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賊七

原來臺灣話裏的「七」字,乃是淵源於宋代京師流行的話呢!「七」字比「女」字少一撇,所以把不成樣的女人叫「七」!後來引申為不像樣的人都加個「七」,「白賊七」的語言由來,也和我們血緣的由來一樣,共飲中華文化的長江大河,句句都是源遠流長的呢!
偶看閩南語電視節目,見劇中人對一個說謊者大叫:「白賊七」!「白賊七」!
和圖書譬如說:水煮滾時,會從壺蓋處溢出來、沸騰出來、滿出來,閩南話和上海話都說「舖」出來,「舖」字比溢、沸、滿要傳神得多,但寫成「舖」只是無奈的擬音而已。《康熙字典》裏其實有個「鬻」字,才是正字。下面「鬲」字是釜鍋,上面兩個「弓」是水蒸汽,中間一個「孛」字正模擬水從鬲頂舖溢出來時的聲音,字本來造得極和_圖_書生動,有聲有圖,十分具體,而且從漢朝《說文解字》時早造好了,可惜太難寫太生僻,沒人用它,就不認識了。
近年來,不少作家喜愛閩南方言裏「特別傳神」的話,苦於沒有適當的國字來表達,在寫作中,覺得是一項遺憾。前番在南部一項文學會議上,就有人認為《康熙字典》的字太多了,大半已成了「死文字」,而活躍在嘴上方言www.hetubook•com•com中的「妙字」,又沒字可寫,真是不該多的多了,不該少的少了,他問道:為什麼不多替閩南語添造一些新字呢?
他的建議很有意思,但我當時回答他說:閩南話中確實有許多「特別傳神」的字,但在造新字之前,先須明白,這些字有一部分是原本有字的,可能就留在《康熙字典》的「死文字」堆裏,有人肯先去發掘出來活用,說明閩和圖書南語中的依據,就更有趣味。
同時,也知道現在人說的「麻將搭子」,本來「搭子」的意思是美婦人,是「女」字「搭」上一個「子」字,變成「好」字,後來引申為「好」的搭配叫作「搭子」。
「京師婦人美者,謂之搭子,陋者謂之七。蓋搭子者,女傍著子為『好』字,七者,謂其不成婦女也!『七』字不成『女』字。」
「白賊七」是一句很生動的本省和*圖*書方言。賊都是趁著夜晚摸黑而來,而瞪著眼睛說瞎話的人,簡直目中無人,無所禁忌,就像白天做賊,所以叫「白賊」。但為什麼又加個「七」字呢?引起了我的興趣,就向許多本省籍的方言專家請教,是本省人對「七」字有歧視嗎?不是。為什麼加「七」字呢?不清楚。
說來也巧,就在那幾天,我無意間在《學海叢書》中有一本叫《袖中錦》的小書裏,讀到一則記載: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