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細菌引起的疾病
九、風濕熱

次要症狀為:(1)以前曾患風濕熱。(2)關節痛。(3)發燒。(4)紅血球沉降速率增加。(5)C反應性蛋白呈陽性。(6)心電圖的改變。如果病人出現二個主要症狀,或一個主要和二個次要症狀以上上即顯示有高度風濕熱的可能性。
風濕熱痊癒後,幾乎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病人會再發,再發後的風濕性心臟病極為危險,死亡率很高,因此必須要有預防的措施。最常用的方法為,每三至四週注射長效的盤尼西林一百二十萬單位;口服盤尼西林或磺胺劑亦可,每日兩次;如果對盤尼西林過敏,亦可改服紅黴素,每次二百五十毫克,早晚各一次。預防的期間至少維持五年以上,最好至十八歲為止,若能無限期預防更佳。
如果沒有罹患心炎,而只有多發性關節炎,可使用阿斯匹靈。此時必須注https://www.hetubook•com•com意有沒有胃痛、胃出血、耳鳴、酸中毒等副作用。有副作用出現時,最好停藥。
得了風濕熱的病童,大約半數以上有心炎——風濕性心臟病的發生,病發的部分主要在瓣膜,尤其是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間的二尖瓣是最容易受到侵犯的部位。瓣膜發炎使瓣膜表面粗糙而不能發揮正常的功能,這時醫師用聽診器可診察出心雜音,而病人也可能有心悸的情形出現。
其他支持風濕熱診斷的還有:喉嚨培養出A群鏈球菌,最近曾感染鏈球菌(如扁桃腺炎、腥紅熱)等。臨床上,風濕熱病人常有臉色蒼白、倦怠、貧血、流鼻血、食慾不振等現象,不容忽視。
最重要的,小孩如有發燒及喉嚨痛的症狀時,不要掉以輕心,盡快帶給醫生診治。
罹患心炎時,和_圖_書必須使用類固醇(一種副腎皮質素)治療,初期大量使用,然後逐漸減量,前後用藥期間必須在四至六星期以上。類固醇是副作用相當大的藥物,尤其是長時期使用,會出現圓臉、全身肥胖、長青春痘、毛髮過多、高血壓等情形,有時還會引起精神和情緒方面的障礙。要請家長們特別注意的:類固醇長期使用後,不可因效果不彰或改服中藥而突然停藥,如此可能會引起急性腎上腺機能不全而死亡。
第八屆亞太地區心臟學會大會在台北舉行時,台大醫院小兒科主任呂鴻基醫師指出,我國風濕性心臟病的罹患率,由於醫師懼用盤尼西林,比許多國家高很多。這項消息,使得「風濕性心臟病」這個題目成為熱門話題。
風濕熱並非由細菌感染所直接引起,而是由感染後,體內產生複雜的免疫機轉異常所致hetubook.com.com。基本的改變出現在心臟、關節及血管的間質支持組織和皮下組織,產生增生性和滲出性的發炎反應,腦部也會受到波及。關節、腦部及皮膚的病變遲早都會痊癒而無後遺症,唯獨心臟的炎症治癒後,可能導致嚴重的心臟瓣膜的變形,使心臟機能衰退,甚至導致死亡。
風濕性心臟病除了心雜音之外,還有可能引起心臟擴大及心臟機能衰竭,因而導致呼吸困難、肝臟腫大、全身水腫等現象,不治療就有生命危險,即使不致於死亡,也會留下後遺症。若在疾病初期就能作適當的治療,不但心炎可以完全治療,而且也能預防辦膜受損。
要診斷出風濕熱,可分主要症狀和次要症狀。主要症狀有五種:(1)心臟炎:心雜音出現、心臟擴大或衰竭。(2)小舞蹈症:手腳無目的、不自主的運動。(3)多發性關hetubook.com.com節炎:易患膝及踝關節,有紅腫熱痛等發炎症狀,同一個關節炎,很少持續三天以上,即轉移到其他關節。(4)邊緣性紅斑:中間蒼白、邊緣明顯的環形紅斑,不痛不癢,很快消失。(5)皮下小結節:硬而無痛,稍可移動,為關節附近的皮下小結節。
風濕熱經過二至四個月左右的急性期,其活動性會消失。如果在這段期間內加以妥善治療,不讓症狀惡化,就可望痊癒。在急性期間,必須要臥床休息,減少活動力,以減輕心臟的工作負荷,治癒後如果沒有瓣膜炎的後遺症,而且從發病後已超過六個月,就可以逐漸恢復正常的生活與活動。
風濕性心臟病只是「風濕熱」這個大毛病的主要症狀之一。風濕熱是由一種稱為「A群溶血性鏈球菌」的細菌所引起。根據台大醫院小兒科的統計,在台北市兒童中,大約每一百個學童https://m.hetubook.com.com的喉嚨中,有二十至三十個兒童帶有此菌,細菌經由唾液或飛沫(打噴嚏)傳染。兒童受到傳染後,產生急性扁桃腺炎或咽喉炎,會出現喉嚨痛、發燒、全身倦怠、前方頸部淋巴腺腫大等症狀,必須用盤尼西林或其他有效的抗生素連續治療七至十天才能痊癒。倘若家長粗心大意,隨意買個成藥或治療不完全,則有百分之三的病童,在一至三週後可導致風濕熱及風濕性心臟病的發生。
曾得過風濕性心臟病的人,病癒後,若有拔牙、開刀(呼吸道、消化道或生殖器官)時,在手術的前後兩天,必須服用適當的抗生素,以免病菌侵入血液循環,引起再發。
事實上,今日的醫學雖然發達,風濕性心臟病仍是兒童期至青春期間,心臟發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主因。其流行率為千分之一(日本)至千分之六(印度)不等,是值得家長們十分重視的一個疾病。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