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

「顯而易見,不是偉大的母愛,僅僅是自私自利罷了,可是,假如設身處地地為貴族家庭的母親們含辛茹苦地操勞於孩子們的健康做些考慮,於是對她們的自私就無法狠心再去指責於了。然而,新的問題卻是孩子們的健康所引起的,這又是在我們貴族生活中有醫生作祟的緣故。每一次,甚至在這個時候,我一回憶起在我們結婚後的頭幾年裡,我的妻子是怎麼度過的,心情又是什麼樣的,就會不由自主地心驚膽戰起來。在那個時候,我們已經是三四個孩子的父母了,為了撫養孩子,她的心都快累碎了。那時候的我們,沒有一點享受生活的感覺。每時每刻,我們的生活總是遇到危險,脫離危險,又遇到危險,使出看家本領後,又終於脫離了危險。總的來說,一險套著一險,如同處在一艘快要沒頂的船上一樣。我有的時候又感覺她是在無事生非,看起來是為孩子擔憂著,而事實上卻是想把我控制住。這樣一來,在所有方面她就能夠都具有了優勢。我有時候認為在孩子的事上,她所嘮叨的一切,所操勞的一切,都是為了表演才做出來的。其實,我這樣想對她是不公平的,的的確確,她整天擔心孩子,擔心孩子的身體和疾病並心急火燎,自我埋怨著。對她而言,孩子不外乎一種磨難,所以,對我而言也是一種磨難,就是無法消除她的痛苦。因為不論是她還是大多數婦女,疼愛孩子、撫育孩子、保護孩子僅僅出自於一種動物的本性罷了,然而同時所富有的想像力和理智都是其他動物所沒有的。一隻母雞從來不會因為有什麼事發生,而擔心小雞,不曉得各種各樣的疾病會傳染給小雞,更不知曉人類認為能有各和-圖-書種治病、療傷的藥品,所以,小雞給母雞帶來的就不是磨難。出於自身的母性,母雞興高采烈地孵著小雞,小雞帶給母雞的只有快樂。一旦小雞得了某種疾病,母雞採用的是盡著自己的職責一成不變的辦法,那就是用自己的翅膀給小雞帶來溫暖,餵小雞吃的。當母雞做著這些的時候,只知道她的職責就是應該做這一切,一隻小雞一命嗚呼了,母雞不會捫心自問,為什麼小雞會死,它又去哪了。咕咕,母雞只會這麼大叫一場,以後就不再做聲了,又和原來小雞在時一樣生活著。可是,從我們歷經磨難的婦女來看,從我妻子的角度來看,與母雞養小雞這件事是截然不相同。我們暫且不提用什麼方法治療患病的孩子們,就教育孩子、撫養孩子方面說起,做母親的了解了一些花樣繁多的撫育孩子的方法,不論是通過各種方面聽說的還是通過一些報刊雜誌看到的。沒有一個不是不對立的,沒有一個不是相左的。有的說撫育孩子應該這樣做,應該讓他們吃這些食品;可是,有的說不,不要那樣做,那些食品不應該是他們吃的,要餵也應該是這樣的;如何穿衣、喝水、洗澡、睡覺、運動。我們——更多的是母親們——在每個星期,都能有一些新的觀點傳入耳中,人類的生育子女好像是從昨日才開始的一樣。萬一孩子生了病,就歸罪於是採用了不準確、不按時的餵食辦法,不準確、不按時的洗澡辦法。主要責任在母親身上,她那樣做是沒有按照應該怎麼做的去做。
「因此,自從孩子誕生以後,在我們的家庭生活裡,不但沒有好的現象出現,而且關係更加惡劣了。孩子成了新的導和-圖-書火線,引發著我們夫妻之間的矛盾與不美滿。自從我們變成爸爸、媽媽以後,隨著孩子的長大,也就成了我們夫妻爭吵的方式和藉口。而且不僅僅是爭吵的藉口,還成為爭吵時的兵器,孩子好像成為我們夫妻的武器,參與著我們之間的爭鬥。我們倆各自有著被我們寵愛的孩子——在我倆的爭鬥中,他們扮演著武器的角色。我和她鬥,採用的是責罵長子瓦夏的方法,她回罵我採用的是責罵麗莎的手段。隨著孩子的不斷成長,逐步形成了他們的獨立性格,他們是我們的盟友與爭取對象,被我們雙方努力勸說到自己一邊來。他們——這些感到煩惱與痛苦的可憐的孩子——,我們根本沒有空暇去為他們想想,因為我們倆正在為我們之間的持久戰埋頭作戰。與我站在同一立場的是女孩子,她們是我的掌上明珠,可是大兒子和她模樣相像,屬於她的心肝寶貝,因此,他對我則懷有刻骨的仇恨。」
「您向我問到了孩子。在孩子身上,人們也撒播著謊話,許多令人恐怕的謊話。上帝給予我們孩子,孩子帶給了父母快樂,這些都是胡說八道。在以前,情況也許是如此,但是現在的情況完完全全與之不同。孩子其實只會誕生痛苦與折磨。對此,大部分做了母親的人都深深地明白,甚至在有些時候,她們會出乎意料地直言陳述自己在這方面的體會。您可以向我們家境殷實人家的母親詢問一下,有很大一部分會向您訴說,因為她們擔心孩子們會染上疾病,會半路死掉,所以才特別不願意要孩子。假如懷孕分娩了,她們不想給孩子餵奶,害怕她們會為此而束手束腳的,害怕因此而受苦受累。很明顯,她們也曾擁https://m.hetubook•com.com有過孩子們帶來的歡喜,孩子的小手、小腳丫,甚至小身板惹人愛憐,可是,那種為他們生病為他們半路死掉所承受驚嚇害怕的苦痛遠遠超過了這種歡喜,更不要提孩子果真病了,半路死了。她們在生兒育女的好處和壞處中作了衡量以後,知道了壞處大於好處,因此她們不想生兒育女了。她們坦白地,赤|裸裸地把這種想法講了出來,在心理上沒有一點忐忑不安,由於她們是出於對孩子們的愛才有這樣打算的,因此這種想法在她們看來應該受到讚揚,也可以說是一種美德,令人自豪的美德。這種想法恰恰表明她們缺乏愛心,表明她們是個只顧自己不管別人的女人。但是她們卻沒有看到這一點,從她們自己方面來講,可愛的孩子即使能為她們帶來歡樂,也還超不過為了孩子所受的驚嚇苦累,所以說,她們寧願沒有孩子,寧願以後沒有機會撫養孩子們照顧孩子們,面對天真可愛的孩子,她們無法為之而犧牲自我,反而卻要犧牲天真可愛的孩子來為了她們自己。
「孩子在我們之中降臨之後,我的妻子,我也同樣,日子沒有一天過得開心舒暢,簡直是活受折磨,又怎麼能夠不擔驚受怕呢?這種驚怕時不時地出現,總是在剛剛平息了一場醋海風波,或者是解決了一些平常的爭吵,正在打算如何平平靜靜地生活,找一些書來讀,找一些問題來思索,或者剛有一件正經事要拿來去做,這種問題就突然降臨了:瓦夏吐了,瑪莎在拉血,或者是安德柳莎出疹了。就這樣,所有的任何打算都化為泡影,所有一切想做的都成了竹籃打水一場空了。請哪裡的醫生,請哪一位醫生,孩子們應該隔離,在哪m.hetubook•com.com些地方被隔離?又要灌腸,又要測體溫,又要餵藥,又要請醫生。在沒有忙完一件事的時候,又會冒出另一件事。安逸、舒適的家庭生活好像從來和我們沒什麼關聯。我們所經歷的歲月,像我剛剛所描述的那樣,不論是想像中的還是真正的危險,都不斷冒出來,讓我們連續不斷地去克服。現在,這種日子是大部分家庭都有過的。這種情況在我們家裡特別明顯,因為我的妻子不反對對孩子極為關愛,並且又對別人所說的一切輕易就相信了。
「當孩子身體很棒的時候,就已經這樣操心了,萬一孩子生了病,那簡直和下了十八層地獄一樣了。人們這樣想,病是可以被治好的,由於已經有了專業的治癒疾病的學問,有了了解這門專業學問的人——醫生。對於怎樣治癒疾病他們都了解。即使可能不是每個醫生都了解,但是醫術高超的醫生是會有十足把握的。所以萬一孩子生了病,就必須把這位醫術高超的醫生請來。因為僅有他一個人,才能夠化險為夷,起死回生,治癒孩子所患的疾病。假設沒有把這位醫生請來,或者是,這位醫生在另外一個地方居住著,那麼,孩子的病就會每況愈下,死於疾病。這一點,並不止是她一個人這樣認為的,像她那種門第出身的女人都是這樣想的,無論到哪裡,她都能聽到如此的話,葉卡捷琳娜.謝苗諾芙娜的兩個孩子都死了,怪都怪伊凡.扎哈雷奇沒被她及時請來為兩個孩子治病,而正是伊凡.扎哈雷奇,才使瑪麗亞.伊凡諾芙娜的大女兒脫離險境。彼得羅夫婦,在醫生的建議下,把孩子及早地分散開來,住在各家旅館裡,為孩子們保全了他們的生命,假若他們從沒有分散,那麼就會相繼死亡,https://m.hetubook.com.com還有一個孩子,身子骨柔弱不堪而且又常患病在身,父母遵從醫生的建議,讓孩子去了南方,挽救了孩子的性命。作為母親的本能是對子女的關愛,但是,做母親的能不能及時地對伊凡.扎哈雷奇有關這方面的建議加以接納也關係到孩子的生死,這怎麼不能夠讓做母親的擔驚受怕,憂慮萬分一輩子呢?至於什麼樣的建議會被伊凡.扎哈雷奇提出來,每個人都不知道,況且連他自己也不知曉,因為他明知自己是個大草包,不諳一點醫術,人家的病壓根兒不可能被他治癒。所以,只有誇誇其談,用來迷惑人,讓他們信服他的高超醫術。為人之母,假設是隻確確實實的動物,每日裡,她就不必擔驚受怕,憂心忡忡;假設她確確實實是個人,她就會把上帝用來當做她的精神支柱,就會有虔誠的農婦一樣的想法,這麼說道:『上帝賞賜這一切,上帝也應把這一切收回,一切都在上帝手心裡把握著。』這樣,她就有著這樣的想法,像所有人一她樣,她孩子的生死,都被上帝一個人操縱著,卻不是由人來操縱著,所以,對預防孩子生病和意外死亡,她根本不必看成自己的職責,根本不必為了這事自討苦吃。但是,這樣的想法她是不會有。做母親的,這樣的情況極有可能被碰到,她的孩子身體狀況很差,虛弱不堪,隔三差五地就為病所纏身。但是出於做母親的本職,她又滿懷親情,來關愛著她的孩子。怎麼又能讓她不坐臥不安呢?把這些病弱的孩子賞賜給我們,這是很糟糕的,況且又不告訴我們如何去護衛他們的辦法,卻讓一些與孩子沒有一絲瓜葛的人知道,你要治病,就得把他們請來,還得給他們很多錢,有時候,即使給了他們錢,卻也請不上門來。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