掛點從7個升級到了11個,其中掛載能力超過1噸的重載掛架就有5個,整機的外掛能力達到了9噸!
由於「JH-7B」相較「JH-7BS」的改動更大、採用的新技術也更多,因此,該型戰機的研製進度比「JH-7BS」要落後不少,按照陳義堅的估計,至少也要等到1993年才有可能實現首飛,而另一個型號的改型,則必然更晚。
將一款陸上用戰機改為艦載,那可真不是件簡單的事情,航空母艦上甲板就那麼點大,起飛降落的跑道條件較陸上差了太多,所以要麼用傾角滑躍的方式,要麼用彈射的方式,總之需要加上一點助力才行;至於降落那就更是困難,在航母上降落,有句玩笑式地形容叫做「可控墜落」,戰機都是重重地「砸」在甲板上的,而為了拖住幾十噸的戰機讓它停下來,航母的甲板上還需要布設多道阻攔索,那是硬生生給拽停的。
要知道「JH-7B」與蘇27可不一樣,m.hetubook.com.com它是一架「戰轟」或者說「多任務」戰機,未來執行的任務包括對空、對地、對海等多種模式,相比純制空的蘇27,僅雷達系統的工作模式就多出了整整6種,可能掛載的武器系統也更加複雜多樣,這些都需要飛行員用更多的精力來應付,改成單座版本后,相當於一個人要干原先兩個人的活,不提高設備的自動化水平,那將來恐怕就沒幾個人能飛這型戰機了。
而且還有一樣,由於航母甲板長度的限制,戰機需要在極短的距離上起降,就需要比陸基戰機更好的起降性能和低空低速飛行能力,要實現這一點,就需要大大增加戰機的升力,通常來說,也就是要增加機翼面積。
這裏需要特別說明一下,夏普雖然是倭國乃至全球液晶技術最領先的公司,但在倭國,投資了這項技術的絕不僅僅只有一家夏普,事實上,倭國的多家電子及半導體相關企業都先後在這一領域進行過大量投資,在南高麗及華夏灣島地區的液晶產業發展起來之前,倭國的整個液晶產業是呈現集群化發展的,這一領域內的諸多技術難和*圖*書點及未來的技術發展方向也是在倭國通產省的投資及組織下攻克和確立的,從1989年開始到1993年,整個倭國包括政府、企業在液晶領域進行的技術及產線投資達到了44億美元,占同期全球該領域投資總額的85%,也因此在90年代之後取得了近乎壟斷的市場地位——1994年,倭國液晶產品佔據全球市場份額的95%!
好吧這數據其實讓西飛廠蠻尷尬的,因為此時西飛廠生產的號稱「戰略轟炸機」的「轟6」的最新改型「H-6F」,它的最大載彈量也就是9噸,可那是一架體長超過34米、翼展超過32米的大傢伙啊……
就以日立來說,該公司是倭國僅次於夏普的液晶顯示屏幕製造商,並且其TFT-LCD產線也已經迭代到了第二代,玻璃基板面積從第一代的300mm×400mm升級到了370mm×470mm,因此將第一代產線賣給「華芯微電子」是非常合算的買賣,而且它正在研發一種全新的技術,也需要大筆的投入,這筆生意非常有效地幫助它回籠了資金。
對華夏來說,在沒有任何經驗積累hetubook•com.com的情況下,要獨立搞定這些課題實在太難了,不過好在,閻良試飛基地里停著一架正版的米帝艦載機F14「熊貓」,所里也有一個資深艦載機總設計師盧赫生擔任總顧問。
日立公司付出的代價就是——向「華芯微電子」轉讓一條第一代液晶屏幕生產線以及相應的知識產權授權,「華芯微電子」也因此拿到了進入液晶領域的入場券。
這「一機三型」的最後一個型號被命名為「JH-7BH」,也就是基於「飛豹」發展的艦載機型號。
第一代的TFT液晶屏幕儘管在顯示亮度、動態刷新率等方面相比傳統陰極射線管的CRT屏幕還有不如,但在省電、節省重量等方面卻有無可比擬的優勢,因此在購買產線的合同洽談完畢后,譚振華還另外購買了一些SKD的9英寸液晶顯示器的套件,這些套件在經過了組裝和防震處理后,將被安裝在單座版的「飛豹B」上做測試,以進一步確認是否可以成為該型戰機的標配,如果可行,則將進一步推進到整個系列。
這戰機受到的衝擊力可想而知。
除了顯示系統的改進之外,單座版的「JH-7B」和圖書還大量安裝了很多尚處於試驗階段的全數字式飛行儀錶,這些儀錶的集成度和靈敏度更高,顯示和操作界面也更加人性化,機載的火控計算機也更加強大,單獨為其編製的一整套飛控軟體也更加複雜,而之所以要這樣做,是因為原先由兩名空勤才能執行的各項操作現在需要由單獨的一名飛行員來獨立完成,為了讓飛行員的操作負荷降低到可接受的範圍之內,就必須增加大量的自動化控制,以便將飛行員的精力最大限度地解放出來。
看了這些就知道了,日立,確實是在液晶行業的領先企業,由它發明的IPS技術未來將被授權給南高麗的LG電子和灣島的奇美電子,也將成為很長一段時期內蘋果智能手機的標配。
只不過,這型戰機剛開始做預研課題的時候,還是基於老「飛豹」的雙座原型機,而現在則已經明確了要「雙型共進」,單/雙座款同時推進,並且主力將放在單座型號上。
結構要加強、機翼面積要增加還要為了上艦而搞成可摺疊的,整架戰機包括髮動機都需要做耐鹽霧腐蝕的處理,這幾乎就是要搞一架新飛機了。
好吧譚二又收「垃圾」了……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