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爾傳


泰戈爾的文學活動,開始得極早。在他十四歲的時候,即已開始寫劇本。十九歲時,他寫了第一篇小說,因此著名。後來繼續寫了不少的劇本。當時即已在孟加拉及加爾各答各劇場演奏。到了現在,加爾各答還在那裏演唱他的戲。
是的,泰戈爾的歌聲雖有時沉寂,但是只要有人類在世上,他的微妙幽婉之詩,仍將永遠由生人的心中唱出來的。
這是他「吉檀迦利」(Gitanj ali)中的一句,我們讀了覺得他還有餘痛浮繞在他筆端呢。
「我的孩子,讓你的生命到他們當中去,如一線鎮定而純潔之光,使他們愉悅而沉默。」
許多批評家都說「人,人是詩類的兒童」因為他們都是天真的,善良的。在現代的許多詩人中,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 )更是一個「孩子天使」。他的詩正如這個天真爛漫的天使的臉;看著他,就「能夠知道一切事物的意義」,就感得和平,感得安慰,並且知道真相愛。著「泰戈爾哲學」的S.Radhakrishnan說:泰戈爾著作之流行,之能引起全世界人的興趣,一半在於他思想中的高超的理想主義,一半在於他作品中的文學的莊嚴與美麗。
泰戈爾是印度孟加拉(Bengal)地方的人。
他的著作,初時只傳佈在家庭內,後來才刊登於Gyanankur月刊上。他們同他定約,做詩的投稿者。他的散文著作,最初也登載在這個雜誌上。
「來,坐在『無限』的胸膛上,我的孩子。朝陽出來時,開放而且抬起你的心,像一朵盛開的花;夕陽落下時,低下你的頭,默默做完這一天的禮拜。」https://m•hetubook.com•com
「他們喧嘩爭鬥,他們懷疑失望,他們辯論而沒有結果。」
這是一個印度人的話。
就是他的論文也是充溢著詩的趣味與音樂似的詞句。他總之是一個詩人。

繞纏的樹根從你枝幹上懸下,呵,古老的榕樹呀,你日夜不動的站著,好像一個苦行的人在那裏懺悔,你還記住那個孩子,他的幻想曾同你的影子一同遊戲的嗎?
在一九二〇年(?),法朗士,巴比塞,羅素,愛倫開諸人在法國巴黎,發起了一個「光明團」,為永久和平的,非戰的運動,泰戈爾在裏邊。他又盡力鼓吹印度的獨立。曾向英國政府請願許印度的自治,竟因得被他們把他的「勛爵」(Sir)頭銜取消。
他的戲劇和小說,與詩也有同樣的感化力。一個印度的批評家說:「他的英雄與女英雄都是出於平常人之中的,他們的純樸的快樂與憂愁,泰戈爾用異常的內在的深刻的情緒,用音樂似的詞句,寫出來給我們看。」


以後,恒河(Ganges)的風光,喜馬拉雅山的景色,幾乎無不深深的印在他明澈的心鏡裏。
「他們的貪心和妒忌是殘忍的;他們的話,好像暗藏的刀,渴欲飲血。」
一九〇二年,他創辦了一個「和平之院」——山鐵尼克當(Shantiniketan)學校——校址在Bolpus,離加爾各答不遠。在那個地方,他兩個大師——自然與兒童——已融合在一起了。這個學校的教法,用印度的古法,而參以西方的方術,是一種森林學校,凡是到那裏參觀過的人都認為泰戈m.hetubook.com.com爾的計劃,非常成功。起初只有二三個學生,後來增加到二百人。他得的諾貝爾文學獎學金,捐入二校為基金。聽說,他的著作所得的利益也都消耗在這個學校裏。Macdonald做了一篇關於這個「和平之院」的遊記,說:「無論什麼東西在那個地方都是和平,自然,而且快活。」
他的著作多自己譯成英文,最初出版的是園丁集。此詩集一出,凡是說英語的民族,與懂得英語的人們,沒有不大大的受了驚駭。以前泰戈爾的名字,除印度外,知道的人極少。自此以後,這個白灰的和平天使的威力立刻瀰漫於全人類之間。瑞典的文學會,也立刻把一九一三年的諾貝爾文學獎金,致之於他的座前。
他的父親Debendranath Tagore更是當時的一個天才。泰戈爾在此優越的環境中長成的偉大的詩才受了不少的灌溉,自然是要出芽,生枝,而且開花結果。

在孟加拉文裏,據印度人說,他的詩較英文寫的尤為美麗。一個印度人對葉芝說:「我每天讀泰戈爾,讀他一行,可以把世上一切的煩惱都忘了。」他自己也說:
泰戈爾在我國抗日戰爭起來之後,曾經猛烈地譴責過日本當時的措施。他是永遠地為了公道與正義而鬥爭的。我們所熟悉的白髮的詩人,是那樣地接近我們,同情我們啊!
「我的孩子,去,去站在他們憤懣的心中,把你的和善的眼光落在它們上面,好像那傍晚的寬宏大量的和平,覆蓋著日間的騷擾一樣。」
這句母親對她孩子說的話是如何詼諧而慈愛呀!總之天真爛漫的兒童世界,教導他以不少的真理。在他三十五歲前後,hetubook.com.com他的夫人死了。他的愛女,他的愛兒也都相繼而夭亡,這個可怕的隱憂籠罩在他的身上,使他寫出世界上最柔和甜美的情歌,使他的靈魂更有力,更尖銳。他的詩,在這個時期所寫的也很優美。後來遂轉其筆鋒去寫頌神之歌,不復作情詩。

但他還有兩個大教師呢!一個是自然界,一個是平民。泰戈爾他自己告訴過我們:自然界就是他的親愛的同伴;她手裏藏了許多東西,要他去猜。泰戈爾的猜法真是奇怪!凡是她給他猜的東西,他沒有不一猜就中的。這因為他與自然界相處,已久而且深了。他很小的時候,就愛她;他家裏有一棵榕樹,他少時常到樹下洗澡遊玩,到了後來,還記住它:
就是這籠壓瀰漫的痛苦,加深而成為愛,欲,而成為人間的苦樂;就是它永遠通過詩人的心靈,融化流湧而成詩歌。
他與他父親的工人,交際得很密切。他在Salaidah地方管理他父親的農產時,除了Padma河,他的最好的朋友就是一般農民了。所以他竟成了他們內在的精神的表現者。
泰戈爾的母親,死的很早。他的兒童時代,寂寞而不快樂。很少出外——到街上,或園林裏——去遊玩,離了家塾以後,他進了本地的「東方學校」,「師範學校」,又進了英國人辦的「孟加拉學校」,又被送到英國去學法律。但是對學校裏的刻板而無味的生活,他顯出十分憎惡。無論到那個學校都不過一年就退學回家。他父親很知道他的性情,並不強迫他去服從學校裏的殘酷而不明瞭兒童個性的教師,只在家裏請了人教他。
當我的聲音因死亡而沉寂時,我的歌仍將在你活活潑潑的心中唱著。(「我的歌」)和*圖*書
泰戈爾生於一八六一年,卒於一九四一年。他的家庭是印度的望族;他的長輩,出了許多望人;他的同輩和晚輩也出了好些哲學家藝術家。他自己曾說道:「我小的時候所得的大利益就是文學與藝術的空氣瀰漫於我們家裏。」他們的接待室裏,每天晚上,燈都亮著,客人來往不絕。他的兄弟Ganendra在家裏搭起戲臺,演過Pandit Taskaratna做的戲;他的侄子Jyotiprokash也教過他做詩。

誰都知道你是十分喜歡糖果的,——這就是他們所以稱你做貪婪的緣故麼?啊,呸!我們是喜歡你的,那麼他們要叫我們什麼呢?(「責備」)
印度是一個「詩的國」。詩就是印度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新生的兒童到了這個世界上所受的第一次祝福,就是用韻文唱的。孩子大了,如做了不好的事,他母親必定背誦一首小詩告訴他這種行為的不對。在初等學校裡,教了字母之後,學生所受的第一課書就是一首詩。許多青年的心裏所受的第一課書就是一首詩。許多青年的心裏所受的最初的教訓就是:「兩個偉大的祝福,能清除這個艱苦的世界的恐怖的,就是蒙詩的甘露與交好的朋友。」許多印度人做的書也都是用詩的形式來寫的;文法的條規,數學的法則,乃至博物學、醫學、天文學、化學、物理學,都是如此。結婚的時候,唱的是歡愉之詩;死屍火葬的時候,他們對於死人的最後的說話,也是引用印度的詩篇。

「我的孩子,讓他們望著你的臉,因此能夠知道一切事物的意義;讓他們愛你,因此他們能夠相愛。hetubook.com•com
在泰戈爾二十三歲的時候,他與一個女子結了婚。婚姻是理想的快樂的結合。到後來小孩子們降臨他家的時候,他又得了新的教師了。新月集就是在那時寫的。在世界文學家裏,幾乎沒有一本詩集比他這個新月集描寫兒童更好而且更美麗、更真切的了。母親的永久的神秘與美,與孩子之天真,都幽婉地溫和地達出了十二分。且看:
在這個「詩之國」裏,產生了這個偉大的詩人泰戈爾自然是沒有什麼奇怪的。
「他是我們聖人中的第一人;不拒絕生命,而能說出生命之本身的,這就是我們所以愛他的原因了。」
一九一五年,他到了日本。受日本人極狂熱的歡迎。一九二〇年,他到了美國,這個拜金國的人們也是非常鼓舞的去迎接他。一九二一年,他到了德國,德國受歐戰之刺|激,思想大變,對於這個東方的「自然之子」,更表示一種特別的敬意,據柏林通信說,他講演的地方,德人特別佈成森林的景色,因為大家都知道,泰戈爾不僅是「人類的兒童」,且是「自然的兒童」。
他的著作,最初都是用孟加拉文寫的;凡是說孟加拉話的地方,沒有人不日日歌誦他的詩歌。後來由他自己及他的朋友陸續譯了許多種成英文,詩集有:「園丁集」、「新月集」、「採果集」、「飛鳥集」、「吉檀迦利」,「愛者之禮物」與「歧道」;劇本有:「犧牲及其他」、「郵局」、「暗室之王」、「春之循環」;論文集有:「生之實現」、「人格」;雜著有:「我的回憶」、「餓石及其他」、「家庭與世界」等。
我的歌又將坐在你眼睛的瞳仁裏,將你的視線帶入萬物的心裏。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