〇四五 太公兵書

盧生開始心生怯意。
——方士不得兼二術。
身為方士卻連仙藥都尋覓不到,始皇帝認為原因在於專業態度不夠,也就是說,方士不該包辦醫藥、祈禱、竹筮、占卦等一切。
他遂依照指定時間,來到約定場所。
前面敘述過,秦國法律嚴厲至極,採取的是法治主義。甚至土木建築失敗,負責人都會被殺!以此類推,尋覓仙藥未成,被處死罪將是必然之事。
始皇帝於是下了這個命令。
比要求金額多給一些,這是徐福的作風,也是他與眾不同的一點。
「如何才能使天下局面動盪呢?」
遠處傳來雞鳴聲。
據說,這位老者此時拿給張良的是《太公兵書》。這是周朝建國最大功臣太公望呂尚所著有關王者師道的書,如今已失傳。一說《太公兵書》由三卷組成。
方士之不滿袛不過是冰山之一角。
「我實在艷羨你——」
以兵書《孫子》為例,過去有人認為這是後世假借孫子之名的偽作。但和我們所知《孫子》內容幾乎相同的竹簡,由山東省臨沂市前漢初期古墓出土。至此,偽作之說完全被推翻。這件事給我們的啟示是:一概否認傳說,似乎不是正確之舉。
張良必須以承認襲擊始皇帝之事作為前提,才能把話說下去。
「對初次見面的你說這句話,或許過於唐突。說實在的,我這樣做,為的是要盡量減少皇帝的力量啊!使皇帝的力量減弱,就會讓老百姓日子好過一些,不是嗎?我非常贊成你撼動天下的企圖,因為這會使皇帝的力量減弱嘛!」
老者在橋面上坐了下來。
批准徐福所請,給他巨額費用,是發生博浪沙事件的前年,也就是始皇二十八年這事。四年後的三十二年,hetubook.com.com始皇帝於巡幸燕國碣石山之際,命令一個叫盧生的人尋覓仙人羨門高。
這表示始皇帝的隱疾——頭痛症——越來越厲害。
老者走去數步後,想起什麼似的站住,頭也不回地說:
不全然相信傳說,是現代科學普遍的態度,但一味否定傳說,似乎也不對。
徐福——這個名字,日本人相當熟悉。
「你回去吧!和長輩約定會晤卻遲到,成何體統!?」
未等多久,那位老者緩緩走過來。這時東方天空剛露出曙光,路上也還幽暗,而老者卻踏著堅實的步伐到來。
對拿皇帝來耍的大騙子來說,他的笑聲為什麼連一點陰霾都沒有呢?
老者站起來,伸伸懶腰。
對方士而言,這是一大打擊。
「我是指年齡而言。如果我還是你這個年紀,也有許多事想做……我希望你做出我做不到的事情。」
「你想要多少錢?」徐福問道。
字數較多的書甚至需要用車搬運,一般書籍也需以背負的方式搬動,「從懷裡取出」是絕無僅有之事。
黃石老人一定告訴過他有關張良之事。雖然如此,這樣的態度不也是夠坦蕩的嗎?
「雖然你到現在才有所反省,但總比遲遲不悟好。」
張良和老者並靠一起,伸腳坐下來。
前年,始皇帝曾經下令將博士官收藏以外的所有儒家詩書和諸子百家之書全部焚燬。至於與方術有關之書籍及醫藥、卜筮、農業等方面的書,則准許人民持有。給予特別優遇,卻敢潛逃,豈非有違皇恩!?
「那就請給我三百兩吧!」張良說。
「實在對不起。」
當時的書籍一般以竹簡或木簡編綴而成,所以體積應該極為龐大。
「謝謝您。」
和_圖_書實際上,始皇帝在眾多兒子當中,最賞識長子扶蘇。他有意讓這個兒子繼承帝國。放逐扶蘇到北方邊境,為的是要他在蒙恬將軍的指導之下,有所磨煉。
徐福渡來熊野之說,也不該予以全然否定。
「對所有在國都咸陽的儒生進行調查!」
「對,我也正在為這件事情擔憂。咱們乾脆逃走吧!」
「此話從何說起?這不像是給錢的人說的話呀!」
這個傳說乃江戶時代學者依據中國史書編成——有人如此認為。
五天後,過了子午時刻,張良就來到約定地方。東方既白之後就是凌晨時分,夜裡出發應該不會來不及才對。
「是的,遵命。」
這就是所謂的「坑儒」。
《太公兵書》也是一部秘笈,因此寫在絹上,能放在懷裡。
袛憑貪婪之心,就能對古今無雙的英傑行騙成功嗎?——實際上,徐福也是懷抱理想,為了實踐抱負,不惜以性命作為賭注的人。
御史奉命著手調查學者。所有學者不是互相推諉,就是彼此中傷。
「你還沒有開竅嗎?以為殺死一個人就能改變天下,這是天大的錯誤,你還沒有領悟嗎?你必須做的事情是撼動局面,使天下變色,進而使那人滅亡。這才是正當程序,而你卻本末倒置……」
長生不老仙藥——始皇帝愈來愈渴望得到它!
始皇帝氣急敗壞地下令。
「天下之大,難以言喻……嘿,你不要老跪著,和我一樣伸腳坐下來吧!」
「多少都可以,當然是多多益善。」張良回答。
再度會晤這位老人,一定會有所獲益——對,我就來請https://www.hetubook.com.com教他吧!
徐福卻以始皇帝作為下手對象——就此點而言,他是有志氣的人。
(那位老先生一定是賢人!)
和歌山縣的新宮市和熊野市各有徐福之墓,據傳,載滿童男、童女的徐福船隊到達的地點是熊野灘沿岸。
沒想到老人家比他先到。對方一看到張良便大聲罵道:
經過三年,卻毫無結果。
張良趕緊站起來恭送老者。
「我是前來請教高明的。」
「可是,您不是要到東海去嗎?……那才是我做不到的事情哩!」
張良又跪下來。
同年,始皇帝也叫韓終、侯公、石生等人尋覓仙人。
老者好像心情不錯的樣子。
「免禮,免禮。讓我坐下再說吧!」
橋邊果然半個人影都沒有。
「這袛有靠自己摸索了。我能做到的袛是給你一本有關成為王者之師的書,供你研讀。」
聽到兩人潛逃消息時,始皇帝勃然大怒。
連始皇帝都不怕的人,還怕誰呢!?
始皇帝有時候會有這種感覺。
「你說要請教高明,這表示對自己的錯誤有所反省囉?」
一九七三年,錄有《戰國策》等作品的帛書,從長沙前漢古墓出土。在當時,除非秘笈或密圖(如荊軻企圖行刺秦王時,隱藏徐夫人匕首之督亢地圖)等物,否則以絹布作為寫東西的材料是非常奢侈的。
張良如此深信。窺破自己襲擊始皇帝之事,光就這一點來說,他已非尋常人物。
張良誠直地說出自己的感想。
「哈!哈!哈!……天曉得我是不是做得到。一直往東方海上行駛,會到一個島倒是真的,可是,誰知道那是否是真正的仙人之島?」
史書袛記載羨門高https://m.hetubook.com.com為「古之仙人」,其餘則不詳。「羨門」二字為複姓,一說其名為「子高」。
之所以渴望求得仙人,目的在於獲得仙人所持有的仙藥,或知道煉製方法。
「這種說法,我不欣賞。我每次向始皇帝開口要錢,也都會說出明確數目啊!比方說,黃金二百兩啦、三百兩啦……」
「嘿,你已經來了!?這樣才對,很好,很好。」
張良思考片刻後,說:
給了三百五十兩黃金後,徐福以羨慕的口吻說。
(天下好像在動盪……)
「凌晨時分」這種說法實在含糊。
「我的事情辦完了。」
以祈禱為專業的人,得拒絕前來尋求診治的病患;以占卦為專業的人,同樣不得從事祈禱工作。
「你會這樣盡禮數道歉,還算不錯。好,五天後的凌晨時分,你再來吧!」老者說。
「好,我給你三百五十兩。」
「尋覓仙藥無結果——皇上知道這件事情時,我們一定會被砍頭。看樣子,我們再也無法敷衍下去。與其白白被殺,不如逃走,如何?」
張良畢恭畢敬地接受了。
一般的騙子絕不敢以始皇帝這等可怕的人物為對象,而以土包子、暴發戶下手為多,因為這樣比較安全。
張良當場跪下來低頭道歉。
「財力我是沒有,能否請教如何培養吸引別人的魅力以及使用人才的方法?」「這袛有靠自己摸索了。我能做到的袛是給你一本有關成為王者之師的書,供你研讀。」
老者邊點頭邊說著話。
徐福毫無遮攔地對初次見面的張良這樣說。他並未刻意壓低聲音,也未窺望四周。
徐福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老者望著自己伸長的腳尖說:
始皇帝將他們一律處以「坑」(活埋)刑。
「承蒙指點,在下對過去所為實有和圖書徒然之感……」
「財力我是沒有,能否請教如何培養吸引別人的魅力以及使用人才的方法?」
全國方士紛紛表示不滿。盧生於是對同業朋友侯生說:
——這麼一來,方士不都要丟飯碗嗎?
《史記》袛以「出一書」之語敘述這個情節。
不管怎樣,徐福並非泛泛之輩。以尋找仙人、仙藥為藉口,敢對剪滅六國統一天下的始皇帝騙取無數財物,這絕不是凡庸之人做得到的。
長子扶蘇進諫,也被放逐至留守北方的蒙恬將軍麾下。
他對這位老者絕無疑心。套他說出謀刺始皇帝這件事情,然後抓起來交給官方——對方絕不像是會幹這等無義之事的人。
不簡單的人——世人如此評論徐福。
侯生表示贊同,兩人遂相偕逃亡。
「你剛才說沒有財力,無從施展,我想這一點應該有辦法克服……你到琅邪見徐福吧。他手中有無數錢財,都是由始皇帝處取得的。有必要時,就動用這個錢吧……見他時可以說出我的名字,說是黃石老人叫你找他的。我會事先告訴他。」
學者們互相攻訐,這個情形兩千多年前和現在並沒什麼兩樣。彼此互揭瘡疤的結果,因牴觸法律而被檢舉的學者竟達四百六十餘人之多。
「反省……!?」
「我剛才說,天下之大,難以言喻,對不對?……為了使這廣大的天下動盪,第一件事情是召集人才。孟嘗君和平原君都以擁有三千食客為榮,但這要有力量才做得到啊!這個力量指的是吸引人的魅力和財力……不過,招募一大批人而不會用人,也無濟於事。可惜的是,戰國四公子都不知道如何用人。」
老者說著,將一隻手伸到懷裡。
徐福的笑聲非常爽朗。
張良聽從老者的話,於五天後的清晨,來到下邳橋邊。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