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的饗宴

就算你走進門來,你仍在上天的供養之內,窗明几淨,寒暄適中,能夠身健心閒地靜坐用餐,也是個有福承當的人。天生萬物來供養人,一盤菜肴,一碟水果,想起草木禽魚成為人的食物,也有了世上的用處,算是回報上天了,它就不是個棄材,而人在享用完多樣的饗宴後,難道只會損衣耗食,一無回報?所以古人有「日臨三餐必愧」的說法,就怕浪費天物,對世界沒有貢獻。范仲淹不就對王素說嗎和-圖-書?「我每夜就寢時,必定算一算這一日飲食豢養,費了上天多少,而這一日內自己所做,能與所費相稱嗎?相稱就摸摸肚子安寢,不相稱就一夕不安眠,到明天求補償回來!」范仲淹算是個不肯辜負上天饗宴的人了。
(全書完)
古人說:「山膚水面,石骨花身」,把自然萬物都看成有表情的容貌,能不能供養你到hetubook.com.com悅性怡情的境地,全看你自己是否冥頑不靈呀!世人都說:「清風明月,不用一錢買」,哪裏是不用一錢買?而根本是萬錢也買不到,全是上天慷慨地在供養,不向人收費罷了。
到陽明山走走,晴的山美,雨的山美,雨後初霽的山像剛梳妝好的美人,當然更美。上天在大量供養你賞心的野趣,供養你果蔬的佳味,供養你花木的美景。雲在天空裏撒了一個字,蟲在樹葉上蛀https://m.hetubook•com•com了一個字,都是自然絕美的文章,訪花其實像訪一個朋友,訪山也像訪一個朋友,天地間的佳山佳水名花野景都是「來電」的心上人,連經常到你窗口望望的白雲,也可能是個老朋友。
松樹旁的幾塊石頭,會欣賞的人,會欣賞它的「秀」,它的「縐」,它的「瘦」,它的「透」,從這面看像老翁,從那面看像獅子……塊塊石頭,都有「百方窮態、十面取姿」的攝影角度,是誰設計它們從洪和-圖-書荒布列到現在,恰好展示在你四周?如果懂得石塊被移置,性情意致也會隨著變換,固體的石塊尚且變態百出,生機無限,更不用說天天善於靈變的花與樹、雲與山了。
許多人不喜歡隨便接受別人的招待,就怕無以為報,與其一事不報答,不如一物不接受,然而不接受別人的招待容易,要能不白白接受上天的招待饗宴就難囉,也許你還弄不清楚上天在怎樣饗宴你呢!
陽明山的花季,常常是在春雨綿綿中過去的,千千萬萬和*圖*書的人冒雨上山賞花,也算是為蒼天在惜福。上天以這樣絢麗的春色,舉行廣大的饗宴與供養,不及時上山賞花,讓花季空度,真是不懂得為造物「惜費」了。
一走到山腳下,就聞到草木各散著濃郁的香味,草木是在答謝昨夜的春雨,回報以清香,而我們又怎樣去答謝欣欣的草木呢?走到一棵巨松下面,枝葉間縷縷的風聲,就教人想起錯過了多少次枕伏在樹榦去靜聽的享受,松下稀疏的樹影,就想起辜負了多少次從松下探望月影的機會。
上一頁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