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太高,有時會引起抽筋(痙攣),時間太久,可能傷到腦細胞,引起腦性麻痺,這是發燒唯一危險之處。運用各種方法,譬如服用退燒藥、睡冰袋、酒精或溫水擦拭身體等,來暫時降低高熱,這是有必要的,但是不必要求體溫完全降至正常。孩子發燒,最重要的是請醫師找出真正的病因,其次才是預防體溫過高,疾病治好了,發燒自然會退,您說對嗎和圖書?
六個月以後,脖子有力,頭能抬起來,被帶出去玩的機會也增多了,接觸病菌的機會也隨之增加。一旦被感染,因為體內的免疫系統逐漸健全,對疾病的反應能力增強,於是發燒的次數也多了起來。
有些家長常對醫師要求:請趕快替孩子退燒,要不然發燒久了,會轉成腦膜炎、肺炎或小兒麻痺等等的疾病。這真是倒因為果了,小孩https://www.hetubook.com.com子發燒,正是因為感染了疾病,經過一定的時間之後,症狀顯著,診斷也才能確立,絕不是因為發燒太高或太久了,因而轉變成某種疾病。
有些媽媽、祖母們,喜歡把發燒歸因於長牙齒,這是不正確的。嬰兒在六個月以前,身體的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全,因此抵抗力極弱,一旦感染,很容易轉成嚴重的疾病。如腦膜炎和-圖-書、肺炎等。但是嬰兒在胎兒時期,接受媽媽給予的免疫抗體,在出生六個月內,對於某些疾病具有免疫力。而且嬰兒還小,很少被帶出門,接受病菌傳染的機會大為減低,也就不容易生病了。另一個說法是:發燒是體內防禦系統與外來病菌作戰所產生的一種劇烈反應,在發燒的體內環境下,病菌不容易生長繁殖,反而是白血球的活動力與噬菌能力大為增加,疾病和_圖_書容易被撲滅。六個月以下的嬰兒,正因免疫系統尚未完全發展,雖然患了病,身體對疾病的反應能力太弱,發燒不起來,只能顯示出吵鬧、食慾不振等症狀。
常有家長詢問:小孩在六個月以前不容易生病,六月大以後,卻時常發燒,這是什麼原因?
由此可見,發燒是健康正常的人患病之後的一種良好反應,它也是一種信號,引導我們去尋找真正的原因。把原因根除之後www•hetubook.com•com,熱度自然下降。常見許多家長,視發燒為大敵,想盡辦法要降低熱度,一旦發燒退了,也就不管疾病是否已經完全痊癒、是否會復發,以為沒事了,不再理會孩子,這是非常不正確的。以前我們談過的風濕性心臟病、急性腎炎,就是起源於咽喉或扁桃腺發炎未能完全治療,發燒在吃了兩天的抗生素之後退了,卻不再服藥,但是鏈球菌尚未完全撲滅,在體內死灰復燃,終於造成大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