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的情感世界

另一種化學物質催產素與人類的性活動和母子(女)之間的親密關係有關。例如,母親哺育嬰兒時體內就會釋放出催產素。現在看來這種激素好像對動物之間的相互依戀也有影響,至少在一種與老鼠十分相似的囓齒類動物草原田鼠身上是這樣。
卡特由此得出結論認為,雌雄田鼠之間親密關係的形成至少部分原因是催產素,這種激素可以導致田鼠作出與「墮入愛河」的人非常相似的舉動。
為了研究催產素對社會依附關係的作用,馬里蘭大學神經科學家C.休.卡特選擇了草原田鼠作為她的研究對象,因為草原田鼠是人們已知的實行「一夫一妻制」的為數不多的幾種哺乳動物之一。她發現母鼠一般會花一天的時間從一群親切的公鼠中挑選出一個配偶,但是如果它們在選擇配偶之前首先被注射了催產素的話,母鼠的擇偶時間就會縮短為一小時——而且常常會選擇它們看見的第一隻公鼠,但是如果母鼠服食了催產素抑制藥物,那麼不m.hetubook.com.com論有多少時間,它們也不會選擇配偶。
今天,連那些對動物情感論持絕對懷疑態度的人也承認許多動物可以感到恐懼——一些科學家認為恐懼是與愛和悲傷等「二級」情感相對的「初級」情感。他們認為,與較為複雜的「二級」情感相比,恐懼是一種本能,它不需要任何有意識的思考。恐懼及其可以預見的逃跑、搏鬥或者呆住等反應,是逃避食肉動物和其他危險所必需的,它看起來好像是許多動物與生俱來的本領。
而且有一些「硬」科學證據也可以證明動物有感情。致力於情感生物學(一個新生的科學領域)研究的科學家發現,人腦與其他動物的大腦之間存在著許多相似之處。科學家在到目前為止在已經研究過的動物(包括人類)身上發現,情感看起來好像是在大腦內一些較為「古老」的區域中產生的,這些區域位於大腦皮層以下,它們在許多物種的進化過程中都得以保存下來。https://www.hetubook.com.com
目前已經被科學家識別出來的最重要的情感區域,是大腦中的扁桃核,這是一個位於大腦中央的杏仁狀結構。神經科學家通過在老鼠身上進行的實驗發現刺|激扁桃核某個特定的部分會導致實驗鼠進入一種極度恐懼的狀態。在另一方面,扁桃核遭到破壞的實驗鼠在遇到危險時既不會表現出正常的行為反應(比如呆住或者逃跑),也不會出現與恐懼聯繫在一起的生理變化——如心跳加快和血壓升高。
但是除了這些具有本能性質的情感及其可以預見的行為反應之外,科學家很難證明動物可能擁有更為複雜的情感,即那些必需有心理活動過程的情感。作為一名已經在叢林狼、狐狸及其他犬科動物的棲息地進行過長達三十年的實地研究的科學家貝科夫,還認為他可以通過觀察這些動物的行為準確地說出它們的感受。他又指出,事實上瞭解動物的感情可能比瞭解人類的感情更容易,因為它們不會像人類那樣對和_圖_書情感進行「過濾」
在坦桑尼亞,致力於研究黑猩猩行為習慣的靈長動物學家記錄了一個黑猩猩群落中享年五十歲的「女族長」弗洛「去世」之後發生的一些事情。弗洛的兒子弗林特第二天一整天都坐在母親的屍體旁邊,有時還會抓著她的手發出幾聲嗚咽。在此後的幾星期,弗林特的情緒越來越低落,他獨白一「人」離群索居並且不再進食,儘管他的兄弟姐妹努力想讓他回到群體中來。最終,在弗洛「去世」三星期後,原來年輕健康的弗林特也死了。
一條在阿根廷海域中游動的露脊鯨,在許多熱烈追求她的求婚者中只選出一名幸運兒。「完婚」之後,兩頭露脊鯨並排在水中徜徉,它們用各自的鰭狀肢相互撫摸,最後又一起在水中滾動,看上去好像正在互相擁抱一樣。然後,兩頭露脊鯨開始游向遠方,它們仍然在用鰭狀肢相互觸摸,同時並排慢慢地游動,一會兒潛入水中,一會兒浮出水面。
動物情感論還得到了最近開展的大腦化學研究的支持https://m.hetubook.com.com。賓夕法尼亞葛底斯堡學院行為神經科學家史蒂文.西維發現,老鼠在玩耍的時候,它們的大腦會釋放出大量的多巴胺——人類的快樂和興奮等情感就與這種神經化學物質有關。在一項實驗中,西維把一對對的實驗鼠放在特殊的樹脂玻璃「房子」中,然後讓它們盡情玩耍。一星期後,他又把實驗鼠單獨放在「房子」裡,期待著馬上就可以再好好地玩上一段時間的實驗鼠變得「非常活躍」,它不斷地發出叫聲並且興奮地走來走去。但是當西維給實驗鼠餵食了一種抑制多巴胺的藥物以後,所有此類活動就全都停止了。神經科學家潘克謝普已經找到證據證明老鼠在玩耍的過程中體內還會產生多種鎮靜劑——科學家認為這些化學物質與多巴胺一樣也與人類的快樂情緒有關。
但是這是真正的愛情嗎?曾經對生活在阿根廷附近海域裡的「多情」的露脊鯨進行觀察的德克薩斯農業學家和機械大學生物學家貝恩德.伍爾西格指出,作為一名科學家,「我很可能和_圖_書應該將露脊鯨的行為僅僅稱作是『另類交配策略』的一個例子」。但是他仍然認為露脊鯨之所以會有這種行為表現也有可能是因為「它們『情投意合』」。
快樂是動物最易見的情感之一。養過會發出咕嚕聲的小貓,或者碰到過一邊跳一邊叫一邊搖尾巴的小狗的人,知道動物看起來常常十分快樂。動物相互嬉戲的時候,它們的快樂好像變得特別明顯,有時跟人一起玩耍時(就寵物而言)也是如此。
利用成像技術對人腦進行的研究表明,當人類感到恐懼時,大腦中的扁桃核也會被激活。與實驗鼠一樣,因為意外事故或者疾病而異致扁桃核受損的人看起來在面對危險時好像也無法感到恐懼。紐約大學神經科學家約瑟夫.勒杜(大部分以老鼠為研究對象的實驗都是在他的實驗室進行的)指出,至少人類和老鼠的扁桃核「基本上採用了相同的『佈線方式』」。他也補充說,除恐懼外,「有證據表明扁桃核與其他情感也有關係,但是這些證據不像證明扁桃核與恐懼有關的證據那樣明確。」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