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所講的十六點,是冰瑩個人認為抗戰期中,婦女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的訓練,現在再談第二項,抗戰期中婦女訓練的辦法。
誰都承認,婦女最富於保守性,特別對於產業的重視,幾乎比生命還要寶貴。這都是由於思想與眼光欠缺遠大的緣故,必須一一去開導她們人口密集,對於轟炸的危機,以及保存產業,在淪陷地區內,無異於助敵作戰的理由;使她們了解堅壁清野的意義,了解這些不得已的苦衷,以免她們發生仇恨心理,反而認賊作父,幫助敵人來攻打自己。
過去為了內戰給與人民痛苦太深的緣故,很多人都認為兵是一種凶器,因此便造出「好男不當兵」的風氣,鬧得大家腦子裏面,都以為當兵是窮苦無告的老百姓,和流氓地痞最不好的出路;卻不曉得他們是負有捍衛國家,維護和平的偉大任務。所以此刻我們應該把兵的尊嚴,兵的神聖,以及國民當兵的天職,普遍地宣傳,使他們再不至於拖著丈夫兒子,阻礙徵兵工作之進行;更進一步,不但希望他們能夠敦促丈夫和兒子,去負起這偉大的任務;而且自己也以當兵為光榮,自動地起來請纓殺敵。自然,要做到這地步,還需要把軍隊的紀律訓練好,同時要改善出征軍人的家屬待遇才好。
前面已經講過,婦女界因為沒有組織,所以十分散漫,不容易收到互相合作的效果,此後我們必須鼓勵她們時常集會,練習民權初步的運用,養成她們奉公守法,守紀律,講公德的團結精神,去掉「嫉妒」「狹隘」「自大」等陋習。
在全面抗戰中,本來所有救國工作,都應該由男女兩方面共同去負擔的;不過因為男子已先期得著訓練的機會,已經造就了許多特殊的技能,特別是交通上的技術人員,幾乎都是男性。抗戰開始之後,技術人員已經有了很大的損失,此後戰區日益擴大,交通上重要的工具,如鐵路和輸運已日漸減少,更需要大量的補充航空、公路、小河運輸,以及通訊上技術的人員:像駕駛汽車,或在小河上駕駛小汽划和帆船,這些都是婦女可以勝任的工作;至於管理電報、電話、無線電收音及郵政之類的事,女子比男子更為相宜,因為她們的忍耐性比較大,做事又比較細心,只要給她們以相當的技能訓練和工作機會,相信成效一定是很好的。
今天教育部要冰瑩來同各位談談「抗戰期中的婦女訓練問題」,我希望能夠藉此引起諸位對於這問題的注意,大家共同來研究,來討論,來貢獻寶貴的意見給政府,切切實實地訓練二萬萬二千五百萬的女同胞,使我們能夠在第二期國民革命的民族獨立戰爭中,完成其偉大的任務。
乙、特殊的訓練——以上八點是我認為普通婦女都應該接受的一般訓練,下面再談八點知識婦女和婦女幹部人才應有的特殊訓練。
第三:各種生產技術的訓練。
第八:軍事的知識和技術訓練。
第三:獎勵各地青年學生,多多開辦婦女補習夜校及定期講演會,為成年婦女補習各種生活上,和抗戰工作上必要的知識。
第二:加緊推行注音符號,普及識字教育,發動各地文化機關印行通俗書報圖畫,獎勵各級學校遍貼壁報,以引起民眾對於時事的注意。
我以為在男女有別的社會習慣,沒有完全破除之前,應該先從婦女界自身組織著手,養成集體生活的習慣。把「合作」和「守紀律」的精神培養起來,然後衝破男女界限,參加各種團體的活動,這樣才能發生堅強的力量。
第七:要開放一切現有的文化和軍事教育機關,准予男女同學,同事。
事實擺在目前,由各地抽調出來的壯丁,訓練不久,便需要開到前線去補充,將來抗戰延長,自衛隊、憲兵、保安隊、警察都需要開赴前線去殺敵;那麼在後方維持治安,警衛行政機關和偵緝漢奸的工作,便需要婦女來擔任了,這些工作,對於她們是很相宜的,因為她們本性|愛好和平,遵守規則,對於排難解紛,維持秩序的工作,女人尤其容易做得好。我們相信只要她們能夠運用理智去判斷是非,擔任警衛和偵察,是她們最適當的工作。
過去婦女因為知識缺乏,很少有人知道什麼叫做衛生;尤其不懂什麼是公共衛生。所以在家庭或者社會,在在都可以見到許多骯髒不潔的現象。抗戰開始後,在難民車上,難民收容所裏,更可以發現許多不衛生的行為,在平時,關係還比較來的小;在傳染病流行的時候,簡直危險萬分!實際上,就拿最後方的民眾生活來說,也應該普遍地灌輸婦女的衛生常識。因為主持中饋,養育兒女,與疾病的傳染關係,最為密切;尤其是兒童身心的發育與健康,全權都操在母親手上;整個民族之健全www.hetubook.com.com與否,都與婦女的衛生知識有關;至於防護技術,固然有許多是專門的學問,需要有比較高深的訓練;然而一般的止血,防毒,免疫,以及侍候病傷者的湯藥,精神上之慰勞等輕便工作,是每一個婦女都應有的常識。
諸位先生,諸位女士:
第八:要普遍設立托兒所及育幼院,以減輕家庭婦女的負擔,培養兒童的團體觀念。
婦女應該和男子一樣地參加社會事業,這本來是天經地義,不成問題的;不過在過去,婦女能夠參加社會事業的機會太少,而且所表現出來的成績也不佳。她們因為受著虛榮心的驅使,不從學問,道德,能力方面去下功夫,不謀事業的發展;不知自重自愛,而願意去做所謂「花瓶」以致引起社會對於婦女界發生許多過於刻薄的批評,而妨害女權之發展。此後我們大家應該本著三民主義的男女平等,男女互助的原則,善意地去獎勵,去扶助女子參加社會事業,推動婦女團體的發展;自然,婦女本身,更應該在事業上努力去苦幹實幹,建立婦女勝任社會事業的良好的信用;尤其盼望婦女界的領袖,放開眼界,除去嫉妒陋習,多多幫助後起的女青年,以及發展下層婦女工作,完成婦女報效民族國家的時代任務。
目前保育難童的工作,都是由婦女擔任,自然這是我們報效國家的一個機會;可是保育難童,並不像一般當小學教師的那末簡單,因為他們是由各種不同的家庭環境中出來的,並且已經離開了父母的愛撫,受到了許多流亡生活的苦味。他們不只需要教師給他們知識,而且需要教師給他們像父母一般的慈愛和安慰。因此管理他們,教育他們的人,必須有特別的愛心與同情才行,所以我以為目前應該特別注意到這種保育兒童的師資訓練。
第八點:我認為應該普遍地灌輸一般衛生知識和防護技術。
我相信婦女求知識的慾望,比男子還要迫切,只是為著忙於家庭中的瑣碎工作,把時間消磨得太多,沒有功夫去進學校;如果能於每天晚上,趁著她們工作餘暇的時候開辦補習班,給她們一個求知的機會,她們一定是很高興來就讀的。
第二:救護知識和技能的訓練。
第六:當間諜的訓練。
第一:普及社會教育。
以上所講的十六點訓練目標,和十點訓練辦法,是冰瑩所認為目前急切需要一一促其實現的一些淺見。希望賢明的政府能夠採納;更希望熱心救國的先生們有所協助;尤其希望婦女界所有的老前輩和青年姊妹們,大家團結起來共同努力,來完成我們對於抗戰建國的神聖使命。
甲、一般的訓練——一般的訓練,是指任何婦女都應該普遍地具備的智識和技能。這裏自然沒有機會去談衣、食、住、行,和待人接物的瑣碎問題,而是選擇八項與抗戰有關的話來略為談談:
第一項:要同各位談的是抗戰期中,婦女所需要訓練的智識和技能問題。這裏包含著一般訓練和特殊訓練兩種:
第四:交通技術的訓練。
第七:保育兒童的師資訓練。
最後我覺得每一個婦女,都應該有當兵的準備。我們的抗戰是長期的,一天不把敵人消滅,取得最後的勝利,就一天不得停止,如果將來男性的兵員損失很多的話,我們婦女就應該踏著他們的血跡前進,實踐領袖持久抗戰的主張,用大家的血肉和頭顱,來維護我們民族的生存,國家的生命。女人當兵,在北伐時代,人家視為怪事,近來因為武裝的女同志,一天天多起來了,也就不顯得稀奇了;然而所謂武裝的女同志,大部份仍然沒有作戰的技能,這是因為沒有機會可以接受實際作戰的軍事訓練,實在是一件很大的憾事。在這裏,我很想舉出一些事實來證明女人統領隊伍去衝鋒陷陣的成績;然而為了限於篇幅,只好讓那些不大相信女人能當兵的先生們,去參考歷史上的花木蘭、秦良玉、樊梨花、洪宣嬌,以及在東北敵人後方活躍著的趙老太太,李營長的史蹟,便無須我來多說了。
為著培養婦女界各種專門人才,我們急於請求政府開放各等級、各種類的專科學校,一律准予男女同舉,固然現在有不少的教育機關是開放了的,男女學生兼收;可是在專科以上的學校,除文、理、法、醫等科外,極少聽到工科農科的學校,也招收女生;至於軍事學校更談不上。即就中等程度的職業學校方面來說,女生也被限制讀師範、家政、縫紉、美術、助產、看護這些範圍之內,也不能參與積極的生產性質,和軍事性質的訓練。這實在是國家的一種損失,不夠供給戰時專門人才需要,我們希望當局為著適應婦女大眾的需求,適應大時代的需要,開放hetubook•com.com各種類、各等級的教育機構,讓優秀的女青年們,能夠充分地得到培植天才的機會。
關於婦女從軍的重要性,前面已經說過,同時也說到開放軍事教育的要求。這裏,我特別為一般婦女同胞請命,就是普遍受短期的軍訓,使每個女人,都有軍事常識,有機會去戰場服務。
第五點:我認為需要普遍地灌輸避難和防空防毒的知識,以減少許多無謂的犧牲。
川島芳子曾經做過偽國女間諜部長,平津情報處的處長,探取了我們對敵作戰的許多秘密,游說過我們好幾個將官去做叛國的勾當。其他如鴿子姑娘,加藤英子,也都有很厲害的間諜伎倆,為她們的祖國賣了不少力氣;只有我們中國,向來對於間諜工作不加注意,所以不但無法去探取敵方的軍情,而且不時受敵人的間諜愚弄,洩漏了軍事上重要的秘密;最痛心的,是我們的同胞,被他們收買去施以間諜訓練,然後來破壞我們自己抗戰的進行。今後政府應該特別注意此項人才的訓練,才不至於蒙受巨大的損失。
第十:普遍地施行婦女軍事訓練,準備以熱血洗刷國恥。
有人說,女人生來就有充當間諜的天才,因為她們心細耐煩,又不容易引起人家的注意,利用她們靈活的交際手腕,可以出入於各層社會,而探取種種不易得到的敵方秘密消息。歐洲大戰的時候,產生了不少的間諜人才;敵國在日俄戰爭中,為了組織俄國內部的間諜和擾亂工作,曾經費去一億二千萬金圓,其中尤以「黑龍會」的組織,特別廣汎而嚴密,現在主持這會的中堅是土肥原,而土肥原卻得到那位有名的女間諜,川島芳子不少的幫助。
過去婦女差不多只有家庭的觀念,未出嫁以前,就要忙於嫁奩的準備,即使有機會受教育的話,也是學些怎樣做人家的賢妻良母;等到結婚之後,除孝敬翁姑,侍候丈夫之外,所忙的,便是油、鹽、米、菜,一日三餐的廚房工作。結婚不上兩年,馬上又做了孩子的母親,從此以後,便要忙於養育兒女,管理兒女,漸漸地年事大了,世故也深了,又要忙於為兒子積蓄財產,辛辛苦苦地,為子孫做一輩子的馬牛。一生所見到的,是丈夫兒女的面,所想到的,是丈夫兒女的事,什麼叫做國家民族,根本就沒有機會聽到這些名詞,叫她怎樣曉得國家民族,有什麼值得她們拚命去愛護的必要?所以我以為在目前國家民族到了生死關頭,至少應該告訴她們,人民與國家的密切關係;假若亡了國,將會如何地受人家宰割,受人家侮辱,生活將會如何地慘痛,詳細地列舉臺灣、朝鮮、波蘭、埃及等亡國奴的悲殘生涯,讓她們知道,從她們未來生活上,建立起國家民族的關係來。使她們的腦子裏,裝進國家民族的意識,然後告訴她應該怎樣愛護國家民族,怎樣去為爭取祖國的生存而奮鬥。
為著一般婦女的要求,目前急於環要普遍地舉辦各種短期的農藝、工藝,和防護技術訓練班。這些訓練班,以講授實用的知識和技能為主,不必斤斤於文字上和各種高深的原理原則上的研習,比方農業技術上,像育種、施肥、除蟲、去草、耕鋤、栽種、育蠶、植樹、收穫、貯藏,和農產品製造的簡易技能;工業上像紡紗、織布、染色、裁縫、鑄鐵、製肥皂、接電線、修理機器的簡單技術;防護上如裹傷、止血、消毒,施打急救之類的簡易方法等,普遍地培養許多有知識的農婦、女工、和急救工作的人員,這樣才能夠供她長期抗戰中的軍需和民生的需求。
一般人都把民眾工作看得太方便了,以為只要有一腔熱血,一股勇氣,跑到前線或鄉下去,便可以找到群眾,實現其宣傳或組織的效果;殊不知民眾的文化水準雖然低;可是生活經驗卻有相當的複雜,如果你談些與他的生活不相干的話,那他們根本就沒有聽的興趣,自然談不上有什麼效果;即使你談的話,是他們願意聽的,假使你的態度,你的裝束,你的行為,一有不合他的口味,使他們對你的人格發生了誤會,那麼你的話也就等於白說了。所以我以為凡是有志做救亡工作的幹部人員,不管是宣傳也好,組織也好,或者去演劇、唱歌也好,除了準備豐富的材料之外,還應該受工作技術的訓練,才能收到實際的效果。
第二項:抗戰期中婦女訓練的辦法——這個問題比較更廣大,更需要大家多多來發表意見。現在我且先談談一些輕而易舉的具體方法,請大家批評指正。我的方法分為十個重點:
前面所講的那些婦女,在戰時所表現出來的弱點,其實都是過去的社會所陶冶出來的,並不能歸咎於婦女。我們相信,只要社會環境改善,只要教育本質改善,和*圖*書能夠充分地給女同胞一個知識上和技能上的訓練機會,不但那些弱點容易克服,而且一定可以同男子一樣地發出很大的力量來。因為男女的智力,男女的本能,原先並沒有兩樣;就是體力,也一樣地可以鍛鍊得像男子一樣強壯,這是開明的教育家,都已經公認了的。
第七點:我認為應該養成婦女的集體生活習慣,提倡合作精神,加強團結的力量。
從前因為民眾教育不普及,所以全國不識字的人佔百分之八十以上,更因為漢字難懂難學,即使讀過三四年書的人,也大都不能運用所認識的文字,作為求知識的工具,因此,一切生活都僅僅靠著父傳子,子傳孫的一些傳統的舊知識和技能,對於時事,那就只能任憑人家去造謠亂說,無從認識真相了。
第四點:我認為應該根本改變婦女對於輕視當兵的觀念,使他們樂於勸丈夫兒子從軍。
第五:鼓勵女學校或婦女團體多開茶話會、游藝會、座談會,養成集體生活的習慣。
第三點:我認為應該使婦女明瞭目前的抗戰情勢,以加強她們對於抗戰必勝的信念。
諸位一定都聽過,或者還有人親眼看到過這一年多以來,在我們戰區,和已經淪陷過的區域裏,婦女同胞被敵人摧殘,蹂躪的慘痛情況:她們有些是被敵人強|奸,慘殺死的,有些是被敵機轟炸,燃燒死的,有些是為著逃難而顛沛流離,餓死,凍死,或者投江,上吊,吞藥自殺死的。種種慘狀,我真不忍一一來向大家報告。總而言之,她們所受的痛苦,要比男同胞厲害萬倍。這都是因為過去婦女們完全受封建思想的束縛,受宗法社會制度的限制,沒有機會去接受智育上或者體育上的訓練,以致變成頑固脆弱的廢人,一旦受到突如其來的遭遇,既沒有抵抗的能力,又沒有避免危險的知識,不得不坐以待斃;或者表現出倉皇失措,自相踐踏的恐怖現象來,給敵人以轟炸,射擊的目標,而妨害整個地方的安寧和秩序,使得自己和別人都同歸於盡。有時還要更進一步地為著沒有如識,受了漢奸走狗的利誘,威脅,而做出連自己也莫名其妙的漢奸,或者準漢奸的勾當來,這些在前方是時常發生的現象。
第六:要開辦各種短期的農藝、工藝,和防護技術訓練班。
第六點:我認為在未臨到危急之前,預先應該盡量去宣傳疏散人口的意義,和堅壁清野政策對於抗戰的益處。
第一:從事民眾工作的技術訓練。
第九:要獎勵女子參加社會事業,幫助婦女團體發展。
以往社會上有一種傳統的錯誤觀念,那就是以避難為怕死的表示。其實好生惡死,不但是人之常情,而且是一切生物共有的生存條件。只要有膽有識的人,在遇到禍患的時候,曉得從容應付,曉得估計「避免與不可避免」和「該避免與不該避免」的籌劃,可避免與該避免的,就盡量地想法去避免,這是一種智慧的表現;不可避免與不該避免的,就從容就義,殺身成仁,這是人格的表現。這裏且舉一個例子來說明:比方敵人到了武漢,有一個青年他既沒有抵抗的準備,又沒有當間諜,或搗亂敵人後方的打算,更沒有守土的任務;明明曉得敵人來到後,會被砍殺的,他偏不向後方或鄉下去躲避一下。這不是勇敢,不是聰明,而是傻子的蠢笨行為。所以我們對於民眾,積極地固然應該教給他們如何去抵抗敵人,消滅敵人;消極地也應該訓練他們,如何避免無謂的犧牲。我們在每次轉移陣地,或者敵機空襲的時候,都可以見到有成千成萬的群眾;尤其是婦女們,都在倉惶失措,手忙腳亂,哭聲喊聲,震動得整個的城市,都在動搖不安;有時敵機日夜來襲,她們依然燒火點燈,或者團著白裙子跑出來看熱鬧,造成轟炸和射擊的目標,無意中做了漢奸的行為。這並不是她們有意這樣做,而是不曉得砲彈的厲害,不曉得應該如何去避免生命的危險,所以我們應該公開地教給她們以避難——防空防毒的知識。
固然抗戰到了現在,住在都市裏的人們,至少已經聽過戰區或淪陷區域內的同胞,所受敵人摧殘的慘痛,或者親身經歷過轟炸,經歷過流亡,受過敵人的危害,自然知道敵人的種種暴行;然而住在鄉下大多數的人們,都不知道我們戰區或淪陷區域裏的同胞,所受的苦痛究竟如何;更不會了解這苦痛,如果大家不起來抵抗,馬上就會輪到自己身上來的;尤其是受了過去滿清時代、軍閥時代、媚外懼外的心理支配,幾乎把人家當做神兵看待。所以需要充分地告訴大家,敵兵已經損失了大半,目下在敵國,已發生了兵員的恐慌;在這一年多的戰爭中,他們的軍事預算,已超過了四百多萬萬,每個國民的負擔,平均已在和*圖*書
二百元以上。戰爭延續下去,不久便可見到他們自己崩潰的現象,只要我們大家能夠多忍受一些痛苦,堅持抗戰到底的主張,那麼我國必勝,敵人必敗是不成問題的。
以往婦女被關在家庭中,除了兩廣、雲、貴,有一部份農村婦女,參加耕種和挑販的事務外,其餘各地,大多數婦女,都是從事簡單的烹飪和育兒工作,或者極輕便的手工副業的操勞。近年來,雖然在各都市有不少女工參加工廠的生產工作;然而仍舊限於捲煙、紡織,和繅絲之類輕便的事;重要的工業,農業技術,向來就沒有開放過婦女,讓她們有學習的機會;尤其是專科以上的工業、農業學校,根本不收女生,以致造成婦女只知消費,不事生產的畸形社會。抗戰開始後,大量從事生產的男同胞,被徵調當兵去了,同時從前方逃到後方的難民,又一天天的加多,農業上和工業上,都需要有大量人員的補充,才能供給戰時的需要,維持社會的平衡;特別是有關於軍事和民間的生產事業,更急切需要加緊工作,才能夠保障抗戰的勝利。所以我認為目前婦女,應普遍訓練生產事業的技術,以充實軍需,增加民間的衣食資料。
第二點:我認為應該使她們明瞭敵人的殘酷行為,引起人類反抗的本能;同時使她們知道敵人外強中乾,以堅定持久抗戰的決心。
現在我想將抗戰期中的婦女訓練問題,分為兩大項來同諸位討論:
第一點: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建立婦女對於國家民族的觀念。
提倡小先生制——利用兒女教育母親識字,少爺小姐教育工人,其實這個方法,已經由那些名教育家提倡實行了;只因為不普遍,還需要我們努力去推行。我主張每個小學校學期考試時,應該以小先生的教育成績,做為他自己的學業成績的一大部份,同時由主管教育機關,大量地編些簡短動人的故事和新聞,用種種方法,去獎勵孩子們教育成人。
至於講演會,可以仿照教會的晚禱辦法,每日或每週於一定的時間內,定出題目給她們講一些在抗戰期間,必須了解的知識,同時加上一些餘興,如放留聲機、歌唱、演短劇,或幻燈片之類,一定能吸引大多數婦女去參加的。
我國婦女過去因為中了宗法社會的毒太深,大都視兒童為自己的私有財產。一般人都只曉得拚命地為自己的子孫積蓄產業,很少有人關心到別人的子女。儘管古訓中有:「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話,卻極少有人能夠切實做到。要知道兒童是國家的命脈,是未來社會的主人,要國家有希望,必須從教育兒童下手;但是教育兒童,如果群眾只顧到少數人的子女,那是沒有多大效果的,一定要由國家或者地方人士統籌辦法,下最大的努力,把全國所有兒童或某地方上的全部兒童,都予以適當的教育機會,才能發生復興民族的效用。
前面已經說過,過去婦女因為中了宗法社會的毒太深,大家都視兒童為私有財產,寧可生而不養,養而不教,卻不願意交給孤兒院、慈幼院、育幼院、幼稚園之類的機關去教育。今後男子出征的數量一天一天增加,婦女離開家庭,到社會去工作的機會就隨之而多起來,如果不將兒童送去受教,保育,便無以培植健全的國民,無以培植優秀的未來國家的主人翁;而且這時從戰區和淪陷區裏逃亡出來的智識婦女非常之多,政府應該幫助她們,向後方各地去建立優良的教養院和育幼院,一來解決了流亡教師的生活,再則使流亡兒童,受到良好的教育,一舉兩得,實在值得積極去推行。
諸位先生,諸位女士:現在抗戰已經達到第四期了,無可諱言的,我們的物力、人力,都已經有了很大的損失,急於需要有大量的補充;尤其是淪陷區域,一天天地擴大,假若不趕快在後方加緊兵員和生產力的準備,將來的困難,一定比現在更要厲害。我們要認清這一次的抗戰是出於自衛,是為的要在死裏求生,而不能不和敵人去拚命,我們絕對不能厭戰,不能偷懶,不能為著目前軍事上的小小失利而氣餒。我們應該是越打敗仗,越堅強起來;越損失大,越有犧牲的決心,必須拿出全部力量來,保障我們國家民族的生存。這責任,應該由男女共同地負擔起來,不應該專責成男子去做,而讓女子空閒,偷懶,甚至於阻礙男子的救國工作。我們且不說歐洲各國愛好和平的婦女,是如何地為維護和平反對侵略而奮鬥;就拿敵國日本的婦女來說,她們本來可以安閒過日,而且應該反對她們的軍閥侵略人家的;然而她們為著愛護自己的國家,已經普遍地動員起來了,在每次軍隊出發的時候,她們到碼頭或車站去歡送,用種種的方法,像縫「千人針」,寫慰問信,派遣婦
和-圖-書女到前線去慰勞之類,去鼓勵士兵來中國作戰;近來更加起勁地參加間諜工作,參加生產工作,大批大批地運到東北,平津,長江下游各地來,盡量供給軍閥做侵略的爪牙;而在我們這死與求生的國度裏,更應該如何地加緊奮鬥,動員全中國的婦女起來參加抗戰,才能爭取民族的生存。
我們婦女界的弱點,是「嫉妒」和「自大」的心理表現。老實說,數千年來,婦女其所以受著重重壓迫,而無法翻身的原因,大部份是受著這兩種不良心理的毒害。因為「嫉妒」,所以不容易同人家合作,不容易團結起來;因為「自大」,所以在社會上,一旦得到了芝麻大的地位,便趾高氣揚地目空一切,不願意同下層婦女接近。這樣便只有永遠唱獨腳戲,永遠受男人支配,做男人的附屬品。當然,目前我們並不是為的要談什麼女權問題,而去促進婦女界大團結;但為著維護民族的生存,爭取抗戰的勝利,也非大家圍結起來不可!
在這嚴重的抗戰期間,政府應該拿出大部份的教育經費,去推行民眾教育事業。有計劃地組織流動工作團,像講演隊、漫畫隊、歌詠隊、演劇隊,或電影放映隊,深入民間,盡量宣傳抗戰的意義,暴露敵人的殘暴行為;並提倡衛生,捉倡節儉,提倡當兵,提倡用國貨土貨的美德;灌輸改良生產技術的實際知識。在重要各城鎮,應該設立完善的民眾教育館,舉辦生產及衛生競賽會,獎勵優良的出品;特別對於婦女應有的衛生知識和生產技術,需要多多灌輸。
在這抗戰期中,前方的作戰消息,和後方的組訓工作,都需要他們徹底了解。這樣便非發動各地文化機關,和各級學校,多多印成通俗書報畫冊,在大街小巷,遍貼壁報和連環圖畫不可。這些書報和圖畫,都應該加以注音符號。在婦女夜校裏面,尤其要注重符號的學習。那麼,抗戰的知識便容易深入民間,文盲也趁這機會掃除了,一切建國的基礎,都容易建立起來。
第五:警衛和緝奸的訓練。
至於在後方的女同胞,也有許多不良的表現,例如那些有錢的太太們,她們因為沒受良好的教育,認不清「國」和「家」的關係,而斤斤於自身和家庭的利益,沒有盡其國民一分子所應盡的天職。她們拚命地替丈夫,兒子做守財奴,阻止丈夫兒子們對於救國捐助和公債的捐助。有些摩登婦女,將丈夫或者父親的薪水,拿來盡量買些新奇的舶來化粧品,打扮得花枝招展去引誘異性;沒有錢的婆婆奶奶們,拚命地拖住丈夫,兒子,不許他們去當兵抗戰;就是一般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婦女,也還有人以為抗戰是男人的事,自己渾渾噩噩地把光陰和金錢拿去在牌桌上浪費,沒有負起女人報國的責任來,這都是不可掩飾的一些婦女弱點的暴露。固然,自從抗戰開始之後,有不少姊妹們,在前線做救護,慰勞將士的工作,負宣傳組織民眾的任務,她們鼓勵了士氣民心,使戰鬥力加強;更有不少姊妹們,在游擊區裏,擔任運輸和諜報的重要任務,甚至於直接率領健兒作戰,阻礙敵人軍事上和政治上的進展。在後方,也有不少婦女界的先進,在領導各地青年婦女做救護、慰勞、募捐、籌款,以及喚醒民眾的救亡工作,這些都直接或者間接地發生了抗戰的實效;然而就全國二萬萬二千五百萬的婦女總額來說,在全面抗戰中,能實際貢獻力量給國家的人數,實在太嫌少了!
我國婦女因為已往教育不普及,大部份都是無知無識。她們既不懂國家民族是什麼,自然更談不上什麼國際形勢。她們只曉得國內年年都在鬧內戰,鬧土匪,使得民窮財盡,雞犬不寧。她們害怕戰爭,害怕她的丈夫兒子,被人家拉去參加什麼活動,卻不曉得抗戰開始之後,全國已經團結一致,大家共同擁護唯一的領袖,唯一的政府。她們只知道,凡是外國人,都是不講道理,不顧情面的,一律都是我們的仇敵;卻不曉得國際間有無數的人們在擁護公理,擁護人道,為我們表示同情,從事反侵略運動。固然我們並不是要使每個鄉下老太太都明瞭國際情勢,至少應該使她們知道我們只要全國民眾一條心,團結一致,抗戰到底,最後勝利,一定是屬於我們的。
抗戰到了第二期,戰區更擴大了,受傷的士兵和民眾也更多了,衛生人員和醫藥人員固然感到很大的困難,就是救護人員,也非常地缺乏。當敵機不定時間,不擇空間地肆行亂炸,隨時隨地都有炸傷燒傷的可能,隨時隨地都需要大量精於救護知識和技能的人員去工作,所以我們要普遍地訓練婦女,來擔負這救護的責任。在各級學校裏,應增加救護課程,聘請有經驗的醫護人員,去訓練一些實際應用的救護知識和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