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好個大傢伙
達爾文的疏忽

有一種普遍存在的誤解:加拉巴哥群島上有十三種淡褐色雀科小鳥為對應不同生態角色,而使喙的形狀產生差異。這就是以達爾文雀聞名的加拉巴哥雀。一般人相信達爾文因牠們才得以一窺演化之堂奧。但這與史實相左,事實上是嘲鶇(mockingbird)引領了達爾文。
相對而言,嘲鶇的分佈模式較為單純。沒有一座島上同時有兩種嘲鶇,這和雀科全部攪成一團的分佈模式當然極為不同。由於雀科移徙頻繁,https://www•hetubook•com•com以致某些島上同時有十種雀。
而為何嘲鶇的分佈模式會那麼單純?可能是嘲鶇的冒險性比雀類小,較少來往於島與島之間;也可能來到群島的時間較晚,因此時間還不夠。不管理由為何,嘲鶇歧異化的程度仍停留在初始階段,不同種和亞種仍然各自孤立在不同的島上。因此不會因為競爭壓力,而迫使同處一島上的另一種嘲鶇向奇怪的新角色發展。
達爾文後來應該後www.hetubook.com.com悔把副總督對龜殼差異的評述當成耳邊風。他說:「我沒有留神注意聽這段話,因此從兩島蒐集來的樣品有部份混在一起了。」他沒想到條件如此相似、距離如此近的島嶼,上面卻各有其獨特的生物。
如我前面提過,他在研究方法上的錯誤不僅限於巨龜而已。同樣地,他也不管原產自何島,便把部份鳥類標本混在一起。在後來出版的《日誌》中他坦承:「很不幸,大部份的雀科標本都混在一起了和圖書。」在這邊要聲明的,即使最早的《日誌》版本,其寫成時間還在達爾文回到英國之後。《日誌》這本書是他以小獵犬號上的日記和野外筆記為藍本寫成的文學作品。因此在想法上,可能和在野外實地工作時不同。
在達爾文的《日誌》中對於嘲鶇的角色有此認知:「比較由我和船上其他團體射得的許多嘲鶇標本,發現所有來自查爾斯鳥(Charles)屬一種(Mimus trifasciatus),來自亞柏麥爾島(Albhttps://www.hetubook.com.comemarle)屬M.parvulus,由詹姆士島(James)和查森島(Chatham)島取得的屬M.melanotis,我的注意力第一次被徹底激發。」
滿心熱情地蒐集,卻沒有記下可供追蹤的時間或地點,便粗心地把標本搞成一堆,以致錯失分佈模式中所提示的群島物種形成。直到後來返回英國,在分類專家的協助下,達爾文才發現資料蒐集不完全,只能憑空想像裏面究竟有何玄機,那時,他才真正對所犯hetubook.com.com的疏失感到惋惜。而這種反省,正是《日誌》之所以不同於日記之處。
即使今天Mimus改為Nesomimus,島名也有所更迭(如詹姆士島更名為聖提亞哥島),並無損其所含之意義。加拉巴哥嘲鶇有四種,源於共同祖先。其中一種有七個亞種,現在分佈在七座島上。這些確切的事實就是島嶼物種形成,而且仍在進行中。達爾文看到了這樣的分佈模式。
嘲鶇和雀類兩相對照之下,對島嶼物種形成和孤立明細表中適應輻射間的微妙差別,做了相當好的詮釋。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