〇〇三 天道是耶?非耶?

在隊伍前頭的是武王。
司馬遷在《史記》中敘述伯夷、叔齊事跡後,提出了一個大疑問:
老天爺為何不趕快毀滅殷商,難道沒有天命存在嗎?
叔齊追上伯夷後,兩人同道前往東方。
周公閉起眼睛,心中唸道:「妳這個聲音,趕快消失吧!」
然伯夷和叔齊絕不認同以臣下身份弒殺主君而建立的王朝。
「哥哥的想法和我愈來愈一致。這和紂王被妲己牽著走一樣嘛!」
「十分之八。」太公望回答。
伯夷和叔齊進入充滿朝氣的周都時,剛好看到一列軍隊行進而來。
文王晚年,將國都由岐山山麓遷至豐邑,其地在長安西北方。
二人持此態度,在首陽山以蕨維繫生命,最後飢餓而死。
仁者因飢餓而死於非命。另一方面卻有盜跖之類殺人不眨眼的大盜,生活富裕而盡享天年。司馬遷在《史記》中敘述伯夷、叔齊事跡後,提出了一個大疑問:「余甚惑。天道是耶?非耶?」
「好啊!」
「到天子所在地如何?」
這句話同時從兩人口裡衝出。話未畢,兩人已拔腿往前奔跑。
「聽說,聖人的心有七竅,真有這回事嗎?」
袛是,這件事情傳得很快,而且很廣。這一點倒令人覺得非比尋常。
伯夷和叔齊由左右兩方衝上前去,拉住武王馬轡。
「那我們還有什麼地方可以去呢?」
「不曉得他是怎樣一位人物?」
另一位叔父箕子,由於害怕,所以佯裝發瘋。紂則將之逮捕入獄。
洛西乃洛水之西的地區,是一大塊肥沃的農耕地,由這個地區徵收得到的賦稅相當可觀。由於酒池肉林、長夜飲以及連年對外征戰耗費龐大,當時的商王朝正面臨庫銀闕如的窘狀。
——於服喪期間動干戈,絕不是孝道;以臣屬身份弒殺主子,絕不是仁道……
「為什麼呢?現在不正是絕佳機會嗎?」
www.hetubook.com.com
——周的時代來到了!
由於妲己說了這樣的話,所以,紂王開始重用這兩個阿諛之徒。費仲是個馬屁精,惡來則以讒言、中傷為能事。奸臣跋扈則忠臣求去,這是一定的現象。
「那是已故文王的牌位。軍隊供奉這枚神牌,準備渡過黃河,在盟津會合諸侯聯軍後,繼續往東進軍!」
前面說的「事情」,指的是周文王以此向天子紂王懇求並被接納的事實。
「怎麼辦呢?」
諸侯以不滿口氣請問時,武王回答:
「紂王已不是人心所歸的對象啊!」
紂王對妲己言聽計從,而他自己卻一點也不這麼認為。
妲己的一雙眼睛露出野獸般令人望而生畏的目光。而紂的目光也逐漸變得和妲己一樣,於是他懶洋洋地說道:
殷王室權威已逐漸崩潰。
「立刻退兵!」
殷商在湯王推翻夏王朝後,延續達十七代三十三王之久,其間有多次兄弟繼位的情形。依據由魏襄王之墓出土的《竹書紀年》,殷商前後達四百九十六年。漢代劉歆之《三統曆》,則記為六百二十九年,《十八史略》也以此為準。總之,殷之滅亡是距今約三千年前的事。
祖伊告退回家後,自言自語慨歎道:
暴君作風的他,難道做不到這一點嗎?
接到周國出兵信息,殷商派出七十萬大軍,迎戰於牧野。七十萬殷兵中,大部分是戰爭俘虜。過慣酒池肉林生活的殷商人再也不是戰場勇士,戰爭俘虜更談不上具備戰鬥精神。周軍攻打過來時,這批人立刻投降倒戈。
紂王從牧野逃回國都後,登上豪華的鹿台,穿金戴銀後放火燒宮殿,再躍入火海中身亡。
「我的天!……」
跪在地上的妲己,斜坐著仰首對周公道:
「頭一輛車上豎有一塊木牌,那是什麼?」
看到垂釣老和圖書人時,文王立刻有所領悟。
「無聊!」紂不屑地說,「說什麼天命!我不就是真命天子嗎?!誰敢否定我的天子身份!」
聽到妲己如此批評賢臣商容,紂王立刻將他免職。
「但願妲己已自盡身亡……」周公如此盼想。可是,妲己卻還活在宮殿裡。
周進軍至盟津,與八百諸侯舉行會議之際,武王向太公望問道:
當時,民間正在悄悄流行這麼一句話——
「如何才能救她一命呢?」
比干遂被殺死,並遭解剖。
「我最討厭愛說大道理的人。看到那副苦瓜臉,我就噁心!」
從未被人命令過的紂王,後來甚至把妲己說的話當做必須下達的命令了。
「反正,這塊土地以後還是會回到我們手裡嘛!」
仁者因飢餓而死於非命。另一方面卻有盜跖之類殺人不眨眼的大盜,生活富裕而盡享天年。
武王當場下了命令。
「來都來了,我們就投靠西伯的兒子吧!」
余甚惑。天道是耶?非耶?
兩兄弟對望一眼。
文王去世後,由武王繼位。弟弟周公任輔佐之職,掌管國務的是太公望。周國在這個嶄新陣容之下,企圖討伐殷商取得天下。
出兵!
「沒錯,確實變得清爽多了。」
四萬五千兵馬於是向東出發。
兩人互推多日未有結果,後來,伯夷乾脆出走。聽到此事的叔齊立刻跟在後面,同樣逃離故國。
「我做得還可以吧?我不是圓滿達成任務了嗎?」
文王祖父古公亶父曾經預言:「聖人將來到周,周因此人而盛。」他一直翹首等待這位聖人的出現。由於是「太公(祖父)翹首盼望的人物」,呂尚因而被稱為「太公望」。
他的確對這個女人施過訓練,但,絕對未派任何任務給她!不必指派任務,她也會成為毀滅殷商的武器——周公打的是這樣的如意算盤,就他的立場而言,是不便對她指示什麼和圖書的。
「不,由你繼位是父王遺志,我怎麼可以不遵奉呢?」
「變得清爽多了!宮裡的氣氛比起我初來時不知好上多少倍,大王,您不覺得嗎?」
紂之暴政愈演愈烈,妲己之虐待狂傾向已把紂王的靈魂蠶食殆盡。每當妲己想出慘無人道的設計時,紂王都會目光炯炯齜牙咧嘴地笑出聲來。
「好,那就找他去吧!」
「原來卦文指的是這個人!」
長長的哀叫聲傳到周公耳裡。妲己的頭已被黑色大鉞砍了下來。令人驚奇的是,她的頭顱濺血落下後,那哀叫聲久久縈迴不去。
「我們到哪裡去呢?」
賢臣祖伊將此事向紂稟告,並且進諫道:
父死不葬,爰及干戈(戰爭),可謂孝乎?以臣弒君,可謂仁乎?
「據說是的——」紂冷笑以答。
十分之八的成功機率不可謂不大,然而,卻也有兩成失敗的可能性。倘若紂不改變其暴虐作風,兩三年後,成功機率很有可能成為百分之百。因此,最好的方法是再等待一段時期。
奉上洛西之地而使紂王廢止炮烙之刑,文王的義舉迅即得到這樣的風評。其實,這是他的兒子周公派人到各地廣為宣傳的結果。
討伐軍於出征之際,檄文中明白寫著「商王紂為婦人之言所惑,自絕於天」之語。文中的「婦人」當然是指妲己而言。既然檄文中有聲討此女之語,所以,此刻公開饒恕她是不可能的事情。
紂王喜孜孜地取得洛西之地後,廢止炮烙之刑,更任命周文王為「西伯」。西伯乃西部總督,是擁有兵權的職位。
——依天意,行革命!
獻洛西之地,也是由周公提議的。哥哥武王原本反對,但,聽到弟弟所說的一句話時,便不再表示異議了:
沒想到妲己竟知悉周公對她的期望是什麼!
兩年歲月過去。
周公www.hetubook.com.com著實為了營救這個由自己訓練並用做武器的女人一命,而想盡了所有可能的方法。
周公有了這樣的感觸。
紂之叔父比干前來做最後進諫時,妲己說:「人們說,他是個聖人,不是嗎?」
「這是不對的……」
「那是什麼?」伯夷問路人。
周公愕然。
「據說,西伯甚得人心。」
「要剁要割,悉聽尊便!」比干絕望地說。
後世史家對這個疑問的說法是:紂王雖然貴為天子,但當時西方周的實力已達不可輕視的程度,所以任命文王為西伯,實際上也有施以安撫的作用。
(隨它去吧……如果我是周人,大概也會做同樣的事吧?)
「不能動刀!這兩位是仁者,不可無禮!」
「我認為費仲和惡來這兩個人是可用之材。」
武王部屬立刻拿下兩人,並且準備處斬。
「斬!」
「你們不知道什麼叫做『天命』嗎?時機尚未成熟啊!」
他本來有意潛入民間探查事件的來源,但,這份熱情顯然已完全消失。依據他的猜測,這件事情應該和周有關才對。
「你不知道嗎?那是準備到東方討伐暴君紂的軍隊啊!」
確實有過這麼一回事。
周都豐邑正處於一片蓬勃氣象之中。文王去世後籠罩一段時期的愁意已經散去,這個地方此刻呈現的是一股歡騰之氣。
——不食周粟。
「對。聽說這個人很照顧老百姓,尤其是老人。我們就到周國如何?」
後世的人更以「太公望」指「垂釣者」之意。
渴望得到洛西之地的紂王,為何不以天子威權直接強行收為己有?
在武王背後的周公,頓時露出會心微笑。
兩人通過殷都,前往西方。但此二人有所不知,西伯——也就是文王——這時候已經不在人世了。
商軍大敗。
「我們的目的在於推翻殷紂,建立周之天下。這件事情成功機率有多大,希望你毫不保留地說出來。」
hetubook•com.com
「西伯多麼仁慈!」
紂王頷首回答。
——懇請大王廢止炮烙之刑。倘若大王肯接納這個諫言,我願意奉上自己領土中的洛西之地。
這句話寫在《史記》列傳開卷第一頁上,同時也是貫穿整部《史記》的主題。
伯夷和叔齊來到豐邑附近才知道文王已死。
——暴虐紂王非予討滅不可!
周公聲音嘶啞著下令。
文王是前來狩獵的。當時的人習慣於出外狩獵之前占卜。文王這天的卦象指示:今日獵獲之物非虎狼之類動物,而是輔佐霸王之人物。
「還好,老百姓的這些看法似乎不是自然發生,而是有人刻意散播。什麼人在幹這樣的事情,我會調查,不過,也希望大王多加留意。等到人民自然發出這個心聲時,想挽救就來不及了。」
——妲己想的事情,剛巧和我一樣,如此而已。
「對紂進諫,已是無謂之舉了。」
武王進入殷都朝歌後,先以三支箭射擊紂之屍體,再以名劍輕呂補刺一劍,最後用黃色大鉞砍下其首,將首級掛示於大白旗桿上。
這時出聲喝止的是軍師太公望。
太公望——姓呂,名尚,乃東海人。
伯夷也以這一點為理由,堅辭不受。
「我們沒有聽到不好的風聲啊!」
《史記》列傳以如是之語記載這對兄弟對武王進諫的情形。
妲己被軍士拖到周公面前。
「我們來檢查一下如何?……他的內臟是不是真有七竅?他是不是真正的聖人?」
「長子繼承父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大哥,還是由你來即位吧!」
年邁而貧窮的他,一天於渭水邊垂釣之際,為路過的文王瞥見。
聽到比干被殺及箕子入獄的消息時,周公和武王面面相覷。結果,兩人同時點頭。
孤竹國在遼西,位於日本人所稱「滿州」的西南部。這個國家的君主期望自己死後由幼子叔齊繼位。君主死後,叔齊堅持謙讓,不肯繼位。他對長兄伯夷說: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