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小兒症狀解說
十九、先天性肌性斜頸

在剛出生時,斜頸的症狀不太明顯。但是隨著嬰兒的成長,硬塊會慢慢變大,大約在出生後五至十五天左右,就會被發現。發現後若能早期治療,很容易就能痊癒,超過一歲未能治癒者,則有引致臉部變形之虞。
如果在十個月大以後才發現或未能治癒者,要考慮由整形外科醫師手術治療,昔日方法是在肌肉上方皮膚切個開口,將硬化的肌肉切開或切斷,解除肌肉的和_圖_書攣縮。最近的作法則是將整塊肌肉切除。手術後效果良好。
這種肌肉變性而引起斜頸的發生原因,至今仍尚未明瞭。有些醫師認為是在生產時頸部肌肉扭傷時所致。因此有些父母會回去向婦產科醫師興師問罪,引起婦產科醫師很大的困擾。事實上,有些患嬰經由剖腹生產的,仍然有斜頸情形。因而有些學者認為,至少有某些病例,是在生產以https://www.hetubook.com.com前就有了引發斜頸的潛在因素。
斜頸的治療,依年齡而各異。在新生兒期(出生一個月內),除了局部按摩之外,要盡量保持安靜,避免使肌肉受到刺|激。嬰兒睡覺時,可把枕頭兩側墊高,使頭部不致左右搖動。出生一個月以後,可作熱敷及局部按摩,每天二至四次,每次大約十五分鐘左右,使疤痕軟化。而且要反覆地將頸部固定m.hetubook.com.com於正常位置,直到頸部能左右側彎或轉動時為止。
引發斜頸的原因,除了頸部肌肉硬化之外,還有其他的可能要先排除的,譬如頸椎畸形、頸椎破裂、頸椎脫臼、頸部淋巴腺炎、斜視、肌性緊張不全、皮膚的疤痕等等,都會引起斜頸。
斜頸,就是俗稱的「歪頭」,在嬰兒年齡中是很常見的一種毛病。根據醫學上的統計,大約每一千名嬰兒中,有四名會有這https://www.hetubook•com•com種「眼斜脖子歪」的症狀,其比例之高,實在不容家長們忽視。
大部份的父母親,在發現嬰兒有習慣性地將頭部傾向一側的現象時,就應該提高警覺,送請醫師檢查。不要一直以為這是由於嬰兒的睡姿所引起,而抱著不關心的態度。否則孩子一經長大,頭部扭向一側,會影響到臉部肌肉的正常發育。而且患側的臉頰及下顎骨會因受到壓迫而發育不良,比正常側還小眼睛看起來也會較小和-圖-書,並且斜向一側。
先天性肌性斜頸的原因,是有一條稱為「胸鎖乳突肌」的肌肉產生變性,因而變硬或出現指頭般大小的腫塊。這條肌肉,上端附著在耳朵後方顯骨的乳突,向下前方內側行走,繞過頸部,下端附著在鎖骨的內側端,它的功能是使頭部拉向同側而臉部傾向對傾。因此如果右側頸部的胸鎖乳突肌有毛病時,嬰兒的頭部經常斜向右側,而臉部則偏向左側。嬰兒若向把頭部或臉部轉向反方向,則有困難。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