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情報戰競賽
第一節 情報、通信情報機構

  出仕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海軍情報處的遠東科長是麥克勒姆中校,參謀是克裡默、瓦茨兩位少校及海軍陸戰隊少校布思。他們都以語言學軍官的身份駐過日本。麥克勒姆的幼年時代是在我國度過的,他的日語達到了登堂入室的程度。此外,遠東科的文書當中也有日本私立大學的畢業生。記得我們曾打電話向遠東科詢問:
「麥克勒姆中校在嗎?」
「採取導致對日戰爭的措施,是十分荒唐的。美國海軍的軍備實況,並非對日作戰的態勢。日本一夜之間便可攻佔菲律賓,而美國大概需要兩年時間才能奪回來。如果國務院宣佈對日進行經濟抵制,那麼同日本的戰爭將是不可避免的。」
另一方面,開戰以來,包括偵收員在內的通信情報機構人員猛增,特別是受命充當研究調查員的大學或專門學校畢業的預備役軍官,競達數百名之多。這些人除被派到軍令部特務班外,還被派到艦隊司令部、航空基地和其他作戰必需的地點,作為地方通信情報機構人員積極地開展了工作。此外,隨著戰爭的發展,通信情報作為中央判斷情況的資料日益受到重視。所以,特務班改編為作戰通信情報、外交通信情報以及專職密碼研究班,以作戰情報作為工作重點。
明治時代
二、關於各國交通、運輸及通信的調查;
姓名:竹下勇
海軍的通信情報
弗里德曼一九一二年畢業於美國科內爾大學,專攻遺傳學,一畢業就受聘於費比恩陸軍上校的「河岸」研究所,在那裡研究密碼。費比思對密碼著了迷,是一位傳奇式的密碼分析愛好者。
軍銜:中佐
軍銜:大佐
九.一八 柳條溝事件
任命日期:一八八〇年一月三十日
  輪機中監(輪機中佐)和大輪機士(輪機大尉)五
部長傳令使(大尉一)
五、普勒西迪歐(MS二)(舊金山地區)
第六課(主管中國及滿洲國)
三、通信情報需要的各種研究;

七、謝夫特堡(MS五)(瓦胡島)
九月,日美關係更加緊張,於是,以囑托名義大量錄用了大專畢業生充當通信情報人員並給以特別訓練。這些人後來作為第一期預備役軍官,都成了特務班的骨幹力量。
  一、南北「美洲」軍事及國情概要調查
  丙課員中佐
派駐國:德國
一.二.一 情報機構
四、邱辟特(佛羅里達州)
一、密碼編製(編製陸軍本身的部分密碼);
  丁部員(兼職)
  一、蘇聯及部分歐洲國家的軍事及國情概要調查
一九一一年,根據通令,把海軍情報處的長官名稱正式改為海軍情報處長,直到現在。
任見日期:一九一二年三月一日~一九一五年三月十八日
九.二六 美國建議日本停止使用武力
編纂課
  丙課員(缺員)
  甲出仕(缺員)
  中途島一處
最後軍銜:少將
一八八八年五月十二日,下達廢除參謀本部條令,改成參軍官制。參軍下設陸海軍參謀本部,分別由一名陸軍將官和一名海軍將官任本部長。這樣,雖然設立了海軍參謀本部,但「情報」卻降格了,僅成為第一局主管的業務項目之一。
這位熱心的人名叫W.F.弗里德曼。他在帝俄時代誕生於比薩拉比亞,一八九一年兩歲時隨父母遷居美國。
五、各國重要外交關係及國內形勢梗概的調查;
  丁部員(兼職)
最後軍銜:大將
在此之前,薩福德於一九二四年夏,向當時的美國海軍通信處長麥克林上校提出了以下兩點意見:
任見日期:一九三四年六月一日~一九三六年十二月一日
第一批經費製成了四部密碼機。海軍把一部放在密碼分析處,陸軍則在通信處長艾金上校(從一九三九年八月以來,他是通信情報處處長)辦公室隔壁特別間隔出一間屋子,安裝了密碼機。到大戰爆發時,製成了八部密碼機,充分發揮了「外交雷達」的威力。
二、給調查室增加破譯密碼的任務。
一九四〇年十一月,在墨西哥設立了由一名軍官和四名偵收員組成的對美工作組,主要負責偵察大西洋的美國艦隊動態。
三、工作人員的通信情報經驗,平均為四、五年。
四、關於東太平洋各國交通事項;

  乙出仕中佐
美國就是這樣對日本採取了前所未有的強硬態度。這種態度由於國務卿史汀生發表「對滿洲新事態採取不承認政策」的聲明達到了頂點。
  丙課員少佐
三、一九四一年二月一日以後,實行二十四小時輪班制。
一九一四年七月,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時,美國海軍情報處的定員只有軍官八名、文官十名。
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發生了柳條溝事件(滿洲事變的開端),由此引起日美關係驟然惡化。下述情況足見一斑。
最後軍銜:中將
任見日期:一九四〇年九月十日~一九四二年八月二十六日
海軍部的組織如下(其第三局負責情報工作):
第一任駐美海軍武官齋藤實,後來歷任海軍大臣、朝鮮總督、總理大臣、內大臣等職。他在距今三十五年前發生的「二.二六事件」中,在一九三六年二月二十六日大雪紛飛的早晨,被青年軍官用槍擊斃。野村吉三郎,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出任駐美大使,為完成解決日美危機這一歷史使命挺身而出,但壯志未酬,成了「永訣大使」。永野修身,日美開戰時任軍令部總長,戰後作為「戰犯」被拘禁在巢鴨監獄,最後病死在獄中。至於山本五十六,我想這裡暫不詳述。他在一九四三年四月十八日,太平洋戰爭達到高潮時,以聯合艦隊司令長官的身份於南海上空殉職。
八、戰史研究及編纂。
任見日期:一九〇五年十月十一日~一九〇九年六月二十五日
海軍情報處分國內處和國外處。前者相當於陸軍的反諜報部隊,是對付危及美國、特別是海軍安全的外國人或美國人的間諜行為及破壞活動的。該處在美國的主要城市及檀香山設有分處。國外處分為幾個科,遠東科是其中之一。
三、關於各國沿岸、島嶼防務的調查;
第二局出師準備計劃海防計劃海上運輸
  課員中佐或少佐二
  三、美國及其屬地的軍用資料、軍用圖的整理。
最後軍銜:中將
最後軍銜:大將
    秘書二(總務) 由軍令部和海軍省派遣
  甲部員大佐
藤井回國三年半之後,一九四〇年五月,當時的美國總統羅斯福下令美國太平洋艦隊常駐夏威夷,以恫嚇日本,使之不敢利用歐洲戰場對德有利的形勢而南進。又過了四個月,九月二十七日,由於我國同德、意兩國締結三國條約,加入軸心國一方,日美關係便發生了新的轉折。
  一、各國航空情報的一部分。
一九二三年一月七日,亞德利獲得了陸軍部授予的勳章。授勳證書中說是因為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功績卓著」,實際上是由於他在華盛頓會議期間破譯了日本的密碼電報。但是,亞德利的黃金時代從此就一去不復返了。當時,華盛頓就有一種議論說:「破譯密碼的『黑屋』現已不是美國外交必不可少的工具了。」
根據一八九〇年十月二十日修訂的海軍參謀部條令,公使館軍官歸海軍參謀部管轄。

一九三四年二月,中澤回國。接替他的藤井茂少佐,又按最初的計劃,以西雅圖為據點,負責美國西北海岸,阿拉斯加以及阿留申群島。
  駐外工作人員(重點是美艦船建造方面)
  甲課員大佐
一九一八年,海軍情報處部分人員曾想按亞德利方式進行密碼破譯工作,但根據上司的命令放棄了密碼工作,最後連研究密寫墨水的工作也移交給陸軍情報處第八科了。
三、關於東太平洋海陸軍狀況及行動事項;
一八九〇年三月七日,廢除參軍官制,陸海軍分開,成立參謀本部和海軍參謀部。海軍參謀部隸屬於海軍大臣之下,其編制如下:
  關島(小規模的偵收站及方位測定所)
姓名:竹內重利
由於日美關係的緊張程度驟然加劇,我海軍就要密切關注美國艦隊在太平洋的動向,迫切需要確切瞭解這方面的情況。其具體措施之一,就是一九三二年六月指示海軍武官下村正助大佐,把當時駐美國東海岸專門進修語言、研究美國問題的工作人員中澤佑少佐和鳥居卓哉少佐派往美國太平洋艦隊根據地——美國西海岸。日本海軍在美國西海岸配置海軍軍官,重點搜集美國艦隊情報,這還是第一次。
同年十二月,軍令部第十一課脫離第四部,成為軍令部總長的直https://www.hetubook.com.com屬機構,改稱「軍令部特務班」。該機構的任務是:根據作戰及情報要求,制訂通信情報計劃,指導並監督計劃的實施,綜合發表通信情報,實施通報,培養人員,通信訓練,搜集、編纂和發行通信情報資料。
  出仕兼課員指揮佐官或尉官一

軍銜:中佐
  課長大佐
  二、對有關國家作戰必需的情報宣傳計劃
軍銜:大佐
  出仕軍官一
結果,頗為詳細地偵察到了演習的構成,部隊的編制和演習的過程等情況。
  甲出仕一
姓名:早崎源吾
三、大和田偵收站的對美通信情報組,將作業的主力轉向夏威夷海域的美國艦隊。
最後軍銜:大將

  課長大佐
一九四一年五月十五日組成的第一聯合通信部隊司令官,最初在東京通信隊坐鎮指揮,由於戰局的發展,一九四二年九月十九日移至特魯克,後又遷到臘包爾。一九四三年八月,由於預料到敵人可能對西南方面反攻,又組建了第三聯合通信部隊,隸屬於西南方面艦隊,以便統一領導西南地區的通信隊。

一.二 美國

戰火日益熾烈;通信情報工作的及時性、與偵收工作的密切配合和聯繫越來越必要,所以一九四四年十月,特務班的作戰通信情報班全部轉到大和田通信隊,以期迅速傳遞情報。
二、漢科克堡(新澤西州)
直屬部員中佐或少佐一
八.八 美國國務卿重新強調不承認政策
一九一六年十二月一日,各班的課統一按順序號稱呼,即第一班(第一,第二課)、第二班(第三、第四課)、第三班(第五,第六課)。第五課主管情報,第六課主管編纂軍用圖志和各種軍事統計,調整軍事通報,編寫戰史。
任見日期:一八九九年十二月十五日~一九〇三年五月四日
  乙部員中佐
任見日期:一八九三年八月二日~一八九六年十二月十一日
  課長大佐
第五課
由於這一修改,第三班定員有如下變動:
例如,華盛頓單位的班底,一九四一年秋為七百人,到大戰結束時猛增到六千人。珍珠港單位改稱為太平洋艦隊無線電單位,人員超過一千名。科里吉多堡山洞中的費比恩中校所領導的單位,於一九四二年二月撤到澳大利亞,以墨爾本為基地,作為麥克阿瑟將軍的西南太平洋部隊所屬的美國第七艦隊的無線電情報單位,積極開展工作。
  參謀中佐或少佐八
但是,等到希特勒勢力抬頭、歐洲風雲日漸告急的一九三八年六月(慕尼黑會議三個月以前),美國海軍情報處的班底增到約六十名軍官、近百名下士官、士兵和文職人員。
一九三九年秋,對美通信情報工作進入了准戰時狀態。例如,從美方通信中偵察到美國艦隊將在夏威夷海域進行大規模演習,就以近似實戰的態勢,進行了通信情報作業訓練,其內容為:
一八九九年的美海軍情報部,定員總共十五名(其中軍官七名)。可見當時日美海軍情報部的班底都是極為薄弱的。
五、各國主要外交關係及國內形勢概要的調查;
弗里德曼和六名助手一起投入了這項工作。他從一九二九年任通信情報處處長起,到一九五〇年退休為止,作為美國陸軍密碼的核心人物與美國海軍的薩福德上校恰好結成一對兒,互相合作,全力破譯日本密碼,並仿造密碼機器。

麥克林採納了薩福德的意見。一九二四年八月,在關島設立了第一個偵收日本海軍無線通信的偵收站,授權薩福德用少數密碼破譯人員破譯日本海軍其他密碼。這樣,美國的海軍便有了自己的「黑屋」。
一、美國海軍情報處應設立偵收日本海軍電報的無線電信所,以便利用「紅密」——已竊取的日本海軍密碼。
第五課
最後軍銜:少將

  戊部員(兼職)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兩年後,海軍對密碼工作逐漸熱心起來了。但因為這種關心不是來自上級和通信工作人員,所以通信情報機構還是非常薄弱。
美國拚命要使日本在珍珠港的戰術勝利轉化為戰略上的失敗,這在通信情報機構的擴充上也是一清二楚的。它不僅增加了人員,還大量利用了國際商業機器公司的計算機。
  出仕軍官一
當時,密碼科正在研製各種密碼機,而且設計了未來密碼機的藍圖。由於薩福德從事這項研究,美國海軍不久就研製出「世界上最優秀的密碼組合方式」。
第二年,一八九九年,國會通過設立海軍情報處的決議。當時,定員為軍官七名、事務官五名、翻譯官一名、助理繪圖員一名、工作員一名。
任見日期:一九三〇年十一月一日~一九三三年二月二十三日
三、據費比恩中校一九四五年五月十七日在赫維茨證詞聽取會上所作的證詞,科里吉多單位曾努力破譯當時日本海軍通信最常用的「JN-二十五」密碼,但尚未成功。因此,不得不完全依靠通信呼號分析來瞭解日本艦隊的位置和動態。有七名軍官、十九名士兵、二十六部收報機擔當這項工作。工作人員的經驗平均為二至三年。
第三課情報
總部(華盛頓) 薩福德上校
  科里吉多
當時,亞德利的「黑屋」還多少有點活動。但是,一九三〇年一月,當史汀生得知國務院設有密碼破譯部門時,便命令立即停止對「黑屋」的撥款,因為它違背他所奉行的「欲使別人相信自己,首先要相信別人」這一外交基本原則。
  乙課員(缺員)
十月,在高雄通信隊設立了強有力的對美工作組以便應付開戰。另一方面,為配合艦隊和內線部隊作戰,開戰前在太平洋方面,建立了以東京為中樞測定機構的方位測定所。這些測定所的地點是:
    輪機少佐一
姓名:阪野常善

一.一 日本海軍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國會通過決議,發給薩福德十萬美元,作為對這一發明的酬金。據說這是因為按照美國海軍保密規則的規定,他再不能把這一發明公佈於商業界。
  乙部員少佐
破開了「紫密」的威廉.F.弗里德曼,由於他為國家建立了破譯日本外交電報這一豐功偉績而獲得了三次獎賞。第一次是榮獲「文職人員特別勳章」,這是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最高獎賞,是在戰爭後期的一九四四年頒發給他的,當時沒有公佈立了什麼功勞。戰後又榮獲了杜魯門總統授予的「最高勳章」和中央情報局長艾倫.杜勒斯授予的「國家保安勳章」。一個文職人員榮獲這三種獎賞,除他而外還沒有第二個人。而且,一九五六年美國國會批准授予弗里德曼以十萬美元的最高獎金以表彰他的功績。
  一、情報計劃
  乙課員(缺員)
  出仕指揮佐官或尉官一
一、關於各國戰術及國防事項;
第一聯合通信部隊就這樣由東京通信隊和大和田通信隊組成,後來又加上高雄(台灣)及南洋北部各通信隊,同時還有鎮守府及警備府的通信隊,分別承擔通信工作任務。
四、密寫墨水研究;
  一、情報計劃;
  荷蘭港(阿留申群島) 一處
九、誇裡海茨(巴拿馬運河區)
一九二二年,第三班定員增加如下:
二、對其他通信情報單位的人員進行必要的培訓(華盛頓單位的人員經驗最豐富,其中部分人員擁有十年以上經驗);
一.二.二 通信情報機構


美國首次出現平時的陸海軍情報機構,是十九世紀八十年代初期。
一九四五年七月十五日
姓名:宮岡直記

副官部
亞德利辦事處
軍銜:大尉
大和田偵收站的偵收員,最初是錄用電信預備役下士官作為囑托。
軍銜:大佐
  甲課員中佐
二、通信;
歐洲各國的通信情報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為轉機,取得了顯著進展。但是在我國,勉強可以稱作通信情報的東西,是在一九三一年九月滿洲事變以後才形成的。但是,此後發展也並不順利。

大正時代
  二、對有關國家作戰必需的情報宣傳計劃
  課長大佐或中佐一
海軍的機構,是一八八二年三月二十三日,根據第二九二號通令,為「搜集並記錄平時及戰時對海軍有用的資料」,在航海局(相當於日本海軍軍務局)內設立了情報科,門森上尉被任命為第一任科長。
  編修一
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和平剛一恢復,陸軍情報處的預算便大幅度削減,機構幾乎解體。因此,M-八也就銷聲匿跡了。
姓名:橫山一郎
任命日期:一八八〇年十二月一日
  丁課員(缺員)
一八八六年三月二十二日,新設參謀本部海軍部,同時撤銷軍事部。以前軍事部負責的業務移交給參謀本部海軍部。
軍銜:大佐
  一、美國航空事項的調查;
第八課
  課長少將
四、薩姆林斯敦堡(德克薩斯州)
  一、該主管國之宣傳謀略的實施;
姓名:小林謙五
軍銜:少將
一九一九年七月,根據國務院遠東司司長麥克默里的要求,https://m.hetubook•com.com亞德利參加了破譯日本密碼的工作。半年以後,一九二〇年一月十二日,亞德科向華盛頓提交了第一份破譯出來的日本外交密碼電報。這只是一個樣本,有不少模糊不清和誤譯之處,後來經過研究,在一九二〇年下半年,完全破譯清楚了。
  丙課員中佐

  冬港(主偵收站)
  課長大佐
  鄰國的軍事體制及其它情報;
部長(將官)
  已課員(缺員)
軍銜:大尉
最後軍銜:中將

七、作戰必需的對內情報計劃;
第五課
  丙部員(缺員)
三、關於各國沿岸、島嶼防務的調查;
四、關於各國海軍情報的調查;
  第五課 參謀大佐或中佐一
姓名:永野修身
任見日期:一九三二年十一月十五日~一九三四年九月二十七日
第五課
二、艦隊的訓練情況;
  乙課員中佐

  課員中佐或少佐二

第二課海岸防禦
  課員少佐一大尉三
XVKUZEOFDA——
駐美海軍武官如下表,武官助理(一名)是一九一七年十一月配備的。當時,我海軍的宿願——「八八艦隊」的前身「八六艦隊」案(以戰列艦八艘、巡洋艦六艘為基幹的兵力)在議會獲得通過,美國站在同盟國一方對德宣戰已七個月。後來,從簽訂華盛頓海軍裁軍條約的一九二三年春起,武官助理增至兩名。
六、與東太平洋有關的外交事項;
  課長大佐
  第一課出師準備
這樣,兩名駐美國西海岸工作人員——洛杉礬的立花和西雅圖的岡田,便在目擊日美關係日益緊張的情況下挺身而出,搜集美國軍事情報。不過,我在後面還會詳細敘述,我們上了美國海軍的圈套,戰爭爆發那年(一九四一年)七月,兩名駐外工作人員不得不離開美國。這意味著我國海軍的「千里眼」從此被挖掉。這雙眼睛從一九三三年以來配備在美國西海岸,向日本海軍提供的情報卓有成效,卻使美國海軍大傷腦筋。
一八八四年二月八日,日本撤銷了海軍省軍務局,設立了軍事部。該部除負責以前軍務局掌管的業務外,還主持有關艦隊編制、出師準備(第二課)、海防(第三課)、諜報(第五課)等項工作。這裡所說的「諜報」,就是今天的「情報」。
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當時,美國陸軍的密碼工作分散於陸軍情報處、陸軍部副官處及通信處,但三個地方都只不過多少搞一點而已。隨著戰局的進展,密碼工作又分到華盛頓和歐洲派遣軍。在法國,歐洲派遣軍司令珀欣將軍的通信處長拉塞爾准將把密碼工作視為次要工作,於是華盛頓就把密碼工作接管過來,聘請亞德利當主任。
第六課

軍銜:大佐
  課員少佐一大尉三
姓名:平賀德太郎
    特別秘書二(通信情報) 由軍令部派遣
    出仕指揮佐官或尉官二

薩福德一九二五年花了整整一年的時間,奠定了有組織地分析日本海軍密碼體系的基礎。同年十月,約瑟夫.羅徹福特上尉調到密碼科任職。他在美國海軍中是一位僅次於薩福德的密碼先驅,也是一九四二年中途島海戰中使處於劣勢的美國艦隊戰勝優勢的日本艦隊、贏得「令人難以置信的勝利」的無名英雄。
戰爭爆發那年(一九四一年)春,我海軍駐外軍官共達六十九名。
華盛頓單位
這三個通信情報單位與華盛頓總部之間保持著密切的聯繫,例如:不斷地進行無線電聯絡,每週航寄詳細報告等。
  二、對有關國家作戰必需的情報宣傳計劃
在一九〇四年七月下旬的日俄戰爭中,我海軍使用了無線電通信,自此,我海軍的通信情報開始了。當時,俄國的海參崴艦隊有幾艘軍艦曾竄到東海活動,對日本進行威脅。

  一、中國及滿洲國的軍事及國情概要調查
  切耳特納姆(主偵收站)
  調查鄰國航線及沿岸地理政志。
戰爭期間陸軍通信情報機構的擴充,比海軍更為顯著,人員實際上增加了近三十倍。也就是說大戰爆發時,包括四十四名軍官在內的三百三十一人在華盛頓工作,一百五十人在部隊工作。截至一九四五年六月一日為止,人員最多時有軍官七百九十六人,下士官、士兵及婦女部隊共四千四百二士八人,文職人員五千一百六十五人,合計一萬六百零九人(此數字尚不包括海外派遣部隊的密碼人員在內)。
二、關於各國交通、運輸及通信的調查;
如前所述,一九三〇年國務卿史汀生撤消「黑屋」的決定,給其他部尤其是海軍部以極大的,近乎一次經濟危機的影響。當時的海軍情報處長鮑德里奇上校曾想停止海軍的密碼破譯工作。但是,在這種情況下,陸軍卻獨自努力著手破譯密碼。原來,這是由一位熱中於密碼的人帶頭搞起來的。
於是,中澤少佐撤離西雅圖,進了舊金山附近的斯坦福大學,以聖馬特歐(在舊金山郊外)為據點,負責搜集美國西海岸美國艦隊動態等特定情報。
  丙出仕一
二、關於各國海軍力量的調查及艦船艇事項;

第三局 情報翻譯編纂

任見日期:一九二〇年十二月一日~一九二四年二月七日

第七課
在通信實施方面,為了發揮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及大本營對通信的綜合領導作用,同時為了進一步加強通信工作能力,五月十五日成立第一聯合通信部隊,由軍令部特務班長兼任第一任司令官。
  課長大佐
第七課
姓名:貴鳴才藏
一九二三年春,海軍通信處的密碼信號科創設了一個「調查室」,由頭髮呈淺褐色、有些駝背的L.F.薩福德海軍上尉任主任。該室的任務是:隨著密碼的發展,研究改善美國海軍通信保密的方法,監視外國海軍無線電通信,準備破譯其密碼。
上述情況表明,日華事變以來我國所處的國際形勢,特別是對美關係日益緊張,一九四〇年十一月五日,為預防萬一,決定整頓軍備。第二年,一九四一年正式準備對美開戰。但是,只有軍令部第三部(情報部)一切照舊,保持著日華事變時的薄弱狀況。
  乙課員(缺員)
陸軍的機構,是在軍務局長之下設立情報科。
在此之前,陸軍在一八七一年七月設立了陸軍參謀局,一八七八年該局改為參謀本部。一八八六年七月十八日,參謀本部開始負責陸海軍的軍事計劃工作,而且統轄鎮守府和艦隊的參謀部。參謀本部部長由皇族擔任,下設次長兩名,分別委派一名陸軍將官和一名海軍將官擔任,把參謀本部分為陸軍部和海軍部。

任見日期:一八八四年九月十九日~一八八八年十月二十六日
任見日期:一九三九年一月二十五日~一九四〇年十二月九日
  丙課員中佐
  己課員(缺員)
第二課
美國海軍情報機構,在戰爭期間得到迅速的擴充和加強。據說華盛頓的情報處一九四五年七月的班底是:軍官五百四十三名,下士官和士兵六百七十五名,文職人員三百三十名,共計一千五百四十八名。整個美國海軍的情報工作人員在戰爭期間最多時約達四千五百名。
  科里吉多單位費比恩中校
  乙出仕一
姓名:黑岡帶刀
  出仕指揮佐官或尉官一
一九四一年
任見日期:一九二七年十一月十五日~一九三一年二月十四日
  甲課員大佐
  一、對外目的宣傳謀略;
一八六七年,美國最初在國務院設立密碼室。一九一〇年,國務院總人數為一百三十五人,密碼人員就佔二十九人。下面將詳細敘述破譯密碼的「奇才」赫伯特.O.亞德利,他是一九一三年開始在國務院密碼室工作的。
派駐國:法國
一九三八年末,得知日本已經使用「九七式印字機」。這一密碼機,薩福德竭力想破譯這種密碼,提議與陸軍合作共同進行研究。這一建議得到了上司的許可和陸軍方面的贊同。
  參謀大佐或中佐一
六、關於駐在東太平洋的外國艦船活動的調查;
後來,隨著海軍兵力的增長,有關軍令的事項也漸漸增多,因此有必要成立獨立的軍令機構。於是,一八九三年五月二十日,海軍參謀部獨立,改為海軍軍令部,設立了既不隸屬於參謀本部也不隸屬於海軍大臣的軍令機構。但是,情報工作卻再次降格,成了第二局的主管事項之一。而且,當時公使館軍官,僅有八名佐官或尉官。
  第三班編修書記六www.hetubook.com.com
  課長大佐
任見日期:一九三六年八月十八日~一九三九年五月十二日
  珍珠港單位羅徹福特中校
一.一.二 駐美情報機構
  三、防諜及反宣傳有關事頃。
五、通信情報資料的獲取。
七、關於公使館軍官報告和各種情報事項及其分類保管;

於是,亞德利的工作就此告終。
軍銜:大佐
十一.一九 美國國務卿史汀生照會日本,指出日本佔領齊齊哈爾違反非戰條約和九國條約
由於作戰部隊的增加,作戰海域的擴大,加強通信保護及利用敵方通信的需要,因此必須迅速提高陸上通信機構的機能。但是,鎮守府或警備府的陸上通信機構,班底一般都較薄弱,技術力量也不足,對聯合艦隊作戰通信缺乏積極的合作。因此,強調了統一運用通信機構的必要性。
  第一課歐美情報
科里吉多單位
四、美國西海岸艦船建造、改裝及其進展情況。
一、通信情報實施計劃;
軍銜:少佐
  三、情報綜合
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兩年零十個月之後,美國參戰一個月之後,一九一七年五月,希望在陸軍通信部隊當一名軍官的亞德利,離開國務院,加入陸軍當了中尉。高度評價亞德利才能的R.H.范德曼少校(後來被稱為美國陸軍的「情報之父」),決定在陸軍情報處設一個以亞德利中尉為科長的第八科「M-八」,從事密碼工作。
  出仕輪機中佐成少佐一
  甲部員大佐
珍珠港單位除瓦胡島的偵收站外,還有下列方位測定所:
  甲課員中佐
駐美國西海岸工作人員
在美國,除戰時外,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為止,國家情報工作幾乎等於零。戰時,由於戰爭的需要,設立了情報機構,一旦恢復和平,情報機構便縮小到極點,好不容易取得的知識和經驗,也就一風吹了。因此,危機一來,情報當局不得不從頭作起。陸海軍的情報工作也是如此。
  丙部員(缺員)


一八九四年至一八九五年的日清戰爭結束一年後,一八九六年三月十六日又修改了條令,成立了「情報課」(課長少佐、課員大尉四、編修一)。第二年,一八九七年四月,增加了兩名情報課課員,同年十一月三十日修改了海軍軍令部條令,從此,情報課升格為局。
  調查外國出版的圖書、雜誌等可供參考的資料;
最後軍銜:中將
姓名:下村正助
六、謝夫特堡(夏威夷)
陸軍情報處和海軍情報處都設有主要負責日本工作的「遠東科」。
最後軍銜:少將
最後軍銜:少將
第一局
亞德利主要關心的是第五股的密碼破譯。該股的任務是破譯外國密碼,這是美國政府機構中密碼破譯部門的雛形。
最後軍銜:大將
  邱辟特(方位測定及偵收)
一、班布里奇島(西雅圖附近)
  甲出仕軍醫少佐
八、麥金利堡(菲律賓)
任見日期:一九一四年十二月十八日~一九一八年十月十八日
姓名:小川貫璽
美國陸海軍情報機構的架子,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搭起來的。陸軍情報處、反諜報部隊和海軍情報處,戰後還存在著。它們雖然骨瘦如柴,但總算維持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例如,一九二〇年,海軍情報處的軍官僅有六名。一九三四年該處也只是一個僅有二十名文職人員小組的小戶頭,當時兩名軍官和一名文書,要管拉丁美洲二十個國家。
任命日期:一八八八年二月十四日
  乙課員少佐
直屬
  工作人員中佐或少佐二少佐或大尉四
軍銜:大佐

  丁課員中佐
我海軍為適應這種形勢,決定恢復一度中斷的駐西雅圖工作人員。九月下旬,岡田貞外茂少佐辦完普林斯頓大學入學手續、正待上學時,接到了前往西雅圖的命令。
最後軍銜:大將
一、監視美國艦隊,偵察其行動計劃,調查是否已實施臨戰準備;
  三、部分情報計劃(有關該主管國)。
任命日期:一八九〇年一月十六日
一九四四年八月二日
亞德利把M-八分為以下五個股:
軍銜:大佐
  B、助理(航空方面)
戰爭期間
三、冬港(緬因州)
OXPEFJLN——
八、外國圖書及報紙雜誌的翻譯;
九、軍用文件的編纂。
海軍參謀本部的組織如下:
武官處
珍珠港單位
任見日期:一九二五年十二月一日~一九二八年三月五日
一、關於各國軍事、主要是海軍和空軍的調查;
一八八九年,情報科曾直屬海軍部長,但一八九八年又重屬航海局。
  丙課員(缺員)
  二、情報事務有關事項的一部分。
當時,第三班分擔的任務和定員如下:
最後軍銜:少佐
  課長大佐
  第一課艦隊編制
一九二九年,胡佛總統的國務卿亨利.L.史汀生認為「君子不應拆閱他人書信」。
  二、對有關國家作戰必需的情報宣傳計劃

一.二八 上海事變
軍銜:大尉
  出仕指揮佐官或尉官一
  一、拉美各國軍事、國情調查和有關國家軍用資料、軍用圖的整理;
一九三二年
戰爭末期,通信情報人員的數量,包括軍令部特務班、大和田通信隊和地方通信情報機構,共有數千名軍官,預備役軍官和偵收員。
二、亞洲艦隊司令命令的事項。
最後軍銜:大尉
三、速記;
接著,向外國派了武官,即海軍軍官。一八八二年派駐英國(少校),一八八五年派駐法國和俄國(少校一人兼任),一八八八年派駐意大利和奧地利(上尉一人兼任)。在時間上和日本海軍派遣駐外武官大體相同。日本於一八八〇年派駐俄國和英國,一八八四年派駐美國,一八八八年派駐法國,一八八九年派駐意大利。但美國派遣弗朗西斯.N.巴伯中校來日本擔任首任海軍武官,則是一八九五年二月的事。
  指揮佐官或尉官三

然而,弗里德曼並沒有分享到這個勝利的歡樂。他因過度勞累而病倒,不得不住幾個月醫院去治神經衰弱症。
中澤少佐八月上旬來到西雅圖,辦好了華盛頓大學的入學手續,幹勁十足地工作以求完成任務。八月二十二日,他得知鳥居少佐因車禍不幸身亡的消息。事情的經過是:前一天,鳥居少佐和前往歐美出差的緒方真記中佐等人在洛杉磯「一富士」飯店共進晚餐,在返回郊外的聖彼得羅的旅館途中,遭到這一災難。
一.一.三 通信情報機構
海軍通信情報單位
  戊部員(兼職)
一九二九年初,在海軍軍令部第二班另設一個第四課分室,成立了一個人數極少的密碼破譯組。這便是我海軍通信情報組織的前身。偵收工作起初在海軍技術研究所的所在地平塚進行,以後利用了東京通信隊桔村偵收站。當時,第四課分室的工作人員有中佐一人、少佐一人、大尉二人、打字員三人,偵收的主要目標是美國和英國的軍事通信。
軍銜:少佐
太平洋戰爭爆發前,美國海軍通信情報單位(Radio Intelligence units)作了如下調整,其業務由通信保密科長薩福德上校領導。
一九一五年三月三日,根據法律成立了海軍作戰部,海軍情報處包括在該部之內。
這種密碼機是日本海軍為確保最高機密而於一九三七年研製成功的一種機密程度極高的機械。因為當時正是神武天皇即位的紀元二千五百九十七年,所以稱為「九七式」。它的體積比舊式安德伍德型打字機稍大些。
姓名:齋藤實

昭和時代
  一、情報計劃的一部分;
第三班長 少將一
  一、南北「美洲」軍事及國情概要調查
  乙課員(缺員)
  丁課員(缺員)
鋼條一般以二十五條為——組,所以密文大體上在第二十五字前後改變縱列。鋼條的排列和組合依電報不同而各異。
比如,ENEMY一列是所需的明碼,那麼,FZOVS.JPFZU.LQDRM等列,均可作它的密碼。
  丁課員少佐
最後軍銜:少將
    參謀中佐或少佐三
  甲課員中佐
  局長大佐
  丁出仕(兼職)https://www.hetubook.com.com
  甲課員中佐
五、關於東太平洋港灣調查及沿海兵要志事項;
最後軍銜:中將

姓名:谷口尚真
第八條、第三局負責詳細研究外國軍事體制、航線地理政志,調查外國情報。其具體分工如下:
  薩摩阿群島一處
姓名:野村吉三郎
最後軍銜:中將
本來,為了對美開戰,應該在開戰以前,至遲與開戰同時,就加強對美情報機構(第五課)。但實際上不僅沒有加強,反而保持著滿洲事變時的老樣子,連缺員也沒有補上,就以「比平時定員少一名」的狀態投入了戰爭而且整個戰爭期間始終沒有得到改善。
  瓦胡島三處


一、把前往美國西海岸裝運原油的特務艦「石廊號」的航線,選在接近演習海域的地方,向該艦特別派遣得力的通信隊,擔負偵收美國海軍中波通信的任務。
大臣傳令使(大尉一)
對方用非常清晰的日語回答說:
QOMVZRK——
軍銜:大佐

最後軍銜:大將
四、關於各國情報事項;
  課長大佐或中佐一
    少佐一
一九三三年十月一日,廢除了海軍軍令部條令,海軍軍令部改為「軍令部」,海軍軍令部長改稱「軍令部總長」。同時,原來的班均改為部。由於撤銷了第三班的第八課,軍令部編制為:第一部(第一、第二課)、第二部(第三、第四譚)、第三部(第五,第六,第七課)、第四部(第八、第九,第十課)。此外,第五課和第六課的出仕分別由原來的一名增加到四名。
戰爭開始那年,武官處的班底是,包括武官在內共九名,共組織機構是:
軍銜:大佐
最後軍銜:中將
  課長(甲課員兼)
各通信情報單位所分擔的任務如下:

最後軍銜:少將
大戰爆發時,陸軍的偵收站共有以下九處:
  課員中佐或少佐五
任見日期:一九〇二年十月一日~一九〇六年三月十四日

一九三二年上海事變時,我通信情報工作一舉建立了豐功偉績。這時,其重要性才被人認識,組織也加強了。下面讓我們追溯一下大體經過。
  審查派往鄰國軍官的報告;

  偵破外國密碼電報。
  各情報單位有偵收站和方位測定所作為其下屬機構。
派駐國:英國
其中在美國工作的有十八名(大使館武官一名、武官助理兩名、駐外工作人員及留學生七名,監督官八名),再加上短期派駐的監督官共達二十二名,如果把從日本派來充當這些軍官助手的秘書和技工都算上,共約三十名。
    參謀中佐或少佐七
軍銜:中尉
ASYURKLNZPQB——
這就是所謂「條形密碼」,是美國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和戰爭期間使用的「無限級數換字密碼」。其組成大體如下表所示。對於這種密碼,日本海軍的許多密碼專家以及數學專家曾經長年累月進行苦心研究,但直到戰爭結束,還沒有破譯出來。
後來,由於我國所處的國際形勢越來越複雜,日美兩國關係越來越緊張,第三部的機構又進行了調整。但這只不過是紙上演兵,實際上就連負責對美情報的第五課,不用說戰爭爆發時,就是戰爭過程中也一直缺員。
  從前上海曾有偵收站及方位測定所,後於一九四〇年十二月遷到科里吉多。
任命日期:一八八四年九月十九日


弗里德曼根據前面提及的一九三八年末美國陸海軍的協議,集中全力去搞還摸不著頭腦的密碼及密碼機,領導增加到十九人的部下,聚精會神地從事這一艱難的作業。
  課長大佐或中佐一

派駐國:意大利
  出仕軍官一
軍銜:大佐
任見日期:一八八八年六月七日~一八九〇年七月十六日
華盛頓單位
這種密碼是把字母不規則地排列起來寫在鋼條上,然後用不同的方式排列組合而成的。按圖示→那樣,左右移動鋼條,排出所需的明碼,該列以外的各列字母,均為密碼。
姓名:八田裕二郎
  第二課沿岸防禦
  A、助理(全面)
第六課課長大佐一
一九二一年一月,陸軍通信處長任命弗里德曼為密碼科主任。一九二九年春,弗里德曼說服了通信處長,把密碼方面的全部工作都集中到自己這裡。結果,創立了通信情報處。它的任務是偵收對方的無線電通信,通過方位測定查明發報源的位置,破譯偵收到的對方密碼以及探明使用密寫墨水的情況。
第八課

  一、美國軍事、國情調查和有關國家軍用資料及軍用圖的整理。
派駐國:美國
  課員少佐一大尉二
一、一九四〇年和一九四一年初期,以日本外交電報為重點對象,一九四一年十月和十一月,以日本海軍通信為重點對象,一九四一年十一月下半月,尤以破譯東京和柏林之間的外交電報為主。
三、艦隊成員的對日感情;
最後軍銜:大佐
第二局
一九三九年九月一日歐戰爆發,九月八日美國宣佈「國家有限非常狀態」,進入半准戰時體制,一九四一年五月二十一日又宣佈「國家無限非常狀態」,轉入准戰時體制。毫無疑問,美國陸海軍情報處也隨著局勢的發展而加強了。
  乙出仕(缺員)
  丙課員中佐
姓名:上田良武
六、作戰必需的對內情報計劃。
最後軍銜:大將
  出仕指揮佐官或尉官一
情報部為完成自己的使命絞盡了腦汁,傾注了全部心血,用預備役軍官填補了人員的空缺,同時採用大量預備役軍官,擴充健全了機構。這樣,到戰爭結束那一年,人員共達二百九十四名,比戰爭爆發時增加約十倍。
    出仕指揮佐官或尉官二
當時,東京對駐美國西海岸工作人員的要求,主要有如下幾點:
  輪機佐官或尉官一
一九三二年,第一次上海事變爆發時,海軍在上海特別陸戰隊設立了對中國工作組,從事破譯中國軍隊密碼的工作。
我海軍初次向外國派駐武官是派往俄國,那是一八八〇年一月的事。接著派往英國和美國。這個順序很耐人尋味,它再清楚不過地表明了當時這些國家同日本的關係。
最後軍銜:中尉
第一課
任見日期:一九二三年十一月十日~一九二四年四月二日
  出仕指揮佐官或尉官一
  一、情報計劃
  四、關於反諜事項
第八課課長大佐一
一九二六年二月,薩福德執行海上勤務。一九二九年他那被「密碼幽靈」纏住了的心願終於得到了滿足。其後,除一九三一年五月開始的四年海上勤務外,他的全部海軍生活,都是和密碼打交道的。
  一、歐洲各國軍事及國情概要調查
一九三三年十月,修改了海軍軍令部條令,過去的第二班第四課分室改為第四部第十課。第十課分擔的業務如下:
姓名:小林仁
  審查派往歐美軍官的報告;
一、太平洋上海軍部隊的部署及計劃,對日本海軍通信的監視——通過研究偵收到的日本海軍通信電報和測定其方位以獲得情報;
  甲出仕(缺員)
  二、對有關國家作戰必需的情報宣傳計劃
姓名:西紳六郎
後來,一九二四年十二月一日,第三班直各課主管業務作了如下修改:
  戊課員(缺員)
  甲課員中佐
一九三六年五月,薩福德當了海軍通信處通信保密科長。該科的任務是研製密碼機械,並破譯日本密碼,以確保美國海軍通信的安全。薩福德努力使現有的機械現代化,他採用電傳打字等快速通信方法,改善通信保密的方法,擴大方位測定網。
科里吉多單位
  丙課員少佐
陸軍的通信情報
  戊課員(缺員)
  乙課員(缺員)
  二、部分國際形勢的判斷(有關該主管國);
  一、中國及滿洲國的軍事和國家情況概要調查
直屬
軍銜:中尉
四、通信情報需要的訓練教育;

  出仕指揮佐官或尉官二
姓名:山本五十六
  乙出仕(缺員)
這是我國海軍設立情報工作專職機構的開始,它比美國海軍部設立情報科(一八八二年三月二十三日)晚兩年。
接受了特別任務的中澤、鳥居兩少佐,在華盛頓我海軍武官處得到了完成任務的詳細指示後,於一九三二年七月中旬離開華盛頓前往任地。中澤少佐以西雅圖為據點,負責俄勒岡洲以北的美國西海岸、阿拉斯加以及阿留申群島,鳥居少佐以洛杉磯為據點,負責舊金山以南的美國西海岸。
隨著日美關係日益緊張,美國海軍為了取得日本的通信情報,在下列地點設立了偵收日本外交電報的偵收站:
  二、美國航空軍用資料的整理。
TXLKYSUMN——
偵收東京和華盛頓之間的電報,主要由班m•hetubook.com•com布里奇島的海軍偵收站(S)和舊金山地區的普勒西迪歐偵收站(MS二)負責。東京和柏林之間的日本外交電報,由菲律賓的科里吉多(海軍)和麥金利堡(陸軍)負責,一九四一年春以後,瓦胡島的謝夫特堡(MS五)也進行偵收。
  出仕指揮佐官或尉官一
  課員中佐或少佐二
任見日期:一九一八年六月一日~一九二一年七月四日
M-八
  出仕軍官一
到了一九三六年,決定設立專門從事偵收的偵收站,於是,在琦玉縣大和田建立了一個規模很大的偵收站。以後又逐步擴充,安裝了幾部不同類型的方位測定儀,架設了許多條通向海軍省大院的聯絡線,可以立刻在海軍省大院進行偵收。
第五課 歐美各國軍事調查及有關事項:
隨著歐洲戰局的進展,我國所處的國際形勢,特別是日美關係日益緊張。為適應這種形勢,通信情報機構逐步加強並擴大起來。
任見日期:一九〇八年十二月十日~一九一二年八月十六日
第一局艦隊編制作戰計劃情報

班布里奇島的海軍偵收站(S);把偵收到的電報錄下音來,利用電傳打字機以每分鐘六十字的速度傳到華盛頓的海軍通信情報科。普勒西迪歐偵收站(MS二),大戰爆發前沒有電傳打字通信系統,因而利用親啟郵件,謝夫特堡偵收站(MS五)則利用民航郵寄,分別把偵收到的電報送到陸軍部通信情報處。

  課員中佐或少佐三
接著,在發生日華事變的那一年、一九三七年二月一日,為應付日益複雜的國際形勢,第三部又增設了一個課,機構總算健全起來了。當時,第三部所分擔的事務和定員如下:
當這一原型密碼機可以工作時,破譯日本密碼的計劃又交給海軍通信處通信保密科長薩福德。因為根據陸海軍協議,製造密碼機是由該科負責的。於是,密碼機在D.W.塞勒海軍中校的監督下,利用海軍的經費在華盛頓海軍工廠的海軍通信研究所開始製造。
可是,藤井的特別任務在僑居美國的日本人中間已傳為「公開的秘密」,因此,藤井就成為西雅圖最後一個工作人員而被解職。於是,駐美國西海岸工作人員就只有一名了。繼宮崎少佐之後,黛治夫少佐、大前敏一少佐、大穀稻穗少佐、長澤浩中佐、內田成志少佐、立花止少佐等,都只駐洛杉磯。
  二、國際形勢的判斷。

  長島的阿馬根塞特(方位測定及偵收)
一、關於各國軍事、主要是海軍和空軍的調查;
與此同時,對日本外交電報的偵收、破譯,翻譯的班底也健全起來。
  三、對國際聯盟的調查
一九三七年臨時增補了優秀的現役下士官。另外,還特別給駐美、英、法、蘇的各海軍武官處派了一至二名優秀的偵收下士官,遵照軍令部第十一課的指示,從事偵收工作。
  丁課員(缺員)
軍銜:少佐
第六課
一.七 美國國務卿照會日本政府,對滿洲的新事態採取不承認政策(所謂史汀生主義)
日俄戰爭爆發前夕,一九〇四年一月六日,制訂了海軍軍令部處務細則,把軍令部分為副官部,第一班,第二班和第三班。第三班主管如下事項:
第七課課長大佐一
軍銜:大尉
  二、對有關國家作戰必需的情報宣傳計劃
在當時的「服務概則」中,對第三局的業務有如下規定:
據透露華盛頓政治內幕的《走馬燈》雜誌稱,當時史汀生認為同日本的戰爭不可避免,國務院討論了對日本進行經濟抵制的問題。海軍作戰部長普拉特擔心由此引起的危險事態,和海軍部長亞當斯一同來到白宮,向胡佛總統坦率地申述了意見:

薩福德和陸軍方面談妥了。陸軍通信情報處停止了正在進行的一切工作,全力破譯日本的新密碼,仿製日本的密碼機。海軍同意提供陸軍通信情報處所需要的偵收電報,告知「紅色機器」的技術細節。因為陸軍通信處沒有進行這項工作的資金,對此,海軍也同意負擔。
  出仕指揮佐官或尉官一
這時,曾一度獨立的海軍軍令機構,又重歸海軍大臣管轄。這樣,海軍大臣在軍政方面與陸軍大臣處於同等地位,在軍令方面與參謀總長處於同等地位。另外,由於這個海軍參謀部條令,曾被「降格」的情報工作,重新升格為獨立的課。
第五課課長大佐一
  乙課員(缺員)
第三局
第八課(主管英聯邦、部分歐洲國家和泰國)
一.一.一 中央情報機構
二、切耳特納姆(馬里蘭州)
第七課(主管蘇聯和部分歐洲國家)
五、密碼破譯。

姓名:馬場練兵
第六課 俄國、中國軍事調查,戰史研究及有關事項:
第三班 班長直屬中佐或少佐一
  第二課作戰計劃一般教育
  一、英國,部分歐洲國家及泰國的軍事及國情的概要調查
但是,亞德利和戰爭末期的陸軍情報處長馬爾巴勒.邱吉爾准將認為,起碼要設法把該處第八科(M-八)的第五股(密碼破譯)保留下來,以便瞭解外國的真實意圖。雖然經費十拮据,但由於國務院情報司長W.赫爾利的協助,亞德利在紐約開設了一個名叫「亞德利辦事處」的密碼破譯研究所。
姓名:長谷川清
軍銜:大佐
軍銜:大佐
派駐國:俄國
美國海軍早在一九二〇年就悄悄地弄到了日本的密碼。但是薩福德並沒有破譯密碼的經驗,除英語以外,他不懂其他語言。選他擔任調查室主任,主要原因是他對研究精密機械具有特殊的才幹。
  二、關於情報事務的事項
二、向馬紹爾群島的賈盧伊特派出得力的通信隊;偵收美國艦隊通信,進行方位測定。
  課員中佐或少佐三
    囑托一(助理的助手)美國大學畢業的日本人
姓名:高田政久
軍銜:大佐

武官 大佐

一九〇三年,陸軍採用參謀總部制度,陸軍情報科編入第二處,美國陸軍情報處的歷史從此開始。

二、不包括監視日本的外交電報。
  甲出仕少佐
  第二課鄰邦情報航線地理政志
副官部
第一課作戰、出師準備、海上運輸計劃
任命日期:一八八九年二月十九日
占守(千島)、根寶(北海道)、大湊(青森縣)、橫須賀,潮岬,父島(小笠原)、塞班(馬里亞納群島)、特魯克(加羅林群島)、賈盧伊特島、誇賈林島(均在馬紹爾群島)。
但是,美國西海岸長達一千二百公里,這個區域僅由一名駐外工作人員來負責,範圍是太大了。因此,一九三三年十二月,宮崎俊男少佐調到洛杉磯,協助中澤搜集美國艦隊的情報。
  課員中佐或少佐二
姓名:中村靜嘉
「麥克勒姆中校剛剛出去,請稍等一會兒。」
  三、與國際聯盟有關的事項
  課長大佐

據《大本營海軍部事務分擔表》所載,塞班島失陷不久的一九四四年八月二日和戰爭結束前夕的一九四五年七月十五日,第三部的機構如下:

    中佐一
  甲課員中佐

最後軍銜:中將
最後軍銜:大將
  二、美國兵力配備及部分國情的調查;

  第六課參謀大佐或中佐一
二、通信情報的實施;
最後軍銜:中將
一九三一年
姓名:山口多聞

姓名:齋藤實
  歐美各大國軍事體制及其它情報;
關於亞德利在一九二一年十一月舉行的海軍裁軍會議中作出了何等巨大的貢獻,我在下面還會詳細談到。據說,亞德利辦事處最興盛的時候,共有一百六十五名男女從事工作。
  二、情報事務有關事項;
軍銜:大尉
  三、情報綜合
  甲出仕(缺員)
  戰史研究及編纂
  二、對有關國家作戰必需的情報宣傳計劃
五、科里吉多(菲律賓)
三、亨特堡(弗吉尼亞州)

一九三二年十月十日,第三班增設「班長直屬」,同時編為四個課(第五,第六、第七、第八課)。這次機構改編中引人注目的是,包括美利堅合眾國在內的美洲、中國以及滿洲國均分別改由單獨的課主管了。這種改編,是因為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發生了滿洲事變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日美關係的驟然緊張。
一、馬默思堡(新澤西州)
  二、各種有關情報事務
一九四〇年九月,經過約二十個月的嘔心瀝血,依靠日本一向認為「不可攻破」的「紫密」機器(日本外務省一直使用的九七式印字機)的原型,終於首次完全破開了密碼。在當時的海軍情報處長安德森將軍的提議下,決定使用「魔術」這個代號來表示這種密碼的全部破譯工作。
一、偵察大西洋的海軍作戰及外國政府的計劃與意圖;
任見日期:一八九〇年八月十六日~一八九三年十一月十九日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