〇一一 恩怨分明

為了避開刺客,重耳這次來到齊國。
「失去管仲後,齊桓公一定諸事不如意。我來輔佐他吧!」重耳說。
中國人習慣在墳墓旁邊種植松樹或柏樹。種植這類常青樹的目的是:以不變之樹木陪襯日後腐朽之遺骸。
「乘」指的是由四匹馬拉的馬車。當做馬車使用時,上面搭乘三名武裝士兵,後面有七十二名步兵跟隨。人數合起來有七十五人。
他在刺客勃鞮的刀刃之下倖免於死,逃至母親娘家狄,是十九年前的事情。當時的他四十三歲。
打開蓋子時,赫然發現裡面儘是土塊。
對重耳冷冷相待的衛文公此時已死,其子成公受到晉軍討伐,衛人放逐成公並使之臣服於晉。而當時以土塊揶揄重耳的五鹿地方,也被晉軍刻意蹂躪。
而主子卻說他已找到安樂之地,再也不想奔波。
狐偃的意思是,謀事不成時,他會第一個自我了斷。聰明過人的重耳立刻明白這個意思,所以不再做任何主張,一切讓家臣去安排。
太子申生不就是在驪姬陰謀下自殺的嗎?申生死後,驪姬所生的奚齊被立為太子,而獻公一死,他也被殺。
年輕的懷公逃到高梁後,在該地被殺。
「怎樣的非常手段呢?」趙衰問道。
夷吾卻對哥哥耿耿於懷。即位的第七年,再度派勃鞮和壯士,企圖暗殺重耳。
「走為上策」的重耳,乃「恬淡寡慾」者流。同時,他也是非常樂意接受部屬意見的人。
因為他是亡國後裔。
他在前往齊的途中經過衛時,衛國國君文公對重耳一行人非常冷淡。來到叫做「五鹿」的地方時,由於所攜糧食已盡,主從一行,飢腸轆轆。不得已向一名農夫乞討食物,對方聽了,莞爾一笑,道:
在狄待了十二年的他,這時已五十五歲。
——敵軍兵力強而我軍兵力弱https://m.hetubook.com.com,發動攻擊就在這個時候!
曹共公是個輕浮人物。
他於逃走之前,對在狄娶的妻子說。
為人溫厚的重耳,這時也不免怒火沖天。近臣趙衰卻說:
「你……?!你以為我不會殺你,是不是?」
重耳的醉意完全消失了。
欲具備即位資格,起碼要有先王去世時人在國內這個條件。
這叫做「宋襄之仁」,意思是「無謂之仁」。打仗時還有什麼仁義可言呢?世人莫不為襄公的理想主義而搖頭。
因此,重耳受到擁有八十匹馬及一千五百名部下之客卿的待遇。
重耳醒過來時,發現這輛馬車早已越過國境。醉意未醒的他勃然大怒,握著刀柄吼道:
家臣們於是開了一次會議。
狐偃是重耳的舅舅,所以立場特殊。
「駢脅」是指肋骨成板狀的人,據說,有這種骨相的人力大無比。這樣的人難得一見。
重耳一行人由楚入晉,終於達成歸國願望。
「給您土塊,不就代表您即將得到領地?您快稱謝收下呀!」
事實上,重耳也曾受恩於楚。與楚交戰時,重耳信守諾言退避三舍,結果還是攻破對方。
「你為何不發奮圖強,回自己的國家做自己該做的事情呢?老窩在這個地方貪求安樂,豈是男子漢作為?」
楚成王半開玩笑地說。
「您什麼稀世寶物都有,我實在不曉得送什麼才能取悅於您……就這樣吧!若有朝一日,我們受情勢所逼而必須交戰時,我會退後三舍,以此作為這次承蒙厚遇的回報。」
要妻子等二十五年——這種事情何其荒謬。或許這正是他為人的表現吧?
「退避三舍」之語即由此而來。這句話原本的意思是:為了要報答恩情,所以有所禮讓。
非請主子奮起不可。怎www.hetubook.com.com麼可以讓他不再安於二十乘之待遇,以擁有齊國夫人而樂不思蜀呢?
重耳對曾受過恩情的宋,則予援助。
他知道懲處這個「小子」的最好方法。亂世諸侯是什麼事情都想得出來的。圉畢竟年輕,涉世未深,他做夢都沒有想到亂世人心如此狠毒。
重耳思考片刻,回答:
「二十五年?!」妻子瞪圓雙眼,笑出聲來,「到時候,我墓旁的柏樹已經長高了吧?……不管怎樣,我等你就是啦!」
實際上,對重耳態度感到不齒的,不袛這批家臣,連他的齊國夫人也說過這樣的話:
——不行!敵軍尚未整頓軍形,乘人之危不是君子做的事情。
太子不一定是繼承人。
現在的河南省商丘一帶,好像是宋國故地。這是被周攻滅的殷商之遺民建立的國家。
「我絕不放過這個小子!」秦穆公十分震怒。
重耳得知此事,索性從狄逃出。
去世已十五年的驪姬,還在晉國作祟。
「你順利歸國後,會不會回報於我呢?」
而家臣們卻是寄望於將來的。熬了這麼久的苦日子,為的也是心裡有這個寄望。
國君去世時,不在國內的太子幾乎不可能即位,這是當時的習慣。
不一會兒,這名農夫遞一隻器皿給他們。
「果然他不接受寶玉……」大臣嘆息著說。
所幸他趕上父王臨終,如願以償得以繼位。這就是晉懷公。
無論其為如何,這都是無禮之舉。因為那時是連男人也不喜歡被人看到裸身的。
因為如此,家臣得以和夫人共同合作。夫人灌醉重耳後,把他交給家臣們。
「要是謀事不成,舅舅你給我記住,我會啃了你的肉!」
於浴室偷窺重耳的曹共公,受到晉國大軍攻打而被俘和圖書
他的父親十三年在位期間,始終為重耳之事而煩惱。繼位的他,連這一點也「繼承」了。
重耳一行人由齊來到曹(山東省曹縣一帶)。
食器中放有寶玉。
當時退還放在食器內的寶玉,表示「我絕不饒恕你的主子」,接受食物表示「日後我會對你有所報答」。
父親獻公歿故,奚齊及悼子等驪姬派系被掃清,在里克前來奉迎時,他聽從家臣進言,決定暫不回國。
「聽說重耳是個駢脅的人,我倒想看看他的模樣如何。」共公說。
佔領曹時,重耳保護了曾經對他獻贈食物、以對主子之無禮表示歉意的釐負羈一家人。
「酒醒後,他一定會大發雷霆吧?」
實際上,宋襄公明知道這樣做對自己不利,卻也不得不走理想主義之路。
但他的地位並不穩定,身為人質而擅自離去,這一點惹怒了秦。
何況圉的母親是梁國公主。伯爵之國的梁,國君是個非常喜歡大興土木的人,每每被徵調從事工程的人民莫不疲憊之極,因而在秦國入侵時無力抗禦,遂亡其國。因此,圉沒有母親的家族可以作為靠山。
穆公的報復手段是借兵給在亡命中的重耳。重耳在秦國的支援之下,回到闊別十九年的祖國,取代懷公即位。這就是第二號霸主晉文公。
宋軍等到楚軍渡河完畢,整頓隊形後才發動攻擊,因而大敗。
「這是什麼人幹的好事?我非殺他不可!」
「用酒灌醉主上,然後驅車離開齊國,是唯一的方法。不離開這裡,主上是不會奮起的。」
桓公於重耳來到齊國的第二年逝世,重耳仍然逗留此地。他好像已無回晉國成為國君的野心,完全滿足於目前的境遇。
知道晉惠公(夷吾)病倒的消息時,以人質身份在秦國的太子圉悄悄逃回晉。
不久他們來到楚國,並受到禮遇。
稱天和*圖*書子為「萬乘之君」,是因為天子乃率領四萬馬匹及七十五萬軍隊之王者。
勝利的榮耀最後落在「走為上策」的重耳頭上。
「袛要能把你變成真正的男子漢,即使被殺我也無憾。」
正因如此,襄公非得以「仁義」為重不可。
此事,《史記》記載為「曹共公不禮,欲觀重耳之駢脅」,《春秋左氏傳》則有「及曹,曹共公聞其駢脅,欲現其裸。浴,薄而觀之」的記述。《呂覽》的記述則為「曹共公視其駢脅,使袒而捕池魚。」
「現在袛有採取非常手段一途。」狐偃說。
「一切責任由我承擔。」
重耳一行人離開受到侮辱的曹,前往宋國。
重耳即位後,為晉文公,此時的他已年逾六十,在位時間不滿十年。雖然如此,他確實被公認為繼齊桓公之後的第二位霸主。他尊周為天子而對天下發號施令,亡命時代的辛苦終於開花結果了。
楚軍三三兩兩開始渡河時,宋國軍師進言道:
到了齊國後,天下霸主桓公畢竟與眾不同,以厚禮款待他們主從一行人。重耳不但娶得齊國王族女兒為妻,更受贈二十乘馬。
曹國大臣釐負羈悄悄送食物給重耳,為主子之無禮表示歉意。
當然不能與天子相比,受到二十乘的客卿待遇,已使他們喜出望外。想到不久之前流浪時,連果腹的東西都沒有,在五鹿乞討食物時,盛在食器裡的竟是土塊!相較之下,二十乘賓客身份,不是猶如天堂嗎!?
重耳照趙衰的話做。
釐負羈悄悄送食物給重耳,為主子之無禮表示歉意,食器中放有寶玉。重耳袛接受食物,寶玉則原物歸還。「果然他不接受寶玉……」大臣嘆息著說。
古代的習慣是:舊王朝滅亡後,新王朝也要給予其遺民國土,好讓他們祭祀祖和圖書先。未受祭祀的冤魂會作祟擾人,這是當時的觀念。宋就是在這個觀念之下,被賜給殷商遺民的國家。
「人生以安樂為第一,而我已找到了安樂,所以再也不想奔波。我打算以這裡為歸根之處哩!」
「您……」
重耳袛接受食物,寶玉則原物歸還。
「到時候我的肉已經腐爛,你有興趣啃嗎?」狐偃回答。
輕浮的共公遂偷窺了沐浴中的重耳。
家臣們把爛醉如泥的重耳抬上車後,快馬加鞭,迅速離開齊國。
「妳等我二十五年。如果我二十五年後尚未回來,妳就再嫁吧!」
讓我們的主子成為晉國國君——這是他們的夢想。
宋國對重耳厚禮以待。袛是,由於敗於泓水之戰而國力疲憊,所以無力多予重耳後援。
此時的宋國國君襄公,是春秋時代難得一見的「傑出」人物。這裡所謂的「傑出」,含義很廣。
這一點,釐負羈當時就已明白。
惠公還有好幾個兒子。
在重耳入宋不久前,宋曾經與楚於泓水交戰而敗。
「舍」乃軍隊一日之行軍距離,三舍約等於六十公里。
「是我幹的。」狐偃回答。
這時候的天下霸主齊桓公已年邁,名相管仲則剛病故。
胞弟夷吾即位時,他也絲毫沒有妒羨之意。
「可以啊,你們等一下。」
流亡期間所受的屈辱已雪清。
而襄公卻不聽他的話:
十九年歲月何其漫長!這當中他雖有過樂不思蜀的時期,但整體而言,亡命生活是艱辛的。其中流浪時期的痛苦,更是永難忘懷。
襄公由於泓水之戰受傷而死,當時已是嗣子成公的時代,由於與不共戴天的楚國對決,國力正處疲軟狀態。重耳將從衛和曹沒收領土的一部分給予宋,並且替宋攻打楚。
家臣們則為如此恬淡寡慾的主子焦慮不安。重耳常說:
之後,重耳一行人來到鄭國,在這裡,他又受到冷遇。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