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魚

從古希臘科學家亞里士多德開始,許多人對魚的形象描繪則是大致相同的。典型的人魚形象是:具有雙目,眼睛和人一樣長在頭的正面,手的大拇指與其他四指相對,可掌握勞動工具;大腦袋,會說話,有著發達的頭腦;身體下部沒有肢,長著類似魚的尾鰭。畫家們作畫時往往把人魚身體的下部皮膚畫成魚鱗狀。事實上,其身體下部顯然是被角質化了的皮膚皺褶所覆蓋。皮膚下面沒有厚厚的脂肪層,這是人魚與其他海洋捕乳動物的不同之處。由此看來,人魚只能生活在暖海之中。
關於人魚的繁殖問題,首和*圖*書先要提醒注意的是雄性人魚比較罕見,無論是目擊者的敘述還是繪畫,人們所描繪的絕大多數是雌性人魚,見到雄性人魚的機會還不及雌性人魚的五十分之一。根據綜合材料,成年人魚的體重比人稍輕,因此,可以認為,其懷孕期比人略短,約為八個月。從雌人魚乳|房的數量判斷,它們通常一胎只生一個,生兩個者較少。
儘管具備較發達的大腦和勞動的能力,人魚的社會文明卻未能高度發展。這是因為在水中生活有所限制,使它們不能利用火,因而也就不可能得到金屬和陶器。另一和-圖-書方面,海洋中缺乏可供紡織用的纖維植物,因而人魚不可能發明織物和服裝。不過,從某些資料看,人魚對海洋的利用程度還是比較高的。它們繁殖並培育出許多食用的軟體動物和植物。遺憾的是,我們已不可能找到它們的水下菜園遺跡。原因之一是,這些水下菜園建在水不太深的近岸海域,人魚滅絕以後,因缺乏照料而逐漸被拍岸浪濤毀掉。另一個原因是,從人魚消失的年代開始,海岸線業已大大改變。這使我們根本無法知道到什麼地方去尋找人魚的遺址,這也是迄今為止沒有發現人hetubook•com•com魚骨骼的原因所在。
顯然,人魚是雜食動物,它們以海藻、軟體動物、魚類為食(有人魚手中拿著魚的繪畫為證)。不少資料都談到,每到夜晚人魚便爬到水淺的地方,用迷人的歌聲把人誘騙到身邊,可以想見,有的著了魔的人就會被弄到水下,成為人魚的美餐。
根據大量人魚目擊者敘述及描繪的資料,可以作出結論:世界存在三種人魚,最常見的一種生活在地中海、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大西洋沿岸。第二種是印第安人魚,生活在美洲的大西洋沿岸淺海,這是自然科學家K.傑涅留斯跟隨哥倫布和_圖_書作第三次環球航行時首先發現的。厄里特里亞人魚屬第三種,主要生活在紅海及阿拉伯海,在印度尼西亞附近海域也有發現。這三種類型的人魚都生活在沒有淡水注入的暖海沿岸水區。
人魚究竟是何時滅絕的呢?在沒有發掘物可供研究的情況下,要對這個問題作出回答,只能依靠目擊者們的敘述記錄。從地理大發現至今,人類遇見人魚的機會愈來愈少,到現在這種機遇幾乎為零了。這種愈來愈少見到的人魚現象可以有各種解釋,如最初是帆船,而後是輪船的發明和航海方法的不斷完善等,這使水手們從可能遇到人魚的沿岸航m.hetubook.com.com行轉到外海航行。其次,隨著教育的發展和科學的普及,不少目擊過人魚的人不想被人當作傳播愚蠢和迷信的頑固分子,因而保持沉默,所以有關人魚的信息自然越來越少。不管怎樣說,一個可悲的事實是這些海中人魚如今已經滅絕了。看來,這一切還是發生在不久以前,在上個世紀的中葉或末期。
人魚滅絕的原因可能是沿海地帶捕魚業的發展及海洋污染的增加,其結果是海蜇大量繁殖。亞速海和裡海的例子可以看出這一點。生活在這種環境中的人魚,由於它們的皮膚,特別是它們身體的上半部分的皮膚比較細嫩,難以經受眾多海蜇的刺蟄。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