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隱形的人物——老种、小种

《水滸》的編寫人去北宋已遠,僅知道老种小种的大概事蹟,而說不出他們的真正關係了。王進和魯智深的故事還不夠道出真相,但介紹薛永和湯隆時,一下子就講了好幾代之事。依情節而論,老种是一般梁山人物父親輩甚至祖父輩的年紀了。https://www.hetubook.com.com這也等於誤示老种和小种是父子而不是兄弟。
种(音蟲)不是簡體字。山西种家在北宋代出名將。老种和小种均確有其人,但不是父子而是年紀差八歲的兩兄弟。老种為种師道(一〇和_圖_書五一~一一二六),小种為种師中(一〇五九~一一二六)。他們是北宋种家將的第三代人物。兩人均晚年任經略職(即主管一區軍民二政的經略安撫使),且同在靖康年間因抗金而殉國。南渡後,宋人感懷二人之遇,神其行,揚其智。然而二和*圖*書人的神話迅為岳飛事蹟與故事所取代,其名亦轉晦。
以上諸事,一般讀者並不陌生。但老种小种二人和《水滸》情節的交織不限於此;與他們有關者起碼尚有二事:一、病大蟲薛永的祖父為老种經略帳前軍官,而另一梁山人物通臂猿侯健是薛永的徒弟。二m.hetubook.com.com、金錢豹子湯隆之父(已逝)在老种經略處負責打鐵工作。
時至今日,如果讀者不是看附加注釋的新版《水滸》,就無法弄清楚老种小种是誰和他們之間的關係了。
在串連情節上,老种和小种作用明顯。但這二人既未露面,姓氏復罕見,連名子和二人之間m.hetubook.com.com的關係也沒有交代,足教讀者撲朔迷離。
《水滸》剛開始的時候,甫現旋逸的王進在離開史家莊時,說要往延安投靠老种經略。待他的徒弟史進走投無路,去延安覓師時,卻找他不到,因而帶出本來隨老种經略工作,後來撥在渭州小种經略處當提轄的魯達(出家後始名魯智深)。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