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邊州游俠兒
1.金人顯靈

「君雅兄,今夜黑得古怪,小心腳下苔深路滑。」說著,武士便一把拉住步履踉蹌的董君雅,領著他往前趕路。
「老兄何作此語,你我有鄉里之親,又有通家之誼,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慢說是導引入冷宮祭拜金人,就是兩肋插刀也在所不辭!咱臨洮在東、西二京居官任職者為數甚多,平素最看重這鄉里情誼。想我牛某,不也是靠著鄉賢馬將軍的提攜,才謀到這長樂宮值宿衛士的差事嗎?區區小事,不足掛齒,只是他年董兄飛黃騰達之時,可莫要忘了我這個牛馬走啊。」
「近日偶閱典冊,方略知一二,這金人確乎有一番來歷。」
「賢弟莫要心急,聽我慢慢道來。那李斯解說道:『此乃大吉大祥之兆!巨人十二,暗合地支,十二乃休祥之數;古人云,聖人當道,四夷賓服,今陛下初受尊號,乃千古之一帝,巨人夷服現於臨洮,此乃上天顯象,昭示天下,令我大秦天子替天行道,君臨萬邦,撫慰兆民;守尉所報,十二巨人皆手無寸鐵,所到之處,不侵人,不害稼,雍容和睦,香風陣陣,陛下豈不聞「金人顯形,天下安寧。」此乃大吉之兆也!』」
董君雅日夜兼程,三日後趕回臨洮。
「若是白日裡,一進宮門,就可望見那十二尊金人了。小弟有所不知,君雅兄你為何要選個黑夜來祭拜神靈?」牛衛士大惑不解地問。
「回老爺話,三日前太太已平安產下一子。」
「李斯一席話,只說得秦始皇龍顏大悅,當即下詔,傳令天下,命三十六郡之守尉,於數月內盡搜散落於民間之兵器,押解至京。待到天下收繳來的刀槍箭戟堆積如山之時,始皇一聲令下,千萬工匠便一齊動手,升爐的升爐,鑄範的鑄範,化銅的化銅,待到煙消火盡,那十二尊重約千石的金人便矗立在咸陽宮苑之hetubook.com.com中。」
這一夜,董君雅是在極度恐慌中度過的。在邸舍的臥榻上剛剛躺下,又覺得房在轉、地在搖,便趕緊披衣起身,跑到院內躲避。天兀自黑沉沉的,只有東方天空時有紅光閃現,寒颯颯的風雨一陣接一陣地襲來,他不由得連打幾個冷顫。站在院中,隱約可聞坊巷間犬吠雞鳴,人喊馬嘶,仿佛是一場災難正在降臨。等到腳下的土地不再晃動,他又折回房中,可是一闔上眼,想到臨洮家小,心中又忐忑不安起來。唉!不知隴西地面是不是也這麼亂?
「那李斯又是怎麼說的?」
這孩兒果然長得面方耳大,黑裡透紅的皮膚泛著釉亮釉亮的光彩,滾圓的小腦袋上長著細密的胎髮。董君雅俯下身來,嗅著從嬰兒身上散發出的乳汁香和襁褓中的槐葉香、艾葉香,忘記了先前的擔憂。董君雅一高興,又繪神繪色地把三日前在長安摸金人時發生的情形說給聞訊趕來的眾家人聽,大家都說,這孩子來歷不凡,想必是天上星宿轉世,長大成人定能出將入相,光宗耀祖。董君雅聽了,笑逐顏開,喜不自勝,大郎董擢見父親如此高興,便起身為小弟請名。董君雅沉吟片刻,說道:「這孩兒生來有點異相,為父雖然不指望他出將入相,也盼望他成為一個卓絕不群、於國於家都有用的人物,那就名其為卓吧,字嘛——既是二郎,就叫仲穎吧,這乳名——」話說間,董君雅瞥見庭院中的桃樹,已有數朵紅白相間的花|蕾綻開枝頭,便脫口說道:「桃有多子之兆,桃有避邪之功,就叫他桃兒吧。」
「到了,到了。」在頭裡的牛衛士突然停下了腳步,把風雨燈舉得老高。「這就是十二金人,我給你掌燈,小心路滑。」
「君雅兄,我臨洮四鄉八村的鄉親最是信奉這長樂宮www.hetubook.com.com中的金人,無論大家小戶,一旦房中有孕,定要想方設法來西京走一遭,或遙相禮拜金人,或設法入宮祭拜神祇,再許個願,討個吉祥。供奉金人已成了咱臨洮百年風俗,經我手領進宮來的老鄉,就有十數位之多。」
「老兄真是博雅君子,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牛衛士由衷讚嘆道。
「臨洮郡守密報什麼消息?」兩人說得興濃,不由便停下了腳步。
「既然老兄思鄉心切,小弟也不好強留,我即刻就去備馬。」
漢順帝永和五年二月,一個漆黑寒冷的夜裡。更漏剛報過子時,那多日不曾啟動的長樂宮西便門,忽然響起一陣「咿咿呀呀」的開門聲,沉悶而滯澀的聲響打破了荒涼廢宮的沉寂,棲息在樹梢殿角的寒鴉也被這響聲驚動,「噗噗哧哧」亂飛起來。接著便有兩個夜行客從門縫裡閃進宮來。走在前頭掌燈的是一個武士裝束的軍漢,緊隨其後的是位黑巾包頭、身著玄色褶袍的中年男子。
「難道這宮裡的太監、宮娥也不知其詳?」
「牛賢弟過獎,我等只顧說話,竟忘了走路,那金人離此尚有多遠?」
聽了家人的話,董君雅頓時忘掉旅途的勞累。聽說老爺回來了,穩婆也趕快從內室抱出個五采襁褓來,董君雅喜孜孜地迎上去。
「牛賢弟,休說見外話,想我董某不過是個小小的綸氏縣尉,何騰達之有?況家世貧寒,亦不敢有騰達之念,只指望平平安安居職數年,稍有積攢,便告老還鄉,課子耕讀罷了。」
「如此說來,信此者甚眾?」
「唉!」牛衛士發出聲不以為然的短嘆。「老兄倒是個規矩人,可是如今又有多少按規矩辦事的人呢?況且這個破爛不堪的舊宮,早成了狐兔出沒的荒園,哪還有什麼體統可言!」
「董安,家中有何喜事https://m.hetubook.com.com?」董君雅一面寬衣,一面詢問在旁侍候的家人。
「賢弟不必客氣。」董君雅連連擺手婉拒道:「欲回臨洮,歸心似箭,休沐之期一月為限,況家中又無得力之人,怕已亂成一團了。此刻還得偏勞賢弟備快馬一匹,以應急馳。」
「哎呀!老爺回來了!這可是喜上加喜!」家人董安迎了上來。
「不遠了,就在河邊的空場上。」說著,牛衛士便把手中的風雨燈往前一指,幾十步外果然有一排黑黝黝巨無霸的身影。
「密報又稱,十二巨人,皆身著夷狄之服,落地無聲,行走如風,連飛騎都追趕不上,繼而消失在茫茫大漠之中。始皇帝聞此,連稱神異,當即降詔,命丞相李斯即御前詳占吉凶。」
眾人聽了,無不撫掌稱好。
「哇!莫不是天神下凡?」
「君雅兄憂之過深了,依愚弟之見,既有如此驚天動地的異象,或許是哪路天神投胎轉世到貴府呢!罷罷,你我不如到街頭酒樓小酌一番,一則是為老兄洗塵壓驚,二則預賀誕慶,三則聊聊天底下的奇事怪聞,豈不有趣?」說罷,牛衛士就要拉董君雅出門。
鬧騰到天將報曉,四下裡才漸告寧靜。然而未等他進入酣夢,一陣急促的呼喊,又把他從睡夢中驚坐起來。
董君雅抖抖索索朝金人身邊走去。
「噢,原來是地震。」董君雅恍然大悟道:「說來可笑,昨夜裡我尚在擔心,莫非董門不幸,將出逆種,驚了金人,天神降怒。」
「噢,牛賢弟可知十二金人的來歷嗎?」
孤燈照處,只見荒草漫漫,雜樹蕭瑟;昔日富麗堂皇、高大巍峨的殿閣臺榭已難見蹤影;那光滑如玉、平坦如砥的御階石徑,也蓋滿了枯枝衰藤。見此情景,走在後面的那個男子不由打了個寒顫,疾行數步,緊跟上在前引路的武士。
「屈指算來,大和圖書約也就是這數日間的事吧。」
「這個——小弟在長樂宮值宿也有好幾個年頭,但金人的來歷委實不知,當初也納悶,這皇宮裡立著十二個金人到底有啥用?問過幾個人,沒討得個分明道理也就作罷了。」
「皇天在上,金神有靈。」董君雅一面恭恭敬敬地朝金人磕頭,一面念念有詞:「保佑我董君雅家門興盛,諸事平安,保佑吾妻平安生產,大小安寧……」禱告方畢,董君雅躬身起立,伸出雙手,但是,當他的手觸摸到金人冰冷的雙足時,一件怪異之事突然發生了:只見東面的天際忽然閃起一道耀眼的紅光,接著就聽到一陣尖厲的嘯聲自宮殿屋脊上掠過,隨即腳下的土地發出劇烈的顫動,連那重約千石的金銅巨人竟然也左右晃動起來。這景象把牛衛士嚇得渾身發抖,董君雅更是三魂丟了二魄,不由自主地驚叫了一聲:「金人顯靈了!」倉皇轉過身來。拉著牛衛士,慌不擇路地朝宮外逃去。
「想我董君雅雖則是一介微官,但好歹也算是食祿之人,這長樂宮雖不是今上的寢居燕樂之所,但畢竟還算是西京大內,我如何敢公然作僭越之舉。」董君雅鄭重其事地說。
「密報說,那日在洮河邊長城下,出現一隊身形高大的巨人,這巨人,不多不少,其數十二,且個個都是五丈開外的個頭,那巨人之足也有五六尺長。」
「大老爺,快來瞧,這二少爺長得多結實,活像一尊小金人。」說著,穩婆便把嬰兒雙手托給董君雅。
「小心為妙,小心為妙。」
「牛賢弟,已過子時,還要勞您奔波導引。拙荊不知中了什麼邪,竟三番五次央我來這長樂宮祭拜金人,陳情許願。難道摸一下金人之足,就真能產下個龍鳳種來不成?」
「此乃前秦之事,話說始皇二十六年,那時節,強秦仗著百萬雄兵,整日東征西討,不過https://www.hetubook.com.com數載,居然蕩平六國,做到海內統一,待到嬴政始受尊號,那四方的捷報賀書如同雪片飛至咸陽,其中有臨洮郡守的一封密報,祖龍閱罷欣喜有加。」
「說來令人嘆息,秦始皇本想仗著十二金人來保佑他秦家萬世江山,誰知傳至二世,那楚霸王就破關而入,一把火便將這三百里秦宮燒成灰燼,獨有金人仗著金銅不壞之軀,歷盡兵火,猶自屹立在斷牆殘壁之中。江山易姓,及至本朝高皇帝定鼎渭南,建都長安,便從廢墟堆中將金人搬至這長樂宮來了。」
「甭提那幫廢人——大凡長樂宮中人,不是從掖廷發落來的白頭宮人,就是由中宮廢黜出來的老弱內宦,此等人連自家性命歸宿都不明白,哪還有心思理會身外之物呢?君雅兄是個讀書人,見多識廣,想來於此必有所聞。」
「那還用說,這些金人歷經風雨雪霜,通體綠鏽斑斑,唯有足下之處,卻是油光雪亮,不用說,這肯定是咱臨洮老鄉的手蹟。」
「嘖,這李斯真是個拍馬高手,溜鬚丞相。」
「哪兒的事,」牛衛士哂然笑道:「今晨已有飛騎來報,說是昨夜京師洛陽發生大地震,山崩地裂,倒屋無數,就連皇宮建章殿也被震毀一角。此刻司隸校尉正差人下來查訪震情。」(據史載,漢順帝永和五年春二月洛陽地震)
「噢!君雅兄,可否說與小弟,也好令我長些見識。」
「怪不得這些金人皆衣襟偏左,不似我等右衽之服,且個個都是高鼻深目,捲髮虬髯,不似我等華夏之人,原來是照夷人模樣鑄成的。——這十二金人又是如何跑到長樂宮來的?」
董君雅抬起澀重的眼皮,瞅了瞅將他喚醒的人。見來者是牛衛士,忙躬身作禮道:「原來是牛賢弟,昨夜一場亂子,可是金人顯靈所致?」
「嫂夫人幾時有誕育之喜?」此時牛衛士又想起這位老鄉深夜入宮的緣由來。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