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五章 王通的奇妙之旅(上)

明朝50萬大軍被全部殲滅,僅有零星的明軍漏網。
「對啊。」
當然了。
這就是朱祁鎮的數字人啊……
於是王通連忙拉起張瑩的手,對朱祁鎮說道:
「沒錯。」
「要是小徐後台見到咱們選了朱祁鎮,保不齊得笑到博物館關展呢。」
「王通。」
就在王通有些出神之際,一旁的朱祁鎮忽然開口說道:
朱祁鎮聞言點了點頭,帶著二人開始走向了展櫃。
還有人則陰謀論這是兔子們編撰做舊的假新聞,亦或者就是在說什麼【《永樂大典》只是明代的書,你怎麼知道明代人沒有改過歷史?】。
「王先生。」
實際上。
但要是排出個最奇葩的順序,那麼位列第一的顯然就只會是站在王通面前的朱祁鎮老哥了……
與展櫃古風的外飾不同,展櫃內採用的是金黃格調的墊布,看起來相當大氣,墊布中央則放置著一塊打磨光滑的木板,木板上靜靜躺著一本書。
嗯,從京師開拔到大同,沒打一場戰就撤了。
「我提議,你同意,所以我才說咱倆都有大病。」
再比如要是不做形象優化,萬一有人選了朱元璋……逛展逛到一半數字人突然腦袋一抽,嚷嚷著要把遊客拖出去剁了那算個什麼事兒?
朱祁鎮連忙擺了擺手,這位明英宗的顏值本就很高(要不然在瓦剌那邊也不會泡到妹子),在數字人正面優化的演算法下此時倒也顯得優雅而又風趣:
不過大多數網民還是比較清醒的,例如最後那個評論下方便有一個點贊數比評論還高的回復:
張瑩焉了吧唧的點了點頭,用食指點了點自己:
當時瓦剌兵分四路進犯大明,明朝守軍連戰連敗,大同總督宋瑛、總兵朱冕戰死,損www.hetubook.com.com失軍隊達數萬人之多。
接著很快,王通與張瑩便來到了最靠外的一間展櫃旁。
「幹啥?」
這倒不難理解,要是按照歷史百分百還原人物,光是一口一個的【朕】估摸著就沒人能受得了了。
王通作為一位明粉,每每想到朱祁鎮的那些騷操作就想罵娘。
這就是……
「而最前方這處展櫃之內,陳列的則是《永樂大典》的……第一冊。」
嗯,這哥們刀了接替他上位的皇帝朱祁鈺,又當上了皇帝……
當然了。
他在八歲那年正式即位,16歲那年開始正式親政。
聽到朱祁鎮這番話。
《永樂大典》!
面對瓦剌咄咄逼人的氣勢,明英宗朱祁鎮決定親征。
這些做法和傳統意義上那種只知道啪狐狸的昏庸是有些不同的,屬於自我認知不清醒的坑逼。
【老子不信明朝人,信你個韃子寫出來的四庫全書?】
明英宗在被俘一年之後,被瓦剌送歸明朝,在奪門之變后,明英宗又……復辟了。
「您真的什麼問題都可以解答嗎?」
到達大同之後朱祁鎮拔劍四顧心茫然,軍中怨言逐日增多,天氣不是風就是雨,於是乎這哥們大手一揮,撤軍!
接著王通目光再次從朱祁鎮的身上掃視了一遍,心中的感覺愈發微妙了起來。
此人身高大概有一米七五左右,圓臉,身形魁梧挺拔,身穿紅色的武(wu)弁服(fu),蔽膝系在革帶上,端的是一副好賣相。
「王先生,您和張女士真是天生一對……」
「……」
只能說有才的網民還是多……
這還沒完呢。
「老婆,朱祁鎮這人物可是你提議的誒。」
朱祁鎮數字人點了點自和圖書己的太陽穴,笑著說道:
如今網路上依舊有人在詆毀《永樂大典》,比如王通前幾天還看到有人在陰陽怪氣【太好了,《永樂大典》出世,牛頓這下真是中國人了】。
「您……您好,您就是土……額,明英宗朱祁鎮?」
「如你們所見,北12廳內陳列的便是《永樂大典》的所有原本。」
後衛部隊距離大隊有兩日行程,這意味著也先大軍已經近在咫尺。
在過去的這些日子里,王通已經被網友們科普了無數遍《永樂大典》的價值所在,它的出現,代表了華夏的古文明史有了完整的傳承與資料。
華夏乃至人類歷史最偉大的百科全書,在古代王朝唯有華夏才有能力修著的……曠世巨作!
你說朱祁鎮昏嗎?
這處展館內的一切都被數據化成了模型坐標,因此朱祁鎮並不是像很多VR遊戲里的NPC那樣你(VR眼鏡)移動他才跟著移動,而是如同真人一樣主動的在前方引路。
朱祁鎮要是啥都不管,一門心思在那穢亂宮廷、不理朝政、吃喝嫖賭樣樣精通,再來點兒做木匠下江南之類的愛好,憑上幾輩留下來的家底兒,他都是個明君,能混個盛世。
朱祁鎮是明朝的第六位皇帝,於1427年出生,是宣宗的長子。
然後他的騷操作就來了。
「兩位。」
八月十三,明軍正在位於宣府和懷來之間,宣府方向傳來消息,也先大軍襲擊了明軍的後衛部隊,並全殲明軍後衛。
「你想不想親手翻翻這本書,看看裏面的內容?」
頭顯設備內,張瑩看著視窗中出現的新人物,忍不住在語言頻道內嘀咕著:
「朱……唔,朱先生。」
王通想了幾秒鐘,左手握拳輕輕在右手手www•hetubook.com•com掌上一敲:
說實話,真不怎麼昏,譬如他每天早晨五鼓初就起床處理政務,完善了朱元璋時代的養老政策,廢除了嬪妃殉葬的制度,甚至連刀朱祁鈺的時機都把握的恰到好處。
不誇張的說。
「《永樂大典》成書于公元1408年,全書22877卷,兩卷為一冊,算上目錄一共有11095冊,字數373849572字。」
或許是由於太過久遠的緣故,儘管國博方面已經做過了精細保養,書封上依舊有些歲月的痕迹,左上角還缺了一個大概零點幾平方厘米的小角。
「再或者戚繼光或者海瑞也行啊,可咱們偏偏選了個瓦剌留學生……這奇葩程度我估摸著也就選崇禎來當導遊能比一比的了。」
想到朱祁鎮數字人被修正過口癖,王通乾脆也就用現代稱謂與他進行交流了:
此時的明軍極力想進入懷來城,但已經走不了,就跑到了土木堡——這地方是一片曠野,而瓦剌的部隊大對數都是……騎兵。
「……」
聽朱祁鎮這麼一說王通和張瑩才反應過來,他倆捏臉的時間確實有點長了,說話間身邊都走過了好幾位遊客呢。
王通的不爽僅僅停留在這位明英宗本人上,對於面前那位朱祁鎮的數字人還是沒啥反感的。
「只是有感而發罷了……王先生,咱們時間有限,還是儘快去展櫃參觀吧。」
朱祁鎮先是從京師周邊臨時拼湊了二十萬人,號稱五十萬大軍集結,前後從下詔書到出征,竟然只用了兩天時間……
「對於任何一個正整數,如果是奇數,則將其乘以3並加1。如果是偶數,則將其除以2。不斷重複這個過程,最後會發生什麼?」
當時的明朝雖然因為麓https://m.hetubook•com•com川之役國庫有所損耗,但依舊遠遠沒有傷筋動骨。
「我總覺得咱倆是不是有啥大病。」
「朱先生,請帶路吧。」
王通與張瑩連忙來到展櫃前,隔著玻璃看起了展櫃中的物品。
「沒有沒有。」
朱祁鎮沉默了一會兒,嘴角忽然翹起了一絲弧度:
「當然了,為了方便觀展解說,後台優化了部分口癖和惡劣習性,可以理解成完全積極意義的歷史數字人。」
當年八月初十,明軍達到宣府。
期間王通還刻意放緩了幾分腳步,他和朱祁鎮的距離很快便從一米多被拉到了兩米。
王通輕輕點了點頭。
王通一歪頭:
早先提及過。
縱觀明朝16位皇帝,要說誰最昏庸或者最賢明,或許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看法,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嘛。
「我總感覺你在罵我。」
若非王通曾經在朱祁鎮剛出現的時候上前摸過數字人的身體,但最終只摸到了一團空氣,他說什麼都不會相信這位朱先生是個虛擬的角色。
用【在下】或者【鄙人】作為替換,這顯然更接近現代人交流的節奏。
這本書通體深黃色,框縱大概30×20cm厘米左右——當然了,這是肉眼判斷,實際上的規格應該是30×23cm。
朱祁鎮這時候就慌了,派吳克忠、吳克勤兄弟帶軍1.5萬人阻擊也先,這哥倆如同潘鳳附體,沒半天就被也先咔嚓了。
不誇張的說,這部書之內有著華夏的根!
接著大軍出發之後,一路上混亂不堪,大軍尚未到大同就已經開始缺糧,又不時有大臣請求撤軍,到最後甚至連瓦剌也先大軍的位置特喵的都不知道在哪兒了。
從那以後,他的一生……不,某種意義上來說往後的幾代明朝皇和*圖*書帝,都在為土木堡還債。
此時發出驚嘆的不僅僅是王通與張瑩,會展中的其他遊客同樣也都在感慨數字人的神奇,只不過各自的聲音都被全盔隔絕在了設備之內罷了。
王通好奇的打量了對方几眼,猶豫片刻問道:
聽到張瑩的這番吐槽,王通頓時眉頭一掀:
來到展櫃邊后,朱祁鎮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講解員一般伸出手掌,對著櫃面說道:
看著這幾個清晰的繁體字,王通握著張瑩的手掌忽然加了幾分力。
但這哥們偏偏不走尋常路,先是寵信王振導致宦官專權,接著在21歲那年搞出了華夏歷史上都堪稱梗王的神奇慘敗。
【《永樂大典》(卷1)】
「之前的【雲熙】應該也和您介紹過,數字人實際上連接著高算力的服務平台,可以實時與您進行答疑。」
再後來就沒有後來了,八月十五中秋當天,瓦剌騎兵所向披靡,明英宗被俘獲,王振被殺,太師張輔、駙馬井源、兵部尚書鄺埜、戶部尚書王佐在內的50名多名高官被團滅。
而這張滿帶歲月痕迹的封面處,赫然正寫著幾個字:
王通聞言嘿嘿笑了兩聲,沒有再接話,而是看向了出現在他面前的一位中年男子。
「鄙人正是朱祁鎮,數字編號3845,形象生成過程中採錄了大量明代資料,從文獻角度上應該與本尊相差無幾。」
中年男子從「現身」開始便一直笑吟吟的站在一旁,聽到王通的問題后當即朝二人拱了拱手:
「明朝歷史上的知名人物那麼多,正常人你不說選朱元璋馬皇后之類的做導遊吧,至少也會選個張居正或者劉伯溫吧?」
朱祁鎮又調朱勇為統率,薛綬為副,帶兵4.5萬殿後,結果又中了埋伏,也沒能抵擋也先,繼續全軍覆沒……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