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線

生活在今天緊張的社會裏,大家被時間鞭策著,這死線的限期將人們普遍地塑成了麻木的現象,往往無論甚麼事都要等到了時間再說。在因循,拖延,期待中,便完全失去了主動,也失去了創造性。「時限」變成了一道催命符,人們常常被逼得走投無路。在時限的追索下壓榨出來的東西,要求盡美盡善是絕不可能的。在和_圖_書截稿前夕擠出來的急就章,畢竟與永恆是相隔著遙遠的距離的。
一翻開你的備忘錄,便會發現上面記滿了密密麻麻的該辦的事項:該繳的分期付款,該赴的約會,該寫的文稿,報考截止的時間……而付房租,繳水電,納稅捐等等,都有一定的限期,超過那條死線,便會蒙受很大的損失。因此,你必須和_圖_書每天捧著備忘錄過日子,小心翼翼地在死線以前將那些事辦好,否則便會遭到困難,許多人因無法挨過這條死線,便宣告破產或自殺了。這種掙扎在死線邊緣的日子,使現代人都或多或少的變成了神經質,對昔日海闊天空的寧靜生活,只能在夢寐中追尋了。
記得讀過一本新聞學的書,名叫Headlinesm•hetubook•com.com and Deadlines,是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一本討論編輯技巧的書。Deadline可以譯作截稿或限期,也可直譯為「死線」,這條死線不僅是報刊截稿的死線,我們今天在不同的場合與不同的時間裏,都會遭遇到這條死線,它幾乎纏住了現代人的頸項,使我們窒息得透不過氣來。https://www.hetubook.com.com
要克服這條時限的死線,我們便不能讓時間做主,而要有效地控制時間。不因循,不拖延,徹底消滅時間浪費的空白,永遠採取創造與主動,便能衝破這條死線,不受時間束縛。任何事情都不要等到最後一分鐘才動手。新約馬太福音中提到了十個童女的故事:其中五個聰明的女孩預備了燈,又預備了油,儆醒等待她們的新和*圖*書郎;另五個愚昧的女孩,與空盞並坐,等到新郎來了才去買油,結果被擯於門外,便是一個發人深省的比喻。由於困攏我們生活的死線太多,反倒使我們糊裏糊塗地過日子,連我們最後的生命如何安排也茫然無知,都交給了時限的死線,我們若能學那五個聰明的女孩,隨時掌握主動,則不但不會迷失了生命的方向,而且能為我們自己的生命寫下不朽的結論。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