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焰火
第1501章 馬不停蹄

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位於第聶伯河畔,是烏克欄最重要的工業城市、除頓涅茲克地區之外最大的鋼鐵產區,更是著名的航天科技城,鐵路和航運的樞紐,而這兩個人來到了這裏,當然是為了坐落於該城中的那個設計局——南方設計局。
談判一輪接著一輪,前蘇俄留給烏克欄的好東西實在太多了,搞定了燃氣輪機之後,徐崢平又和瘸子馬不停蹄地奔赴了下一座城市——烏克欄中部城市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
前蘇俄的液氧煤油發動機技術之所以領先全球,後來連米國人都不得不捏著鼻子買羅剎的火箭發動機來用,與其掌握的一個獨門技藝息息相關——高壓補燃技術。
高壓補燃技術又稱分級燃燒循環技術,是利用富燃預燃室或富氧預燃室的燃氣作用驅動渦輪,再將渦輪排氣引入主燃燒室進行充分燃燒的一種技術,能夠顯著縮小發動機的結構尺寸、提高功率密度和減少比沖損失。
SS-18「撒旦」洲際彈道導彈,是這顆藍星上體積最大、威力也最大的現役導彈,和圖書它的起飛重量達到了驚人的210噸,可以攜帶一枚2000萬噸級當量或者10枚75萬噸級當量的核彈頭攻擊16000公里範圍內的目標,幾乎可以覆蓋整顆藍星上所有有人類活動的範圍,還能保證350米的精度!
在另一個時空,華夏曾經幾次與羅剎洽談購買該型發動機技術,但大毛哪怕窮得要當褲子,這項技術也咬緊了牙沒鬆口賣,最後只是在二十一世紀初要了一個高價,轉讓了該聯合體的另一款RD-120液氧煤油發動機技術,該發動機的推力在80噸級,只有RD-170的十分之一,但華夏就是在這個基礎上,攻克了一系列技術難關,最後發展出了一型推力120噸級的液氧煤油發動機YF-100,安裝了這型發動機的火箭,就是同學們非常熟悉的「長征5」,因其長得胖胖的,與過去的華夏火箭修長的身材反差極大,也得華夏網民為其起了一個親昵的綽號「胖五」。
RD-170發動機,由前蘇俄,現歸屬於羅剎的著和_圖_書名的「動力機械科研生產聯合體」研製生產,其單台推力達到了驚人的806噸,比沖337.2秒,是有史以來,人類能夠製造的推力最大的火箭發動機,沒有之一!
南方設計局,那可是大名鼎鼎的前蘇俄運載火箭的主要生產研製單位,前蘇俄著名的「宇宙」系列輕型運載火箭和「天頂」系列中型運載火箭都是由其研製生產的,同時,南方設計局還是RD-8型火箭發動機的研製單位。
氧氣原本就在空氣中大量存在,制取它簡單而廉價,煤油更是石油的精鍊產物,所以這種方案是所有液體火箭推進劑中最廉價的一種,而且這兩種物質的儲存和運輸相對簡單,甚至可以說在工業領域內幾乎到處都是,燃燒后產生的是二氧化碳和水,也是相當環保,因此成為了成本高昂的航天應用的首選燃料。前蘇俄在這種推進劑方案上花的功夫最深,曾經燒掉的錢最多,因此,技術也最為領先,其代表作品就是著名的RD-170發動機。
RD-8雖然推力小點,但上面該和圖書有的東西一樣不少,包括高壓補燃。
簡單介紹一下當前世界火箭發動機的主要技術流派:從推進劑的物理形態劃分的話,分為液體和固體兩種,其中固體燃料的「火箭」其實絕大部分都歸屬於「導彈」家族,而且相比液體火箭來說,造價更高且比液體火箭的比沖低40%,故而在航天發射領域,液體燃料火箭還是主流。
如果按照這些參數來看,相比羅剎動力機械製造科研生產聯合體研製的推力達到84.7噸的RD-120發動機還是略有些不足的,但它畢竟是一台液氧煤油發動機啊,在這一領域,華夏目前還是一片空白。
在液體燃料中,又分成了好幾種,初代火箭大家玩的都是「毒箭」,一般採用劇毒化學物質偏二甲肼加氧化劑(例如四氧化氮這種硝酸類物質)的方式,其辨識特點就是,點火時會因為瞬時燃燒不夠充分而產生一股黃煙,比如華夏的「長征2」系列火箭。
這型發動機號稱火箭發動機中的「動力沙皇」,包括米國人在內,多國都向羅剎購買了該型發和圖書動機或其衍生型號作為其本國重型火箭的動力,商業上也相當成功。
RD-8這型液氧煤油發動機,真空推力為78.48千牛,真空比沖為342.6秒,燃燒室壓力為7.84MPa,膨脹比為1600,噴嘴面積比為104,混合比為2.4。
RD-170,羅剎肯定還會死死捏在手裡不放,RD-120,自有華夏政府去和大毛交涉,但RD-8卻已經被某人盯上了,並打算將其毫不客氣地收入囊中。
可以說,掌握了這門技術,才算真正掌握了液氧煤油發動機最核心的技術。
我靠難道這兩人跑到這裏來是想搞幾發洲際彈道導彈玩玩?!
咳咳,這個,這個,嗯,誰說洲際彈道導彈的業務範圍只包括快遞核彈的?它也可以從良么,從良之後,它就是重型運載火箭!
好吧這又是一座「半壁江山」。
南方設計局及其聯合生產單位南方機械製造廠,設計製造了著名的洲際彈道導彈Р-36MУТТХ,北約給它起的編號為SS-18,他們是如此懼怕以及憎惡它,以m.hetubook.com.com至於給它起的外號都令人恐懼膽寒——「撒旦」。
而且某人還清楚地記得,他曾經與潘家老大半開玩笑半是認真地討論過一個問題——日天!
液氫液氧火箭發動機的比沖最高,學過基礎化學知識的同學也很容易看出,這種燃料燃燒後排放的是主要是水,所以也是一種相當環保的燃料,但是,液氫的制取和儲存都比較昂貴,相比起另一種液氧煤油方案來說,明顯貴了很多。
既然大家都不太想一直「中毒」,新一代的液體燃料也就被逐漸開發了出來,有兩個方案:液氫液氧和液氧煤油。
想想看吧,當年倭國挨的那兩發核彈才只不過是個位數的萬噸當量級別而已。
比沖的定義為:單位質量的推進劑所能帶來的衝量(動量的改變),單位為米/秒(m/s)或牛·秒/千克(N·s/kg),工程上習慣使用秒(s)來簡述。比沖越高代表效率越好,亦即可以用相同質量的燃料產生更多的動量。
不過這座「半壁江山」就厲害了,因為它所指的「半壁」是,前蘇俄洲際導彈的半壁江山!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