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聽到小麥的這聲啊咧咧后。
視線再回歸現實。
這種能力可以說是一把雙刃劍。
「那麼理論上是不是能夠用蕭炎管的電信號,來替代指針和齒輪的信息接收呢?」
「那麼如果我們不抽水銀,同時給它某種延遲措施……」
陰極射線的相關現象就那麼多,無外乎電子、洛倫茲力以及引申出來的X射線罷了。
香噴噴的鰻魚肉就著從食堂取來的麵包,連高斯這種70多歲的老頭兒都吃的美滋滋的。
法拉第微微頷首。
「羅峰同學,我聽說巴貝奇和阿達他們已經安頓好了?」
巴貝奇設計的分析機一共有三個模塊:
隨後法拉第沉吟片刻,低頭與高斯和韋伯商量了幾句,便對基爾霍夫說道:
又會是什麼?
其中存儲使用的是齒輪,運算則是小錘和指針配合,動力來源於蒸汽機。
未來的這個時間線,不會出現靈能飛升吧?
他和阿達的老師瑪麗·索麥維關係很好,後世甚至還有一些關於法拉第和瑪麗·索麥維的花邊故事,因此他與阿達的關係也一直不錯。
因此小麥能夠發現真空管和分析機的關聯,似乎還挺合情合理的?
在場的這些大佬全都是如今和未來的頂尖人物,他們具備很強的理解和自我分析意識,能夠獨立的做出各種準確的判斷。
徐雲則趁此空閑拎著另一條沒被神秘射線照射的鰻魚,給眾人做了頓跂汁蒸鰻魚。
因此怎麼說呢……
不過話說回來。
法拉第也曾經多次寫信給英國政府,希望官方能夠再次對巴貝奇和阿達進行投資。
眼下的局面他倒是勉強還能掌控的住,畢竟一天兩天一年兩年很難發和_圖_書生質變。
艹!
「嗯,查爾斯先生他們在半個月前就已經移居劍橋鎮了,上個禮拜正式開始了分析機的研究。」
而這一次……
此時此刻。
推動北宋副本發展的是驢兄,合著這次驢兄成人了唄?
他的心中只有一個念頭:
最終那些手稿只能孤零零的躺在陳列櫃里,供後人帶著遺憾之心緬懷瞻仰。
在進入實驗室后。
甚至硬要說的話。
甚至算上智能計算機時期的跨度,加起來都比不上原始時期與電子管時期的隔代時常長。
可惜他一直沒有找對合適的方向,導致空餘一堆理論卻無實踐方向。
徐雲聞言,心中的艹瞬間變成了艸。
李斯特那邊在做的事情,自己應該抽空過去看看了……
徐雲認命似的嘆了口氣,乖乖答道:
一股不太好的預感隱隱在他心中升起。
後來法拉第還援助過阿達和巴貝奇兩百英鎊,可惜效果只是杯水車薪。
不過他的臉上還是盡量保持著平靜,乾笑著說道:
在尚未真正開始研究微觀世界的如今,小麥應該不至於冒出什麼嚇死人的言論……
飢腸轆轆的基爾霍夫帶著巴貝奇和阿達回到了實驗室。
在看到阿達的時候,徐雲心中還冒出了另一個念頭:
「能為教授出力,實屬榮幸之至。」
「這是我剛想到的一種想法,如果我們在蕭炎管中加入某些指示劑……比如說聲學水銀什麼的,達到延遲傳遞信息的效果。」
此時小麥正站在操作台邊,右手手臂環在胸前,左手手肘搭在右手手背上,大拇指輕輕抵著下巴,面露思色。
因此在小麥說出這個想法后。
但無hetubook•com•com
論徐雲心中怎麼瘮得慌,此時的他已經沒有修正歷史的能力了:
原始時期、電子管時期、晶體管時期、集成電路時期、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時期、智能計算機時期和未來未知的計算機。
不過如今基爾霍夫已經留在了劍橋擔任助教,或許他的人生軌跡也會跟著改變吧……
「沒錯。」
他在業餘時間經常鼓搗繼電器,對二進位的演算法研究其實有著很深的理論成果。
第二次的啊咧咧則發生在幾個小時之前,直接引出了X射線這個徐雲原定於十幾年後才會被發現的伏筆。
「你怎麼了嗎?麥克斯韋同學?」
媽耶。
小牛已經糾正了錯誤的絕對時空觀,提出了光的波粒二象性,這是一切一切的基礎。
在得到了法拉第的指示后,基爾霍夫便匆匆離開了實驗室。
接著這個時代重測了光速,發現了光電效應和電磁波,接著又檢測出了電子的荷質比,『偶遇』了X射線。
實話實說。
而電子管時期呢?
當然了。
「巴貝奇先生他們設計的分析機計算原理,似乎是通過刻度表來儲存運行的?」
「我們為了給蕭炎管保持高真空度,一開始將它內部充滿了水銀,需要的時候把水銀給抽出來就行了。」
「……」
「如果您願意親自擔任項目的負責人,政府可以保證不低於兩萬英鎊的資金投入,但如果您只是為了某個人(指巴貝奇)來做說客,那麼我的回答可能會令您失望了。」
法拉第和高斯等人很快便將小麥的這番話在腦海中過了一遍,眼睛越來越亮。
眼瞅著微觀領域沒縫給他鑽了,這貨居然轉頭就奔m.hetubook.com.com
著宏觀領域去了?
徐雲注意到,基爾霍夫在說這話的時候,眼中同樣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徐雲不由深吸一口氣,扭頭看著不遠處的小麥,嘴角牽強的扯出一絲笑意,問道:
「古斯塔夫,看來要再辛苦你一趟了。」
前一段時間,他從高斯口中得知了劍橋大學投資巴貝奇的事情,也曾給阿達寫信祝賀。
想想看吧。
從而讓高斯發現了計算過程中出現的偏差,強行推動了徐雲和高斯的『一年之約』。
只是這些日子他一直在準備光電效應有關的論文,因此一直沒空和阿達見面。
如果再加個計算機……
而真空管和電子管……尤其是電子二極體,二者之間的區別實際上並不大。
接著讓表皮定形,鎖住水分和鮮味,燒肉、蒜頭過油提香,之後燜煮至骨肉剛好分離的時刻起鍋,仔細抽出魚骨用火腿代替。
過了小半分鐘。
法拉第放下手中的瓶瓶罐罐,對徐雲問道:
在原本的歷史中。
計算機的發展過程,一共可以分成幾個時期:
「沒錯。」
如果單純討論原理重合度這塊,真空管確實和巴貝奇的分析機存在一定的交集。
由於材料問題,徐雲使用的是檸檬皮替代陳皮,伊比利亞火腿替代金華火腿,味道出入不會太大。
首先將鰻魚切至骨斷皮連,加入鹽和醬油碼味,油煎去腥。
眾所周知。
這位說話帶著濃重德國口音的年輕人,也是個電路學大佬來著。
這玩意兒出現在1947年!
但在實驗之外,尤其是有人提出某個思路時,徐雲卻也很難找某些站不住腳的借口去忽悠他們……
但一旦自己任務完成和*圖*書回歸現實……
小麥轉過頭,沒有直接回答徐雲的問題,而是對他問道:
隨後小麥又問道:
徐雲:
而小麥此人,在歷史上又恰好是以腦洞出名的大佬。
它可以幫助這些大佬快速領悟現象的本質,一點即通,不需要一步步的詳細解釋。
一個小時后。
小麥你這濃眉大眼的不會也是個穿越者吧?
「羅峰同學,古斯塔夫先生說的可以優化計算的管子在哪裡?我要搗管!」
更別說眼下的真空管還是被魔改后的版本。
巴貝奇一個箭步便來到了徐雲面前,問道:
徐雲又點了點頭:
徐雲點點頭,答道:
「接著再加上某個小部件,控制陰極到陽極之間的電流,通過控制電流強度來傳遞信息……」
例如時任英國首相約翰·羅素曾經回信給法拉第,說:
真空管和電子三極體,區別的實際上也就一個柵極罷了——而柵極這東西早在1821年就已經出現了。
小麥見狀微微頷首,指著桌面上的真空管說道:
徐雲的心中瞬間便浮現出了一個簡單至極的漢字:
聽到徐雲這番話后。
嘶——
再往後便是萊布尼茨、布喬的穿孔紙帶方法,以及真正採用代碼為邏輯的巴貝奇和阿達——也就是1850年前後的事情。
實驗室內。
而在科技史中,計算機則是當之無愧的主角之一,甚至可以算是頭牌。
基爾霍夫連忙微微躬身,答道:
一是齒輪式的「存貯庫」,第二個部件是所謂「運算室」,第三部分類似於電腦里的控制器。
原始時期開始的節點是在1642年,當時高盧人帕斯卡發明了「加法器」。
已經第三次了,這貨這次又要搞https://www.hetubook.com.com什麼事?
畢竟在歷史上。
在徐雲做實驗的時候。
這道菜的做法相對比較簡單,說罷了就三個步驟:
這個工具以齒輪轉動,可以計算8位數字的加法,當時的高盧政府還採購了五十台這個設備。
「這樣一來,是不是就有可能同樣做到齒輪的存儲與計算效果呢?」
在人類漫長的文明史中,科技史無疑佔據了大量篇幅。
「額,麥克斯韋同學,我不太懂你的意思……」
小麥想了想,乾脆從桌上拿起紙和筆,就地畫道:
「高強度的計算需要的刻度齒輪數量很多,並且體積極大,組合起來非常複雜?」
無論是巴貝奇也好,還是阿達也罷,二人的皮膚和精神狀態都要好了許多。
最後再加入豬油、燒肉、香菇、陳皮后燜蒸30分鐘即可出鍋。
比起初見之時。
小麥第一次的啊咧咧出現在尋星的那個夜晚,當時引出了冥王星的伴星……也就是『卡戎』。
其中原始時期和電子管時期別看只差了個頓號,在歷史中,二者的斷代足足在百年以上!
光他能推導出麥克斯韋方程組,並且在電磁波發現之前就計算好它的速度和屬性,腦洞方面就基本上屬於脖子上就是個圈兒的級別了。
想到這裏。
別的不說。
吧?
「羅峰先生,如果我沒記錯的話……」
再往後的晶體管時期也好,集成電路時期也罷。
但徐雲咋就感覺瘮得慌呢……
和1850年差了整整一個世紀!
早先提及過。
「既然如此,羅峰先生,我有個想法啊……」
mmp喲。
奈何英國政府在巴貝奇身上已經栽過了一次跟頭,英國政府對於巴貝奇已經失去了信任感。
而另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