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這才是譚振華想要達到的最終目標吧?
對將「以弱勝強」視為家常便飯和優良傳統的華夏陸軍來說,這,幾乎是不可接受的!
後來經這位自我介紹后譚振華才知道,原來,這位就是1989年駕駛一架F-5E戰機從灣島起義歸來的林賢順,現任京城軍區參謀長助理、空軍某航校副校長,而空軍之所以派了這位前來,那是因為,對那座島上空軍的狀況,恐怕整個華夏空軍系統中,沒誰能比他更熟悉了。
而「對抗1995」演習則讓軍方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切膚之痛,這一回,可是華夏陸軍中數得著的精銳師在紙面上人員及武器裝備的數量都佔據優勢的情況下被擊敗!
劉上將甚至曾經當眾說過,如果譚振華當兵,他一定會成為一名令敵人最不願意麵對的指揮官。
這麼算下來,全華夏最適合擔當那個角色的,恐怕就是這位了。
所以,當有人提出,請他來擔任那個位置人選的時候,立刻就得到了幾乎所有人的贊同,就連https://m.hetubook.com.com劉上將也認為,這個建議非常好,嗯,這小子最擅長的就是坑蒙拐騙,他自己就是最大的作弊器……他最擅長將手上能調動的一切資源力量都整合在一起,使其能發揮出最大的作用,而這個能力,最適合用來模擬出各種可能發生的情況,幫助己方找到計劃中所有的破綻和漏洞。
譚振華就算有著重生的金手指,但他畢竟做不到全知全能,而且他是個非常懂得把握語言藝術的人,所以,在這次有眾多高級將領參加的研討會上,他揚長避短,深入淺出地以戰例、實物裝備展示及在戰場上實際運用的效果充分闡述了他想表達的中心思想——科技,就是戰鬥力。
「紅旗安保公司」的裝備和部分人員開始搭乘「香江港龍航空貨運公司」的「安124」機群撤離,而隊伍中的很多人則被允許了一周的假期,他們可以選擇回闊別多年的家鄉看一看,也可以選擇參加專門組織的旅行團,前往京城https://www.hetubook•com.com
,充分領略華夏這些年建設的成果,看看祖國翻天覆地的變化。
而對戰役進程的復盤結果表明,即便去除掉導演部為「藍軍」開的諸多「外掛」作弊器,這場戰役的最終結果,很可能也不會發生根本性的逆轉,「藍軍」的勝率超過90%!
4年前的「沙漠風暴」行動中,華夏各軍種聯合派出了一支陣容豪華的「觀摩團」到現場觀摩了以米國為首的多國部隊毆打伊克拉,這場戰役讓華夏認識到了現代戰爭的形式已經發生了深刻而巨大的,不可逆的改變,軍方也加快了對軍隊進行現代化改造的步伐,但,被打的畢竟是別人,處在旁觀者位置的華夏雖然感受到了危機,但軍隊中依然還有很多人對此並不太以為然,這其實也不奇怪,對待新鮮事物,總會有人抱殘守缺並將其描述為對傳統的堅持。
這個要求很合理,畢竟即將舉行的這場「沙盤戰爭」演習,涉及到了方方面面資料的匯總和整理,信息量極大,譚振華和_圖_書
並不是正規軍人出身,面對如此海量的信息,他一個人是絕對忙不過來的,而且實際作戰中,也沒有要求對手是個光桿司令的道理。
老張現在可也是全國知名人士了,剛升了中校軍銜,從去年開始就參加了華夏官方權威電視台《軍事天地》節目的製作並在節目中擔任主講人,在華夏軍迷中知名度很高。
這無疑是一個令人震驚的結果,而在對演習進行完研討之後,全軍上下也徹底統一了認識——必須加快華夏軍隊的現代化、信息化建設,刻不容緩!
潛台詞則是,落後,就要挨打!
只不過,這一次,他要指揮的是整整一座島上的全部軍隊!
顯然,空軍方面也在人選上花了不少心思。
但譚振華卻依然沒法閑下來,因為他在本次演習中的表現實在太搶眼了,不但大量引入了各種高科技裝備,使得「藍軍」的戰力得以最大限度地得到了整合和發揮,還以出色的大局觀以及對對手行動的精準把握特別是在戰場上因地制宜地實施各種陰謀詭計的能力,https://www.hetubook.com.com給包括劉上將在內的軍方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空軍方面派來的人也很有意思,來人掛著大校軍銜,不過一開口差點把譚振華嚇了一跳——這「字正腔圓」的灣島腔!
負責任地說,他的這番演講,對全軍上下的震動極大,影響更是深遠。
譚振華的參謀團很快便組建完成了,三大主要軍種每家都支援了人選,其中海軍方面派來的是他的老朋友,海軍裝備論證中心的副研究員張紹中。
「原來是小滿同學……呃,哈?!」
譚振華怎麼看怎麼覺得眼前這位胖胖的,臉上還帶有一點未曾褪去的青澀,笑起來憨憨的小伙有點臉熟,剛想問問來歷,就聽他笑嘻嘻地自我介紹道:「譚博士你好,我叫滿廣智,您可以叫我小滿。」
而且葉飛不是一個人來的,他還帶來了一位助手,據說是華夏國防大學國際戰略專業的研究生,說是來觀摩學習,漲漲經驗值,順便幫著打打下手。
至於陸軍方面么,不出意外,來的是「老虎師」中校參謀長葉飛。譚振華和葉飛也算hetubook.com.com是不打不相識,經過一場「對抗1995」演習,特別是在演習末尾,葉大參謀長「手拉著手」和譚振華「同歸於盡」之後,兩人之間倒生出些惺惺相惜之情,聽葉飛說,這次來,還是他主動申請要求的——不過譚振華有些腹黑地認為,這傢伙說不定懷有不可告人的目的,上次從他這兒弄走了一頂新型戰術頭盔,這回還不知道又惦記上啥了……
於是,譚振華又「光榮」地扮演起了「大反派」。
譚振華沒有推辭,他接受了任務,只是提了一個小小的要求,他要準備一下,仔細研讀一番手上所有的資料,並且要求派給他幾名參謀。
譚振華與他雖然見面的次數不多,但結合上一輩子的經歷,知道這位可是個學者型的軍人,涉獵很廣,知識面極為豐富,對包括海軍在內各軍種的裝備及戰術研究領域都頗有建樹,從1993年就開始享受國家特殊津貼,兩人之間更有過幾次良好的合作,彼此都對對方頗為認可,算得上一對知交好友,派這位過來,可見海軍方面在人選方面是下了功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