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
留美學生生活

並不是所有的留學生都要找暑期工作。有些是拿全年獎學金的,有些是讀暑期學校,以加速完成學業的,有些是在暑期學校工作而拿獎金的,則多留在學校,度過漫長的假期。
今日臺灣,碰到朋友們談起來,幾乎多數都有一二位少爺或千金在太平洋彼岸讀書,更有許多候補者,正竭盡一切努力朝向這個目標前進。因此留美學生生活,是大家所關心的一個題目。報導留美學生生活,有兩種方式,一是由局內人,也就是留學生自己寫,現身說法,當然更正確,更周詳,但是容易拘於一隅,囿於一己。一是由局外人來寫,雖然不是親身經歷,容或掛一漏萬,可也比較客觀。筆者在美國看了幾所大學,訪問了幾位留學生,現在以局外人的身分,略述我對於留美學生生活的所見所聞。
從臺灣去美國的留學生,通過了申請入學,申請獎學金或留學考試及格,申請出入境,申請護照,體格檢查,英文測驗,大使館簽證等等,一關過了又一關,每一關都順利通過,真如「蚯蚓修成龍」,籌足了路費,踏上了飛機或輪船,雖然還有些移民、海關等的小麻煩,終究容易對付,進了美國領土,一切驚濤駭浪的往事,都如雲煙似的過去,等候在面前的,是一個新鮮的環境,新鮮的生活。和同行的伙伴一聲「再見」,各自奔向預先約定的學校。到了學校,首先面臨的,是食和宿兩個問題。
現在再談到留學生的學業問題。美國大學規模參差,程度不同,作風各異,當然不能一概而論。大體說來,我國留美學生,刻苦勤學,是沒有問題的。比不上人家,有兩點:一是英文程度,這一方面比較容易克服,大概花上一年工夫,便可以跟上去。另一是基本知識,這一點就不容易補救。美國學生從小看電視,玩科學玩具,讀兒童讀物,因此常識豐富。到中學裡,其程度也比我們為高。這是讀死書和讀活書的區別。舉一個例,「電子計算機」是美國目前最時麾的東西,凡是比較高深複雜的計算,都用得到。美國大學裡許多學科,很多就靠它。可以節省不少時間。那些美國學生,對於電子計算機早已耳熟能詳,一上來便可以做「程式」上機器。而我國去的留學生卻懵無所知,一時又無從請教,只有仍利用我們祖傳的算盤去求答案,有類於龜兔賽跑。待到摸熟電子機,已經比人家落後一步了。
關於找工作、賺錢,也即是中國留美學生心目中的所謂淘金夢,一談起來,真是膾炙人口,眉飛色舞。因為美金收入,也確乎動人。有些人甚至買櫝還珠,捨本逐末。從而生出很大的是非。其實找工作賺錢,必須按照美國hetubook•com•com政府的法令,免干例禁。
至於工作機會,倒不需要十分擔心。尤其是大都市以及避暑勝地,隨時可以去應徵。在餐旅事業中,工作也稍稍有些上下。最苦的是洗碗碟,工作既粗笨,又沒有小費收入。不過初出茅廬,不曾受過訓練,也只得屈就一番。至於倒酒、端盤、收帳等工作,就比較高級。每週的收入約三十元,但小費卻可以分到七十元,而且吃飯免費。因此每月可以淨收入三、四百元。一個暑期工作下來,一年的開支都有著落了。
在學期中間,要找「工讀」機會,是戛乎其難的。只有極少數的一些零星工作,如學校餐廳中剪飯票,收碗盤,或者打一些字,或者替高級研究生做一點小工作,都只是象徵式的,收入也微乎其微。所以在學期中間,你還是籌足費用,專心讀書的好。到了五月間開始放暑假,那就是你名正言順賺錢的時期。原來美國人的休假,真是非常徹底,每到旅行季節,傾城動廓,全都出去遊覽。這就發生了兩大需要,第一是許多商店、公用事業、公司行號、政府機關的工作人員,出去休假以後,工作不能空著,要有人來代理。第二是由於旅行季節的到來,遊客如雲,在風景、名勝之區,旅館、飯店、遊樂事業,生意驟然興隆起來,需要增添大批的臨時工作人員。造兩大需要,正可以由那些放暑假的學生來接替。當然前一類需要,其職位比較高級,須由一些有經驗的人來擔任。一般學生,只能做後一類工作。這說明了為什麼學生們的暑期工作多數是飯館的侍者之類。
中國人在美國,以開飯館出名。單是紐約一地,中國餐館大小有三千家之多,照說找工作很容易。不過中國館子大部份是廣東人所經營,因此也以廣東同鄉為有優先權。其他省籍的人,則多去猶太或外國人開的館子工作。
車子,是美國人生活的一部份。我國留美學生,剛去時還不敢想。過了一、二年,稍稍積一點錢,就要談買車了。學生用的半新舊車,花三、四百元也就夠了。有車上街、郊遊,究竟要方便得多。至於學校內部,面積很大,腳踏車是很普通的工具。腳踏車照例不上鎖,騎到那裡,就扔在那裡,絕不會被人偷去。但別人順手牽羊,不告而騎上一段扔下來,卻是常有的事。還有一件事也值得一提,便是到了放假前夕,每個學校的佈告牌上,都貼滿了小紙條,有些是有車的學生,要駕車回家,徵求同行的搭車者;有些是無車階級,要到某地去,希望搭車。雙方合適,談判成功。搭車者津貼一點汽油費,比坐公路車或火車省得多。有車者https://www.hetubook.com.com本來要走這許多路,搭幾個人,既有伴,又可減輕負擔,一舉兩得。
我也曾和一些同學談過,是否可以找一些辦公室工作做,比較文雅一些。他分析給我聽,如果你找到一份繪工程圖、助理設計等的工作,週薪可有六十元,但抽稅後只剩四十五元,還要吃自己的飯。名義儘管好聽,卻很不實惠,所以大家對於飯館旅館,趨之若鶩,成為最熱門的目標。
按照美國移民法令的規定,留學生們要在暑期中找工作做,也得先向學校中的外國學生顧問登記,獲得許可,雖然僅是一個手續,卻也不能疏忽。若干人沒有辦妥手續,或者根本不上舉,卻去找工作做,給移民局發現,按照規定須遣送出境。有理講不清,延請律師來辯護,縱然免於厄運,但律師費用,超過工作收入,還是得不償失。所以還是不冒險為佳。
現在,我們就從留學生們剛到達學校談起。
在美國這樣生活高昂的國家,一個學生每個月的生活費最少也要一百二十到一百五十美元。學費則視學校而定,有些貴族化學校要繳二、三千元,少則四五百元的也有。一個留學生讀碩士學位,花上二、三年,全要靠自費,總不是普通家庭所能負擔的。好在美國有得是工作機會,而且靠工作賺錢求學,是榮譽,不是恥辱。所以即便是自費留學生,只要第一年的學費籌措足額,到了第二年暑假,隨著人潮,找一個暑期工作,第二年以後,便可以自力更生了。
美國若干著名的規模較大的大學,對於新來的外國留學生,有一種「東道主」制度(Host Family),那是由學校洽妥當地一些熱心人士,對於新來學生,作一個短時期的照拂,包括食宿在內。外國留學生在啟程以前,先和校方的外國學生指導部連繫,由他們介紹你一家「東道主」。當你把到達學校所在地的日期通知他們時,那位東道主就駕著車到機場或車站來接候,把你迎入家中。這些東道主多半是已經退休了的老年人,兒女都已長成,各自營生,自己稍有積蓄,生活沒有問題,卻感到相當寂寞。有這個機會,招呼一二個外國學生,那些離鄉背井的遊子,初臨異邦,受到這份溫暖,其感激自是無盡的。東道主一般的任務。是從學生剛到達起,到安頓就緒,或者借到民房,或者住入學校宿舍為止。這一段時間內,陪著他熟識學校及當地環境,遊覽些附近的名勝,解決一些問題,並在家裡招待食宿。因為他是留學生到美國後第一個遇到的「親人」,印象特別深刻,關係特別親密,尤其是人情味最重的中國留學生,銘刻在心,隨時去探訪https://www•hetubook.com•com,逢年過節,殷勤存問。所以他們那一份招待的厚意,也獲得了相當的慰藉,在晚年生活中,增添若干歡樂的氣氛。也有一些東道主,願意把他的異方來客,招待一段較長的時期的,不過為數不多罷了。
膳宿問題部署定當,接著就是繳費註冊。去美國的留學生,一些是有獎學金的,一些是自費的。美國大學的獎學金真是五花八門,種類繁多。多者四、五千,少者一、二百。很多著名大學的研究院,幾幾乎沒有一個學生沒有獎學金。在我們的觀念中,對於獎學金似乎很奇怪,為什麼有這麼多的獎學金名額,說穿了卻很容易了解。原來獎學金的來源,有政府設立的,有私人捐贈的,但主要的則是工商界所出資。美國的工商業發達,彼此間的競爭尤其厲害。要生存,要發展,全靠研究和發明。許多大公司大廠商雖然自己設有研究試驗機構,力量究竟有限,有的則無力設置。他們最簡單有效的辦法,是特約學校中的名教授,請他研究某一特定的題目,而給一筆可觀的費用。教授們拿了這筆錢,便和學校合作,以一部份作自己的報酬,一部份購置儀器設備,另一部份便作為研究生的獎學金。這些儀器設備,是捐贈給學校的,所以學校也很歡迎。而所謂獎學金,事實上是這批已經受過大學教育的高材生,一邊讀書,一邊替教授做研究試驗工作。用這麼一點小錢來雇這麼多高級的助手,實際上還是工商界打得最精的算盤呢!
一些假期,如感恩節、復活節,以及最盛大的聖誕節等,是美國學生最興高采烈的日子,卻也是我們的留學生黯然神傷的日子。眼看別人都歡天喜地的歸去,享受溫暖愉快的家庭樂趣,而自己則有家歸不得,孤燈煢燭,旅況淒涼,思親之情,油然而生。即使有人邀約,或同學相聚,總覺得不是滋味。異方之樂,徒令人悲。
在大學研究院讀書,死啃教科書沒有用。最要緊的,一是博覽群書,二是需要幾分才氣和靈感。大概要上一堂課,至少須準備一、二十小時,或者翻參考書,或者做實驗,或者演習題。中國學生固然用功,美國學生也並不輸。他們是守著「讀書時候讀書,玩樂時候玩樂」的信條。坐在研究室裡,老僧入定似的讀上一、二十小時書的書獃子,也多的是!
美國的大學,在其附近,都有許多私人房屋,專供出租給學生之用。這種寄宿舍一般是二層樓的小洋房,大都市裡則也有得是公寓。寄宿舍有備有傢具的,有不供傢具的。供傢具的,每個人每月約四十五元,不供傢具則只要三十元左右。視離學校距離遠近及建築物情形而有高下。那些傢具除www•hetubook.com.com了自置外,也可以向學校去借。許多闊綽的美國學生,他們在學校時,自己置備了許多傢具,學業完成以後,就把它們送給學校,轉借給窮學生們。住校外的寄宿舍,生活上是比較自由,沒有人來管你。一般是四五個人合租一幢房子,冰箱、電爐,一切設備都有。我們中國留學生有一個習性,就是聯合中國同學住在一起,不單是租一幢,而且往往許多中國同學在一條街上租很多幢。你去幾個中國學生多的大學,常常會發現這種「中國街」。同學們在一起,守望相助,互為照顧,有什麼活動,也眾擎易舉,連絡方便。中國人又是最講究吃的民族,幾個本國同學住在一起,上街去買些雞腳、鴨膀、豬肝、蛋麵之類,再加上家裡寄來的「補給品」,輪流下廚,用電爐煮一鍋香噴噴的米飯。比起那些食不下嚥的牛油麵包來,真不可以道里計。而錢卻還可以省得多(住校外的人也可以到學校的自助餐廳去吃飯,每天平均花二元五角至三元,也較學校宿舍吃包飯為省)。當然,住學校宿舍最大的方便還是語言,在這個小天地裡,關了門,不啻是中華民國的國土,講的是國語,寫的是國文,開的唱片是黃梅調。還有幾位保存國粹論者,帶著硯台毛筆,每天揮毫練字。但是壞也就壞在這裡,他們對於英語是一曝十寒,他們很少交到外國的同窗學友,他們缺少機會體會外國的社會生活和人情風俗。所以住校外或是住校內,權衡得失,可以說各有短長!
寒窗苦讀,出頭的日子到了。我國留學生赴美,大部份先讀碩士,也有人直接讀博士的。讀碩士約二到三年,得到碩士學位後再讀博士,平均約須五、六年。如果直接讀博士,則五、六年,也可夠了。不過直接讀博士也有一項危險,如果讀不到,那麼連碩士也沒有。讀博士不單是花工夫便可獲致,主要的還是有沒有這智力,這才氣。也有些人喜歡急就的,則讀了碩士,就算告一段落,便去找事情做。美國社會對於學位都定有價錢,一般的說,頓士月薪約五、六百元,而博士則為七、八百元。獲得博士後收入固然可以提高,但在修博士期間,如果去做事,也可以有相當收入。這是各人打各人的算盤而已。在美國,多的是工作機會,尤其是若干著名大學,每個學生在獲得學位的時候,總有幾個工作機會在等候著你,隨憑你去選擇。當然你要回國也可以,而且非常歡迎。但在現階段,留美學生學成以後,很少是回國的。他們在美國工作了一段時期,便可以申請永久居留權,再過一段時期,就成為美國公民了。不過,在他們的內心裡,卻仍然憧憬著祖國,懷慕著祖國,只是等待hetubook.com.com適當機會,就會隨時回來的。
每年九月的第一個星期一,是美國的勞動節,這是一個國定紀念日。在美國,習慣上勞動節是意味著漫長的暑假的結束,過了這一天,許多人又要回到各自的工作崗位;學校呢,也開始了新的年度。舊學生賺足了外快,意興闌珊的返校,繼續他們的學業。新學生則從美國本地,以及世界上的每一角落,懷著朝聖一般的心理,開始他們的新生活。
除開這一段過渡時期,留學生們的住宿,不外兩種方式,一是住學校宿舍,一是在校外自己租房子。大多數學校有學生宿舍,研究生普通是兩個人一間臥室。住學校宿舍有許多好處,上課的教室、實驗室、圖書室等都在一起,往來方便。宿舍裡有許多公共設施,如餐廳、健身房、交誼廳等等,可以利用。只要事先登記妥當,繳了費,一切都不必操心。但是對於外國留學生,住學校宿舍最大的利益,是語言的訓練,同房的和其他寄宿生,都來自各方,強迫你不能應用自己的語言,英文會話的進步自然快得多。不過學校宿舍照規定收費,要比在外面自己租房子,每個月平均須多負擔三、四十元。同時住學校宿舍包括吃飯在內,宿舍的伙食,實際上很營養,很大方,牛奶、麵包、雞蛋、水果,只要你有食量,儘管吃。可是羶肉酪漿,以充饑渴,總有些吃不慣。少吃則又覺得不合算。不如在外面自己租房子,自己辦伙食,既自由、又經濟,也合胃口。
研究生儘管有極多的獎學金機會,大學生就完全不同。尤其是外國留學生,很難染指。所以美國大學裡的中國大學生,除了若干由南洋、菲律賓、香港等地去的富有家庭的子女和少數特殊情形外,就如鳳毛麟角了。
談到玩樂,美國學生更比我們的留學生高明。美國大學裡平日上課,大家衣著都很隨便。一件襯衫、一條窄腳褲、一雙球鞋,也不需打領帶。但是到了週末,卻一個個打扮得衣冠楚楚,舉行約會,不到深夜不歸。我們中國留學生不慣於這一套,卻也未便示弱,偷偷的用一些空的啤酒罐和煙盒之類,丟在自己的汽車裡,表示自己也曾遊樂一番,實際上卻唱的是空城計!
美國的房東出租這種寄宿舍,有一個不成文法,就是或者整幢租給男生,或者整幢租給女生,最多也是一層租男生,一層租女生,以免不必要的紛擾。因此女學生少的學校,在外租屋較難,同時住在外面,天寒地凍,半夜三更,往來尤為不便,所以女學生們以住校為多。但是到了寒暑假期,一般學校,對於宿舍中的全體學生,都要下逐客令,讓你各奔前程,至於結婚的學生,可以住在學校的「結婚學生宿舍」,也可以在外面租屋居住。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