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一九七六年三月
第十一章

脫離桿菌本體的獨立孢子隨著沙塵暴四處飛散。強勁的沙塵颳在人體的皮膚上,造成細微的刮痕,而孢子就會在這些刮痕上落腳。滲進人體的皮膚之後,這些孢子就能夠開始發芽,進行分裂生殖,數量開始倍數成長。在生殖繁衍的過程中,桿菌會摧毀周圍的人體組織,佔領那個區域。死亡的組織細胞和桿菌會釋放出有毒的分解物質,滲透進周圍的健康組織。最後,這些毒素會抵達血液循環系統。
當外在環境開始變得不適合生存的時候,某些桿菌能夠從自體衍生出另外一個個體,這個個體稱為孢子。
這麼說來,那些科學家是對的,確實是細菌在作怪。羅伯.奈佛,三十六歲,唯一的倖存者。他完成了調查死因的工作,逮到了兇手——吸血鬼體內的細菌。
他正在用毛巾擦乾身體的時候,忽然想到,他根本搞不清楚,每天晚上跑到他家來的吸血鬼當中,哪幾個是感染了細菌卻還活著的,哪幾個是完全被細菌控制的吸血鬼?他心裡想,真奇怪,他居然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一定兩種都有,因為每次他開槍的時候,有些打得死,有些打不死。他在猜,那些真正的吸血鬼可能不怕子彈。
世上真的有吸血鬼,只不過,真正的吸血鬼和傳說中不一樣。
突然間,一股無比沉重的絕望淹沒了他。終於真相大白了,然而,這個答案卻來得太遲了。那種沉重的打擊足以把人擊潰。他努力想掙脫那種絕望的情緒,可惜卻掙脫不了。面對這個難題,他感到徬徨無助,千頭萬緒,不知從何著手。如果他想拯救那些被感染卻還沒有變成吸血鬼的人,有可能嗎?他根本不懂細菌。
他想到雅典的滅亡。雅典當年的情況和一九七五年那場瘟疫非常相似,還來不及應變,整個城市就已經毀了。歷史學家https://www•hetubook.com.com說那是淋巴腺鼠疫。羅伯.奈佛寧願相信那是吸血鬼在作怪。
桿菌攝取不到血液的時候,也會出現異常的新陳代謝,開始吸收水分,漸漸膨脹,最後爆炸,摧毀所有的細胞。
我要幫你命名為「吸血菌」。他站在那裡低頭看著接目鏡,腦海中忽然閃過那個名字。
他站在那裡看著顯微鏡裡面,看了好一會兒,腦袋裡一片空白,不知道要怎麼進行下一步研究。
有一顆石頭打中房子側邊,嚇了他一跳,差一點就跳起來。不過,後來他只是百無聊賴地笑了一笑。今天一整天,他一直全神貫注在工作,根本就沒有留意到它們已經又圔繞在他家四周,徘徊流連。
他還發現,練習固定標本切片的時候,必須有條理、有步驟。他發現,老是浪費時間在那邊東找西找,灰塵就會有愈多的時間可以附著在玻片上。後來,他很快就學會把每一樣東西都放在固定的地方,心不甘情不願,想起來很好笑。載玻片、蓋玻片、移液管、蜂巢盒、有蓋培養皿、針、化學藥劑——所有的東西都擺在固定的地方,井井有條。
嗯,我一定會搞清楚的!一股怒氣湧上心頭。他硬逼著自己開始做研究。
而且,他今天一整天都沒有喝酒。更奇怪的是,他連想都不想喝。他搖搖頭。真奇怪,長久以來,酒一直是他感情上的寄託,那是非常明顯的。
可是,細菌是如何感應得到附近有沒有血?想到這裡,他氣得拳頭重重往水槽上一捶。他又把書找來讀。一定有什麼道理他還沒有想通。他感覺得到。
他找到的第一臺顯微鏡根本就是廢物。
hetubook.com.com想到這個,他又聯想到另一個問題。那些還活著的人為什麼要跑到他家來呢?為什麼跑到這裡來的只是他家附近一部分的人,而不是全部的人?
為了保護自己,細菌就會開始形成孢子,吸血鬼就會開始陷入昏迷。最後,等到環境又開始變得適合生存的時候,吸血鬼就會醒過來,開始活動,恢復原來的身體狀況。
他終於發現那不是病毒。普通的顯微鏡是看不見病毒的。那一刻,在玻片上生龍活虎顫動著的,是一個細菌。
接著,桿菌又會開始形成孢子。必須適應環境。
他在顯微鏡裡看到的是一個圓柱形的細菌。他查了一本細菌學的教科書,發現那個細菌是一種桿菌。那是一條微小的原生質,藉由細菌包膜表面突出的細線,在血液裡游動。那些看起來像毛髮一樣的鞭毛在血液中生龍活虎地舞動著,推動桿菌向前進。
那一刻終於來臨了,他緊張得屏住呼吸。
他看著顯微鏡裡那個微小的原生質,看著在玻片上生龍活虎地蠕動著,心裡深情款款地對它說,你這個混球,你這個噁心的小混球。
好吧,假如吸血鬼沒有陷入昏迷,假如吸血鬼的身體因為缺血開始分解腐爛,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桿菌可能還是會形成孢子,而且——
不過,他本來就不懂顯微鏡,所以,他出去找的時候,看到第一臺顯微鏡就把它拿回家了。三天後,他狠狠咒罵了一聲,抓起那臺顯微鏡就往牆上一砸,然後用鞋子踹了個稀爛。
等到外在環境又逐漸變得適合生存的時候,孢子就會開始再次發芽,複製出更多和原始桿菌完全相同的桿菌。
鏡座很不穩,稍微震動一下就看不清楚了。一些活動組件都鬆掉了,甚至到了搖搖晃晃的地步。反射鏡老是動來動去,偏離位置,因為轉軸固定得不夠緊hetubook.com.com。還有,載物臺下方固定用的組件不見了,無法支撐集光器和偏光器。旋轉盤只能裝一個接物鏡,所以,每次他想變換放大倍率的時候,就必須換另外一個接物鏡。還有,接物鏡實在是糟透了。
奈佛想了一下,忽然聯想到歷史上發生過的幾次瘟疫。
接下來,他找了一個女人,抽了一點血液樣本。
他唯一想得到的是,此刻標本玻片上的東西就是吸血鬼的根源。就在他看到細菌的這一刻,千百年來令人聞風喪膽的神怪傳說瞬間瓦解了。
它們在細胞本體外部建構一層厚厚的外壁,把細胞變成一個橢圓形的物體。這個橢圓形的物體完全成形之後,就會脫離桿菌本體,成為一個自由活動的孢子。孢子對外在的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具有很強的抵抗力。
對了!沙塵暴!
他倒了一杯葡萄酒配牛排。奇怪,怎麼今天每一樣東西吃起來味道都那麼棒?他感到十分驚訝。平常他不管吃什麼東西,總是覺得味同嚼蠟。他心裡想,一定是今天工作太累了,所以胃口才會那麼好。
他吃光了牛排,吃到只剩下骨頭,甚至連骨頭上的肉都啃得一乾二淨。然後,他端著喝剩的葡萄酒走到客廳去,打開電唱機,坐到椅子上。他很舒緩地哼了一聲,彷彿忙了一天之後終於可以放鬆了。
不對,也不能說是吸血鬼。現在看起來,那些像狐狸一樣在夜裡出沒獵食的鬼怪,顯然也不過就是細菌的工具,和那些最初被感染的可憐蟲沒什麼兩樣。真正的壞蛋是細菌。妖魔鬼怪和傳說就像一層若隱若現的薄紗,細菌就披著這層薄紗,到處肆虐,而人們卻屈服在自己幻想出來的恐懼之下。
你看不到小說描寫的那種畫面,看不到吸血鬼在女主角的床邊盤旋飛舞,看不到成群的蝙蝠揮舞著翅膀拍擊古堡的窗戶。根本就沒和圖書有妖魔鬼怪。
他推想,如果吸血鬼喝不到血,那麼,「吸血桿菌」的生存環境就會開始變得不適合生存。
他坐在那裡聽著德布西的音樂。那是達芙妮與克羅埃組曲第一號和第二號。他把屋子裡所有的燈都關掉了,只留著照著樹林的那盞探照燈。他拚命想暫時把吸血鬼的一切拋到腦後。
他從來不知道跳蚤看起來這麼噁心。
他花了好幾天的時間,好不容易才將幾滴血液樣本正確固定在蜂巢盒裡,然後把蜂巢盒準確固定在玻片中央的位置。有好一陣子,他還以為自己永遠弄不好了。
因為沙塵暴的關係,這項工作就變得更困難了。差不多每隔四天就會颳起一場沙塵暴。最後,他只好在長板凳上方搭了一片防塵罩。
那麼,黑死病又是怎麼回事?當年,那場駭人的災難席捲了整個歐洲,消滅了歐洲四分之三的人口。
他很意外地發現,把自己訓練得很有條理,其實還滿有趣的。有一次他想到,我身上大概還是有老傅立茲的血統。想到這個,他覺得有點好笑。
他硬逼著自己多花了一點時間去熟悉那臺顯微鏡的功能。
後來,他冷靜下來之後,到圖書館去找了一本顯微鏡的書。
第二次再出門去找顯微鏡的時候,他找了很久,後來,他終於找到一臺很像樣的,這才心甘情願地回家了。那臺顯微鏡的旋轉盤上有三個轉接孔,載物臺底下有固定用的組件,可以支撐集光器和偏光器,鏡座很穩,活動組件操作很順暢,虹膜式光圈,接物鏡很棒。自己的愚蠢又學到了一次教訓,他告訴自己,還沒有瞄準就先不要急著扣扳機。是啊,是啊,他很厭惡地自言自語。
他漫無章法地擺動那片反射鏡,後來,他終於搞懂要怎麼調整光線的方向,在幾秒鐘之內就讓光線對準觀察物。他試著去熟悉接物鏡的變換,從三英寸倍率轉和_圖_書換到十二分之一英寸倍率。使用十二分之英寸倍率接物鏡的時候,他還學會了先在玻片上滴一滴柏木油,然後把鏡頭轉下來貼在那滴油上面。他前前後後弄破了十三片玻片才學會。
那是吸血鬼嗎?
接下來就是要怎麼將標本切片固定在載玻片上。他很快就發現,這道手續比他想像中困難得多。
他持續不斷地專心練習,三天後,他已經能夠很迅速地操作那個很精密的調節鈕,能夠控制虹膜式光圈和集光器,將適量的光線對準玻片。他已經學會了觀察樣本玻片,很快就看到清晰銳利而又細密的影像。
那天晚上十點的時候,他的頭開始痛起來,兩隻眼睛簡直就像是兩團燒熔的凝膠。他突然感到極度饑餓。他從冷凍庫裡拿了一塊牛排出來,然後丟到水裡去煮。他趁牛排還在煮的時候,趕快先去簡單沖了個澡。
後來,有一天早上,那個時刻終於來臨了。那天早上,就像平常一樣,他把第三十七片血液標本玻片放到接物鏡底下,打開照明燈,調整真空採血管和反光鏡的位置,把光圈放下來,調整集光器。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了,他的心跳似乎越來越快。不知道為什麼,他彷彿有一種預感,時候到了。
當細菌攝取不到充足的食物時,就會出現異常的新陳代謝,製造出噬菌體(無生命的自我繁殖蛋白質)。這些噬菌體會吞噬細菌。
無論他多麼努力,他似乎就是沒辦法把載玻片上的細微灰塵清乾淨。每當他從顯微鏡裡看那個玻片,微小的灰塵就會變成一顆巨大的鵝卵石。
羅伯.奈佛站在水槽前面,閉著眼睛,雙手緊緊扣住水槽的邊緣。一定有什麼東西,他彷彿在自我催眠似地反覆告訴自己,一定有什麼東西,可是,究竟是什麼?
然而,過了一會兒,他忍不住又跑過去看了顯微鏡一眼。
這個時候,整個過程就完成了。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