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焰火
第1475章 財富或負擔

無數的老百姓將這些「有價證券」當成了「廢紙」,可有一些人卻在暗中收購著它們,當然,他們是吝嗇的,只肯用盧布來結算,而且結算的價格每天都在降低,到最後,他們開出的價碼甚至只有這些證券票麵價值的十分之一!
至於需不需要動用這一終極手段,威廉局長認為,這將取決於這個人在前蘇俄的表現。
在手握如此巨量的「證券」之後,他收到了烏克欄現政府的邀請,邀請他參加一場非正式的會議。
烏克欄,在前蘇俄的工業體系中佔據著極為重要的一塊版圖,是「獨聯體」國家中科技實力僅次於羅剎的科技大國,當年「冷戰」期間,烏克欄建立了以航天、軍工為中心的科研體系,與此有關的企業多達3594家,職工300萬人,其中直接從事武器生產的企業就有700家,職工140多萬。這些企業涵蓋了火箭裝置、宇航裝置、軍用艦船、飛機和導彈等軍工產品和-圖-書,而且不僅僅是軍事工廠,甚至科研機構也一併繼承,按體量算,約佔前蘇俄所有軍工單位的30%!
誰都知道這些東西是一筆巨大的財富,但有時候,擁有這種財富也是一種負擔,就像現在的烏克欄。
而且它還從前蘇俄繼承了極為強悍的武裝力量,這個力量包含並不僅限於:78萬名現役軍人,軍隊數量歐洲第二,僅次於羅剎;還有300多艘戰艦,13000多輛坦克及裝甲車,1500多架戰機,1200枚洲際導彈,1300多枚核彈等等等等。
尤利婭﹒季莫申科收購了烏克欄多家天然氣企業並一舉壟斷了烏克欄向外購買天然氣的業務,成為了事實上的「天然氣公主」、維克多﹒亞努科維奇以其長子亞歷山大的名義拿下了多家煤場,納特·艾哈邁托夫壟斷了烏克欄的通訊市場、維克多·平丘克拿到了位於烏克欄重工業區頓涅茲克的多家鋼鐵和*圖*書企業,奠定了其「烏克欄鋼鐵大王」的基礎、德米特里·菲爾塔成了事實上的烏克欄「媒體之王」……
當然,他不是唯一的受邀者,這是一場對烏克欄的民眾和媒體嚴格保密的會議,與會人員包括尤利婭﹒季莫申科、維克多﹒亞努科維奇、納特·艾哈邁托夫、維克多·平丘克、德米特里·菲爾塔什……
而這個冬天對所有的莫斯科人,或者說,整個羅剎國民、整個「獨聯體」所有的國家來說,都特別寒冷。
但人總還是要想辦法活下去的。
惡性通貨膨脹在不斷地蔓延,經濟已經崩潰,年初時還能花用一年的1萬盧布,現在已經買不到一頓晚餐,人們無法相信,這,就是他們所支持的領導人當初許諾給他們的美好生活!
所有受邀者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全都手持大量這種「證券」,而這場會議將討論他們如何兌現這些「證券」上列出的烏克欄國家資產——這些資產www•hetubook•com.com理論上是平均分配給每一位烏克欄人民的,可現在卻已經集中到了與會的這些人手中,並且,沒有人對這這些人擁有這些「證券」的過程和結果的合法性提出任何異議!
其實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要想徹底解決這個問題,有一個終極的辦法,但,現在要動用這個辦法嗎?
「黑海國際商業銀行」就是這樣一個買家,維諾格拉多夫利用手中掌握的大量盧布現金,幾乎收購了烏克欄發行的這種有價證券總量的10%!
與其說這是一次會議,還不如說,這是一場寡頭們瓜分烏克欄國家財產的盛宴!
但參加了這場盛宴的維諾格拉多夫幾乎一無所獲——按照老闆之前的指示,他要了這樣幾家企業:伊夫琴柯設計局、巴頓焊接研究所、尼古拉耶夫黑海造船廠、尼古拉耶夫61名公社社員造船廠、安東諾夫設計局、馬達西奇發動機製造廠、南方設計局和南方機械製造廠、烏克欄材m.hetubook.com.com料研究所……
獨立之後的烏克欄擁有約5000萬人口,在歐洲絕對算得上一個人口大國了,還擁有除開羅剎之外歐洲第一的國土面積、佔全球最肥沃的「黑土帶」總面積40%的大片肥沃土地,蘊藏著70餘種礦藏資源,這個家底,幾乎無人可及。
不過對他的監視、監聽卻一直保持在最高級別,因為誰都知道這個安靜的人具有怎樣巨大的能量,唯一不能確定的是,他會不會動用這個能量,或者,他會在什麼時候,以什麼樣的方式動用這個能量。
有人還沒有下定決心。
他們開始變賣資產,將所有能換錢的東西都拿了出來,湧入黑市將其變現,變成果腹的食物和禦寒的衣服,以保持維持生命最底線的需求。
這場會議究竟達成了什麼樣的協議外人不得而知,所有的參會人員也都對這場影響了烏克欄今後很多年政局走向的會議內容諱莫如深,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會議之後,烏克欄的和*圖*書私有化進程大大加速。
這麼說吧,就以當前的力量,烏克欄才是全球公認的世界第三軍事大國,其裝備的數量和質量,遠超同時期的華夏!
當然,威廉局長肯定是做好了所有準備的,他的目標是,1個小時之內,解決所有問題。
但很可惜,他的這些要求被現任克拉夫丘克總統擱置了,因為他要的東西實在太敏感了!
那個被忽略的人非常安靜而聽話地待在了他的家裡,除了偶爾和他的女朋友出門散步,已經很長一段時間沒什麼存在感了。
像往年一樣,初雪在9月光臨了莫斯科,所有人都感受到了冬天的氣息。
在這種時候,「分享前蘇俄國家企業」的想法早就成了一個笑話,一個徹頭徹尾的謊言,那些印刷著大大小小面值的「國有企業股權」的紙片很快就充斥了黑市交易市場,並且價格也一跌再跌,因為這個東西的信用已經破產了,人們連這個國家都不再相信,又怎麼可能相信這些紙片能帶給他們財富?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