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小兒症狀解說
二十四、小兒牙疹

上述發疹的現象,除了臉、頸部甚為罕見,腋窩等柔軟皮膚不發之外,大多出現於四肢、肩部、軀幹等露出部位,很容易反覆發作。
春節過後,天氣逐漸暖和,怡人的春天已然來臨。在這個時節至夏天當中,卻有一種惱人的皮膚疾患困擾著乳幼兒:小兒牙疹(Strophulus; Lichen Urticatus)。
幼兒有了https://m•hetubook•com•com牙疹,首先要檢討原因。孩子如果有便祕、胃腸消化不良,必須先加以治療。飲食方面,魚類、蛋、乳類及乳製品等,都可能致病。因此症狀如果有惡化的傾向,最好少吃這些食品,但也不必太過敏感,什麼都不敢吃,否則長期禁食下來,會使孩子營養不良。
藥物方面,可服用抗組織胺劑止www.hetubook.com.com癢,並配合外用軟膏,減少孩子搔抓,使孩子覺得舒適。
家庭環境要清理乾淨,被褥、床單用了整個冬天,要加以曝曬,灑布殺蟲劑,部可減少跳蚤或壁蝨螫咬的機會。孩子的皮膚要保持清潔,勤於洗澡或沖涼。
牙疹是一種大約花生米大的丘疹(凸出於皮膚表面呈丘狀),摸起來硬硬的,甚癢。如果用手搔抓,周圍會出hetubook.com.com現紅腫,仔細觀察丘疹的中央,可發現有微小的結痂或水泡,這種水泡卻不容易抓破。如果硬擠它,也有一些體液會滲出來。這種丘疹,因為劇癢,很少不被搔個不停,皮膚因而受傷或引起細菌感染。大約要一週左右才能消退,留下褐色的色素沉著,久久才消。
發病的原因不能確定,有數種說法。胃腸消化不良、便祕、食物(牛奶、蛋和圖書等)過敏,體質特殊、昆蟲螫咬都有可能。現代的學者,大多認為昆蟲、跳蚤螫咬後,因為幼兒的免疫力尚未完全形成,進入體內的昆蟲毒素或蛋白,就只能引起這種牙疹的反應,在大人,則引起蕁麻疹的過敏反應,因此小兒牙疹又稱蕁麻疹樣苔癬。
牙疹雖然不是很嚴重的疾病,但是由於癢得難受,乳幼兒會因而吵鬧或睡不著覺,甚或影響胃口、體重下降,因此必須https://www•hetubook•com.com加以治療,減輕症狀,縮短病程。
這個名稱的來源,是由於發病的幼兒,其年齡大多介於六個月至兩歲之間,正是乳牙陸續長出的年齡,不可望文生義,以為長牙齒會出疹子。兩歲以上至六歲的孩童也會發病,但較為少見。春夏發病之後,在冬天自然痊癒,但在翌春可能再發,如此反覆兩三年,而在六歲前消失。有家族遺傅的傾向,同一家庭的兄弟姊妹,常可見到同時發病的情況。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