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篇 支離破碎的世界
穆瑞奇猴

大西洋沿岸的巴西森林,不像亞馬遜叢林或馬達加斯加及新幾內亞的雨林那麼有名,但是這片森林卻足以與這三地的叢林、雨林並列為同級的生物多樣性寶庫。但你也可以說,那已經是過去式了。
今日巴西大西洋岸的森林中,仍然有相當出色的地區特產生物,包括大和圖書約五十種的哺乳動物,其中極大部分是靈長類:棕吼猴(brown howler monkey)只有這裡才看得到;金鬃獅小絹猴(golden-headed lion tamarin,這種怪異的小動物,長著鮮豔的橘色毛皮及非洲和*圖*書獅子的鬃毛)也是一樣;另外,彩面伶猴(masked titi)、黑獅小絹猴(black lion tamarin)、金獅小絹猴(golden lion tamarin),還有四種狨,也都只有這裡才看得到,穆瑞奇猴也不例外。只是和_圖_書這些靈長類多已瀕臨絕種,牠們的生態圈已被切成了碎片。
這些箭頭所指的其中一個方向,就是巴西東南方大西洋岸的森林,那裡有新大陸體型最大的猴子,即一般所稱的「穆瑞奇猴」(muriqui),牠們在此地孤立破碎的生存環境中,大約僅剩下二十四個小https://m.hetubook.com•com小的族群。
五百年前,這片森林涵蓋了巴西沿岸五十萬平方英哩的山脈、河谷地帶,長長斜斜的帶狀森林,南自烏拉圭河的源頭,越過今日的聖保羅及里約熱內盧地區,北到數百英哩外的地點,接近南美大陸極東的凸出處。這片森林帶的地形崎嶇陡峭(至少相對於平坦的亞和圖書馬遜盆地而言是如此),而此地的土質、溫度、降雨週期,以及植被變化的歷史也獨樹一格。不僅如此,此地的生物種類豐富——根據估計,這裡的生物種類佔全球動植物種類的百分之七,其中不少的鳥類、爬蟲類及植物都屬於該地特有的品種,不但南美洲其他地區沒有,就連世界上其他地區也看不到。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