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非常潛力股
第六章 何時賣出
——以及何時不要賣出

本章背後的想法或許可以歸納成一句話:如果當初買進普通股時,事情做得很正確,則賣出時機是——幾乎永遠不會來到。
此外,連小損失也不願認賠賣出的行為,雖自然卻不合理性。如果投資普通股的真正目標,是幾年內賺數倍的利潤,則二十%的損失和五%的利潤,兩者間的差距便微不足道。重要的不是損失會不會偶爾發生,而是可觀的利潤是不是經常沒有實現。使得投資人或他的顧問的投資理財能力備受質疑。
走筆至此,聰明的讀者可能已看出一個基本的投資原則。大體而言,似乎只有少數成功的投資人才瞭解這個原則:一旦某支股票審慎挑選出來,而且歷經時間的考驗,則很難找到理由去賣它。可是金融圈仍不斷提出建議和評論,列舉賣出優異普通股的其他種種理由。這些理由站得住腳嗎?
雖然損失不應導致投資人強烈自責或情緒失控,但也不應淡然處之。投資發生虧損,應仔細檢討,好從每個錯誤中學得教訓。導致買進普通股判斷錯誤的特定因素,如能徹底瞭解,就不可能因為誤判相同的投資因素,再犯另一次的買進錯誤。
現在來談根據第二章和第三章所說的投資原則買進的普通股,應該賣出的第二個理由。如果隨著時間的流逝,一家公司發生變化,符合第三章所述十五要點的程度,不再和當初買進時相近,就應賣出它的股票。投資人必須一直提高警覺的道裡便在這裡。這可以說明為什麼持有某家公司的股票時,時時密切注意該公司相關事情的發展,十分要緊。
這些說法,都試圖以很高的準確度衡量某些東西,但實際上我們不可能辦到。投資人沒辦法準確地指出某家公司兩年後的每股盈餘將有多少。他頂多只能用一般性和非數學式的語彙,判斷這種事情,如「大致相同」、「略微上升」、「上升很多」、「大幅上升」。其實,公司高階管理人員也沒辦法做得比他們好很多。要判斷幾年後平均盈餘有沒有可能大幅上升,他們和投資人的能力相當接近。但到底增加多少,或者到底哪一年會有這種增幅,通常必須猜測很多變數,根本不可能預測得很準確。
還有另一個損失更大的理由,可以說明為什麼投資人絕對不要因為憂慮普通的空頭市場可能來襲,而脫售出色的股票。如果所選的股票的確是好股,那麼下一次多頭市場來臨時,應會看到這支股票創下的新高價,遠高於迄今締造的最高價。投資人如何曉得何時應買回股票?理論上,應在即將出現的跌勢之後買回。但www•hetubook.com.com是這無異於事先假定投資人知道跌勢何時結束。我看過很多投資人,因為憂慮空頭市場將來,而脫售未來幾年將有龐大漲幅的持股。結果,空頭市場往往未現身,股市一路扶搖直上。空頭市場果真來臨時,我從沒看過買回相同股票的投資人,能在當初的賣價以下買得。通常股價實際上沒跌那麼多,他卻還在苦苦等候股價跌得更深,或者,股價的確一路下挫,他們卻因憂慮別的事情發生,一直沒有買回。
這時,你的推理過程會很像投資人運用良好的投資原則選擇普通股。你會馬上開始分析你的同學,但不看他們與人相處多融洽,或者多有才氣,只看他們可能賺多少錢。如果班上同學很多,可能有相當多人一開始便被剔除,因為你對他們認識不夠清楚,沒辦法判斷他們的賺錢能力將有多高明。同樣的,這種比擬和運用智慧買進普通股很接近。
你可能認為,這些話聽起來的確有道理,但畢竟同學不是普通股。沒錯,兩者間有一個很大的不同點,但這個不同點只能強化,而非減弱絕對不要因為價格漲幅已大,而且可能暫時過高,而賣出優異普通股的理由。這個不同點在於同學的壽命有限,可上馬上死亡,而且最後難免一死。普通股則沒有類似的壽齡限制。發行普通股的公司,可以甄選優秀的管理人才,訓練這些人才瞭解公司的政策、方法和技術,以保留和傳承公司的活力好幾個世代之久。杜邦這家公司已經邁進第二個世紀。道氏公司在才華洋溢的創辦人去世多年,依然屹立不搖。目前這個時代,人的欲望無窮,市場潛力驚人,企業的成長毫無限制,不像人有一定的天年。
但是,隨時準備賣出某支普通股,希望把資金轉入更好的股票的做法,有待商榷。整幅畫面中,某些重要因素遭誤判的風險永遠存在。萬一發生這樣的事,換股操作可能不如原先預期那麼好。相反的,機敏的投資人如果抱牢某支股票一段時間,通常會知道它比較討人厭的特質和比較令人喜愛的特質。所以說,賣出相當令人滿意的持股,轉進更好的股票之前,有必要十分小心謹慎,設法準確評估整個情勢中的所有因素。
倉促做成結論之前,我們稍微深入表層探討這種說法對不對。價格到底多高才算過高?我們到底想要什麼?任何真正出色的股票,本益比(價格相對於當期盈餘的比率)會比獲利能力穩定但未見提升的股票高,而且理應如此。畢竟,要參與分享企業持續成長和-圖-書的利益,顯然值得多付出一些。我們說某支股票的價格過高時,意思可能是指它的售價相對於預估獲利能力的比率,高於我們相信應有的水準。或許我們的意思是,它的本益比高於前景類似的其他公司;這些公司未來的盈餘也有可能大幅提高。
最常見的理由,是相信整體股市某種幅度的跌勢呼之欲出。前面一章,我曾說過,由於擔心大盤可能如何而延後買進值得投資的股票,長期而言,是損失慘重的做法,因為投資人忽視了他相當肯定的強大影響力量,反而擔心沒那麼強的力量。但以目前人類的知識而言,他和其他每一個人對於後者,大致上只能依賴猜測。買進值得投資的普通股時,不應因為憂慮普通的空頭市場來襲,而受到過度影響,如果這個論點有理,則不應因為這種憂慮而出售優異股票的論點,更有道理。前一章提到的所有論點,同樣適用於此。此外,考慮資本利得稅的因素之後,投資人賣出這樣的股票賣得正確的機率,更為減弱。出色股票持有好幾年,應該會有很大的利潤,資本利得稅將使出售持股的成本更顯沉重。
在這些情況下,一個人怎能判斷成長異常迅速的傑出公司股價過高?不要說他無法預測得很準,連勉強可以接受的準確度也難以達到。假設某支股票現在的價格不是常見的盈餘的廿五倍,而是盈餘的卅五倍。或許這家公司近期內將有新產品推出,但金融圈還沒能瞭解新產品真正的經濟價值。或許根本沒有任何這樣的產品。如果成長率很高,再等個十年,這家公司的規模將成長為四倍,則目前的股價可能高估三十五%,或者不可能高估三十五%,有那麼叫人提心吊膽嗎?真正要緊的是,未來價值將很高的部位,不要隨便攪動。
如果證據很明顯,而且投資人對自己的判斷相當有把握,則換股買進遠景似乎更美好的股票,即使扣除資本利得稅,投資人所獲利潤可能仍然很可觀。一公司長期內平均每年成長十二%,對持股人的財富應該很有幫助。但是這種成果和平均每年增值二十%的公司比起來,值得不怕麻煩換股操作,也不必擔心資本利得稅的問題。
這種情況下,一向建議人們賣出「漲過頭」的超級好股,獲利了結、落袋為安的股市報導作者,看到別人同意給你六倍於原始投資金額的價碼,買你和同學的合約,會怎麼說?如有人建議你賣出這份合約,轉而和另一位同學締約,而他的年收入仍和十年前剛踏出校門時大致相同,你一定覺得,提出這種建議的人www.hetubook.com.com該去做腦部檢查。(財務上)成功的同學收入已經增加,而不成功的同學未來增加的空間仍大,這樣的說法可能相當愚蠢。如果你對自己的普通股認識一樣清楚,則我們常聽到賣出好股的許多論點,也一樣愚蠢。
投資人決定賣出普通股,有許多好理由。他可能要蓋棟新房子,或籌錢供孩子創業。從享受生活的觀點來說,類似的理由不勝枚舉,賣出普通股合情合理。在這些情況下賣出持股,動機出於私人因素,和財務上的考量無關,超出本書的範疇,不予討論。本書只談因為單一目標——從可用的投資資金中獲得最大的利益——而出售股票的情形。
最後,你會選出三位同學和他們達成交易,因為你覺得他們未來的賺錢能力最強。十年過去了,三位同學中有一位表現十分突出。他在一家大公司工作,一再獲得擢升。公司內部已有傳聞,說總裁屬意於他,再等個十年,很有可能接任總裁的寶座。到時,這個職位將帶來很高的薪酬、認股權、養老福利給付。
我相信有三個理由,而且只有三個理由,才會出售根據前面討論過的投資原則,精挑細選買進的普通股。對任何人來說,第一個理由很明顯,就是原始買進動作犯下錯誤,而且情況愈來愈清楚,某特定公司的實際狀況顯著不如原先所想那麼美好。這種情況要妥善處理,主要得靠情緒上的自制。在某種程度內,也要看投資人能不能坦誠面對自己。
我們的老朋友資本利得稅再次在這個結論中插上一腳。成長股被人認為價格過高而建議賣出,則於出售時,持有人幾乎都必須繳納很高的資本利得稅。因此,除了冒險永遠失去一家公司的部位,沒辦法在未來好幾年繼續分享很高的成長率,我們還必須承擔可觀的稅負。下定決心相信那支股票的價格可能暫時漲過頭,不是比較安全和省錢嗎?投資那支股票,我們已有可觀的利潤。假使股價有一陣子跌得比目前的市價低三十五%,真的有那麼嚴重嗎?同樣的,保住部位不是比暫時失去一小部分資本利得的可能性重要嗎?
這又帶領我們到另一種常見的推理方式,使得善良但涉世未深的投資人錯失未來龐大的利潤。這個論點是,某支出色的股票價格漲得過高,因此應該賣出。還有什麼比這種說法更有道理?要是一支股票的價格過高,為何不賣出,而要死抱不放?
投資人有時還用另一種論點,而與本該上門的利潤錯失交臂。這個論點是所有不當看法中最荒謬的一個。他們認為,手中持股已有很大的漲hetubook.com.com幅。因此,單單因為股價已經上漲,大部分的上漲潛力可能已經耗盡,所以應該賣出,轉而買進還沒上漲的其他股票。我相信,投資人只應購買傑出的公司,而傑出的公司股票根本不會以這種方式運作。它們的運作方式,用下述假設性的例子,或許說明起來最清楚明白:
設想你大學畢業那一天。如果你沒上大學,則不妨想成高中畢業那一天。就我們舉例說明的目的而言,大學或高中畢業都無關緊要。這一天,班上每位男同學亟需馬上用錢,每個人都向你提出相同的交易方式。如果你肯給他們一筆錢,金額相當於他們開始工作後十二個月內總收入的十倍,則在他們的餘生,每年收入的四分之一會交給你!最後我們假設,雖然你認為這種交易方式很棒,但你手上的錢只夠和三位同學達成交易。
當初如依照正確的原則買進股票,則賣出股票的第三個理由很少出現,而且只應在投資人十分有把握的情況下,才能有所行動。這個理由起於一項事實,也就是大好投資良機千載難逢。從進出時機的觀點來說,它們很少在剛好有資金可以投資時找到。如果投資人有一筆能夠投資相當長的時間,並且找到難得一見的好股,可以投入資金,那麼他很有可能把一部分資金或全部資金,投入他相信成長前景美好、管理良善的公司。不過這家公司的平均年成長率,和後來發現,看起來更有吸引力的另一家公司預期中的成長率比較,相形失色。在其他一些重要層面上,已經持有股票的那家公司,看起來也望塵莫及。
一家公司經營每下愈況,通常出於兩種原因:不是管理階層退步,就是該公司的產品不再像以前那樣,市場可望逐漸擴大。有些時候,管理階層退步,是因為經營成功影響了居於關鍵地位的一位或數位高階主管。耽於逸樂、洋洋自得和怠惰鬆懈,取代了以前的幹勁和才氣。新的高階主管班底不能向以前的管理階層的績效標準看齊時,常發生這樣的事。以前讓公司經營十分出色的政策,他們不再奉行,或者沒有能力持續執行。這些事情一發生,則不管股市大盤看起來多好,或資本利得稅多高,都應立即賣出受影響的股票。
同樣的,有些時候,多年來公司成長驚人之後,終於到達某個階段,市場成長展望耗竭。此後,它只能做得和整體業界差不多一樣好,成長率只能和全國的經濟成長率不相上下。這種變化可能不是源於管理階層退化。很多管理階層擅長於開發相關或相近的產品,掌握利用各有關領域的成長機會。不和-圖-書過他們很清楚,踏進不相干的業務範疇,根本沒有任何特殊優勢。因此,如果一公司多年來在年輕的成長性行業中表現突出,但由於時移勢轉,市場成長潛力耗竭殆盡,股票和我們常提的十五要點標準嚴重脫節時,便應該賣出。
普通股的投資有兩個重要特性,一是妥善處理能帶來厚利,二是要能妥善處理,必須有高超的技能、知識和判斷力。由於獲取這些近乎夢幻般利潤的過程相當複雜,所以買進股票難免犯下若干比率的錯誤。幸好,真正出色的普通股,長期利潤應足以彌補正常比率的錯誤造成的損失仍有餘。它們也應會留下很大的漲幅。如果儘早認清和接受所犯的錯誤,尤其如此。能夠這麼做,如有任何損失,應會遠低於買進錯誤的股票之後,長期抱牢產生的損失。更重要的是,套牢在不利狀況中的資金,可以釋放出來,用於購買其他精挑細選的好股,而帶來相當大的利得。
不過,有個複雜的因素,使得投資錯誤的處理更為棘手。這事和我們每個人的自尊心有關。沒有一個人喜歡自承犯錯。如果我們買進股票犯下錯誤,但賣出時能獲得些許利潤,就不會覺得自己當初做得很蠢。相反的,賣出時如發生小損失,我們對整件事會覺得相當不高興。這種反應十分自然和正常,卻可能很危險,會讓我們在整個投資過程中放任自我。投資人死抱很不想要的股票,寄望有一天能夠「至少打平」,因此損失的金錢,可能多於其他任何單一的理由。除了這部分實際上的損失,如果考慮發生錯誤時能夠當機立斷,認賠賣出,釋出資金,轉投資於合適的股票,並獲有利潤,則放縱自我的成本很高。
談到未來會不會進一步成長的問題時,有個好方法,可用以檢定一公司是否不再適合投資。投資人不妨問自己:下一次景氣週期的高峰到來時,不管這之前可能發生什麼事,這家公司的每股盈餘(必須考慮股利和股票分割,但不考慮發行新股以籌措額外的資金)和目前的水準比較,增幅是不是至少和上次已知的景氣高峰期到目前水準的增幅一樣大?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也許這支股票應抱牢不放。如果答案為否定,或許應該賣出。
這種情況和管理階層退步比較,賣出動作或許可以不必那麼急迫。也許一部分持股可以保留到找著更合適的投資對象再脫手。但是無論如何,這家公司都不應再被視為裡想的投資對象。至於資本利得稅,不管金額多高,很少應成為換股的障礙,因為換股之後,未來幾年的成長狀況,可能和被換掉的股票以前的表現一樣好。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