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好個大傢伙
象鳥的命運

象鳥的遠祖可能也曾生活在非洲大陸上。但是當掠食性哺乳動物和草食性哺乳動物的數量愈來愈多,又隨著氣候的變遷,原本茂密的森林轉變成乾燥開闊的草原,這些原始象鳥無法因應如此改變。而偶爾能幫忙解決新問題的演化,又緩和圖書不濟急。因此,這些生活在非洲大陸的原始象鳥就此絕跡。馬達加斯加島,一處沒有上述壓力的庇護所,遂讓象鳥在那兒成了孑遺種。那兒和其他庇護所中的平胸鳥類的演化腳步持續著。新物種肇生,於是各地便有它們各https://m.hetubook.com.com自的地方特有種。就算有敵人,也不至於致命。因此,這些巨大不會飛的平胸鳥家族,就在岡瓦納古陸四散的碎塊上——即澳洲、紐西蘭、新幾內亞、南美洲、非洲和馬達加斯加島等地存活,直到人https://www•hetubook•com.com類到達。
南極大陸是唯二讓平胸鳥無法長期生存的岡瓦納古陸大碎塊,氣候是可能的原因。
為什麼生活在島嶼上會令一種鞘翅目昆蟲失去牠的雙翅?達爾文發現這個問題挺有趣的,雖然尚未深思熟慮,便草率提出解答。
和圖書如果鴕鳥是平胸鳥類中的異數,那麼平胸鳥類又是一些法則中的例外。我建議把牠們怪異獨特的部份擺一邊,並且忘了它們。沒有平胸鳥類的干擾後,不具飛行能力是孤立演化的特徵之一,便顯得更加清晰易懂。畢竟現今生活在世界各島嶼上的絕大多數昆蟲和鳥類https://m.hetubook•com•com,並非走路越過南極大陸到達那些島上的。
古巴的大貓頭鷹,不是憑藉腳力從岡瓦納古陸走到古巴島上;加拉巴哥群島上不會飛的鸕鶿,想必不會是涉水到那兒的;關島秧雞,並不是移徙關島時就不能飛;馬德拉群島的甲蟲,是早先以翅膀飛行抵達當地祖先的嫡傳子孫。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