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 上一頁下一頁
-
- 卷首語
- 序言
- 第一章 我的故鄉與我的家庭
- (一)定縣是河北省的一個模範縣
- (二)郝家祖宅,五世同堂
- (三)父親猝然去世,家遭大難
- 第二章 母親的崛起與我的小學時期
- (一)母親處變不驚,大展巾幗才華
- (二)我的幼稚園與初小三年(五至九歲)
- (三)搬回老家,讀新民高小的時期(九至十二歲)
- (四)清明節隨母親上墳的故事
- (五)小學年代的幾件社會新聞
- 第三章 母親的堅持與我的初中三年
- (一)母兄之爭,哥哥遵命
- (二)定縣初中的五項特殊優點
- (三)初中年代的六位師長與兩位工友
- (四)初中時期的幾位好同學
- (五)母親磨麵粉供我學費的故事
- (六)我讀定縣初中的重要收穫
- (七)初中時期的幾件社會現象
- 第四章 母親的遠見與我的師範一年
- (一)母親為我的求學再次籌謀
- (二)邢台師範考前與考後
- (三)邢台師範一年的生活與有趣的見聞
- (四)回憶邢師一年
- 第五章 日寇入侵在逃難的日子裡
- (一)匆忙中跟隨哥哥離家逃難
- (二)西安市上我做了水果海鮮店的售貨員
- (三)為了求學與哥哥爭論的一幕
- (四)鄭州車站,死裡逃生
- (五)國立一中成立之前的一段愉悅時光
- 第六章 國立一中黃金兩年
- (一)國立一中與抗戰教育的由來
- (二)國立一中建校概況
- (三)我們的師四模範班
- (四)我最敬愛的幾位師長
- (五)師四班同學的眾生相
- (六)我做全校大隊長的故事
- (七)我們的課外活動多姿多采
- (八)我們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
- (九)畢業前後的惜別聚會
- 第七章 爬越秦嶺在城固吉安小學任教
- (一)領隊的沉思與憂慮
- (二)到達商南與武關
- (三)衛兵護衛,險度龍駒寨
- (四)喜事在商縣,玉英訂婚
- (五)在爬秦嶺的路途上打籃球,讀英文的故事
- (六)小馬識途西京三日遊
- (七)從西安到寶雞的火車中
- (八)二次翻越秦嶺,到達漢中與城固
- (九)吉安小學任教的故事
- (十)金榜題名時
- 第八章 西北大學四年夢迴
- (一)國立西北大學之由來與概況
- (二)西大第一年自勵奮發、力爭上游
- (二)西大第二年遷居校外榮獲中正獎學金
- (四)西大的學潮與賴校長騎馬上任
- (五)西大的運動大會
- (六)城固有名的三大美食
- (七)褒城一遊重晤故人
- (八)西大第三年,兼課文治中學
- (九)西大第四年全職兼課樂育中學與學圍棋的故事
- (十)城固大學區的文化活動
- 第九章 大學畢業後的三個四年
- (一)第一個四年奔波在城固重慶與平津之間(一九四五~一九四八)
- (二)第二個四年習陶瓷在台北(一九四九~一九五二)
- (三)第三個四年準備留學在北投(一九五三~一九五七)
- (四)北投工廠內的幾件小插曲
- 第十章 匹茲堡大學艱苦的三年
- (一)由台北到達美國匹茲堡
- (二)一個尋覓住處的故事
- (三)留學第一年最具挑戰性
- (四)留第二年生活大改善
- (五)留學第三年時來運轉
- 第十一章 學在西屋二十五載
- (一)喬治西屋其人其事(一八四五~一九一四)
- (二)西屋電氣公司(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W)簡介
- (三)西屋研發中心之結構與功能
- (四)我在研發中心的前四年(一九六零~一九六四)
- (五)全工半讀攻讀博士學位(一九六四~一九六九)
- (六)在博士後的歲月裡,西屋由盛而衰
- 第十二章 西屋年代的生活插曲
- (一)我的網球生涯
- (二)與一日本教授下圍棋的故事
- (三)為了作家柏楊,與孫觀漢先生爭論的一幕
- (四)得識兩位現代哲人,亦師亦友
- (五)研究中心的五十位中國同事
- (六)與平平結褵。得知少帥(張學良)的故事
- (七)中國金屬學會參訪西屋,巧遇師弟師昌緒
- (八)金科玉律,中美有別?
- (九)教師罷課與白宮的一封來信
- (十)回國為母親掃墓,一窮二白
- 第十三章 退休後的生活點滴
- (一)寓學於教任教授一年(一九八五~一九八六)
- (二)練習外丹功
- (三)做水餃生意供不應求
- (四)回國講學一行感慨萬千(一九八九年)
- (五)親手建造小網球場的故事
- (六)撰寫漫談晶體結構學一書(一九九三~一九九七)
- (七)學姐劉宜生的一封信(一九九九年)
- 上一頁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