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首道:
這故事是否真實不重要,而如此的判決聽來人心大快!皇帝有如此「不測的恩威」,用來「風示天下」,雖然逾越了法律,卻必然成為警動四方的新聞。
賭是中國古老相傳的毛病,很難戒絕。傳說乾隆皇帝時,曾將一名賭鬼砍掉八個手指,讓他一生活活受罪。
賭博遊戲豈止是梭哈麻將,花樣不斷在翻新,連棒球賽,傳聞球員故意放水,因為有人靠球賽輸贏在賭大錢。還有六合彩,一切電腦聯線,連泥菩薩木菩薩都被迫顯示明牌,明牌不準,菩薩連同小廟一齊砸爛,明牌準了,更有電子花車脫和-圖-書衣秀酬神。廟神受賭鬼的脅迫,可說曠古未有!還有任何國家生產的電子遊樂器,運到這裏,都可能成為賭具。
「在溫哥華天天換麻將搭子,換了一年,也還沒遇到重複的!」
可是戒絕賭博,要讓皇帝下聖旨剁手指,決不是好辦法,戒賭的根本乃在教育文化,積極培養取代賭博的高尚休閒興趣。古人提倡的:彈琴下棋、聽松濤鳥韻、臨寫名帖古畫、收集奇石舊物、釣魚種蘭、水邊林下吟詩、汲泉煮茗,這些芸窗雅事,每一樣都要經過長期的興趣培養,從小沒打基礎,到死俗人一個,除了打www•hetubook•com.com牌可以一學就會,休閒時他還能耐心做什麼呢?即使現代人的打高爾夫球、瀏覽美術館博物館,或逛書店、欣賞CD唱片、旅行世界、集郵攝影,也都要高雅的素養與氣氛,這些素養都要靠日常陶冶,成為深心喜愛的樂事,才不會在泛舟梅竹湖嶼之間,去打俗不可耐的麻將。
乾隆時,安徽宣城縣黃池鎮的陸鑑明,因為賭錢輸光了家產,最後將妻子焦氏也賠給黃心赫為妾,妻子痛心丈夫的冥頑不良,只有上吊自殺,自殺前寫了幾首詩,一首道:
清代末年,麻雀牌盛行,還取一個雅致和*圖*書的名字,叫做「看竹」,當時麻雀牌以竹子牛骨做成的,所以又說什麼「不可一日無此君」,百年後果然賭風傳揚四海,於今為盛,而我們臺灣,打麻將只不過是四健會的衛生遊戲,別墅裏的休閒活動,只玩玩麻將算是很本分的了。聽說有些臺胞去大陸千島湖旅遊,山光水色懶得看,一局局梭哈封住了視線;去長江三峽,古蹟天險也看不出名堂,沒早沒晚,響起一桌麻將吧!
人言薄命是紅顏,我不紅顏命亦艱,
留下青絲巾一幅,給郎觀看淚痕斑!
www.hetubook.com.com睹博最大的壞處,還不在賭場製造多少傾家蕩產的故事,而在誘壞人心只想去僥倖,從此沒有耐心按部就班賺正當的錢。試看今日走私販毒、綁架勒索、炒作股票、飊車賭命、飼料奶粉、貪贓枉法,都可能是賭博僥倖習性的衍伸擴大,連宗教修行也走旁門左道、選賢舉能採用打樁下注、出版書冊常見抄襲改寫,正經的事都想抄捷徑求僥倖,成為快速的贏家,這社會怎能不亂?
這種「窮鳥哀鳴」的詩句,依然深情,不多怨誹,反而更加感人。居然上聞於皇帝處,皇帝也為之掉淚和圖書,結果罰贏家黃心赫白銀萬兩,買田百畝賠償,並在田旁造死者祠堂,罰她丈夫砍斷八根手指,一生守在祠堂裏侍奉香火。
然而千百年來,有中國人的地方必有賭博,禁也禁不絕,西方的大賭場,原來都開端於中國擲骰子的「開來開來」,至今賭場中洋人也在大呼「開來開來」。有一次我去溫哥華,朋友們誇大其辭說:「溫哥華的華裔族群打麻將聲,大概連美國西雅圖都可以聽到!」
為人豈不惜餘生,我惜餘生勢不行。
今日懸樑生死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