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講 如何研究學術史

尤其是中國學術傳統主要在學為人。學為人,盡人事。中國人講人事又有三大目標,即春秋時晉叔孫豹所提出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此又非如西方人所謂之靈魂不朽,乃是在社會人群中,對人生德業、言行貢獻上之不朽。此種不朽,從某一方面說,https://m.hetubook.com•com只大偉人始有。但從另一方面說,亦是人人皆能。最高的是心性修養為立德,其次治平實踐為立功,又次為立言。只要是一有德人,便可說對人群有貢獻。如做一孝子順孫,賢妻良母,已是對其家庭有和圖書貢獻。孔子所謂「孝乎惟孝,友於兄弟,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即是此意。只要是一有德人,便即有言。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孔子此言,只是報導其一己修養所得而已。故立功與立言,仍皆以立德為本源。中國文學界,通常認為李和-圖-書太白詩不如杜子美,柳河東文不如韓昌黎。李、柳之所以稍遜於韓、杜者,主要差別不在其詩文上,乃在自其詩文所反映出其作者所內蘊之德性上。此三不朽,各時代人對之亦各有所偏。如漢、唐人重立功勝過於立言,宋、明人重立言勝過於立功。要之,則皆須自hetubook.com.com德性出發,此乃中國學術傳統最精微之特點,我們必須認取。
故欲研究中國學術史,首須注重其心性修養與人群實踐。換言之,須從學者本身之實際人生來了解其學術。若漫失了學者其人,即無法深入了悟到其人之學術。故研究中國學術史,必特別注意各學者之人格,即和*圖*書學者其人之本身。此又與研究西方學術不同。在西方,一思想家,如盧騷、叔本華、尼采等,其人其學,可以分而為二,我們只注重其思想其哲學體系即可,其人不占重要。但如研究中國學術史,而忽略於此學者之本身,只注重其思想,不兼求其人格,即無法把握到其學術之主要精神所在。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