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所見

這裏年老夫婦最關心的事,大概是替寵物貓兒梳毛吧?其次就是整理花圃。電視裏時常在教如何種花,還不時報告某處花開了幾朵,三月桃花李花,四月水仙鬱金香,五月杜鵑,全城關心的百年大杜鵑已經開了幾朵啦。而我們卻早忘了中國優美的二十四番花信風,新聞報不完汗毛直豎的凶殺事件,誰去管花開花落?
這裏的垃圾是採取限量回收,每週一筒或隔周兩筒,逾量要另外買票才搬運。資源分類回收做得十分徹底,我見加拿大人對於超市中結紮塑膠袋用的金色鐵絲,也一一收存,用第和圖書二次,第三次……
這裏的郵遞區號細分是世界第一,只要六個數字或字母,就每一信箱一個號碼,比美國一社區一分號更精密,只看做號就能分信,信箱又多集中而標準化,看我們國內的郵差挨家逐戶送信,分散零落,信又塞不進郵箱口,真辛苦!
這裏真的是鷗鳥不驚,餵鴿子,餵海鷗,人無機心,鳥來親人,誰忍心夾殺黑面琵鷺,還吃炭烤伯勞鳥?
在公園一角,我看見一塊小小的高爾夫球場,專給銀髮老人作推桿用的,這裏二三米就一個洞,草綠得如茵,https://m.hetubook.com•com旗一樣在飄,幾十位高齡阿公阿婆,一面交友,一面打球,喚起年輕時代的夢,一樣的歡呼鼓掌,如此普及化的小草皮,不破壞大林地,令人覺得是好溫馨的樂園。
而我們臺北人偏不如此,人人先佔靠走道的外面座位,讓靠窗的座位空著,別人來了他也不挪動,反正是陌生人,誰需要招呼誰!推究這種心理,都是只為自己著想:第一,自己要下車時比較方便,不必向人說「借過」,好像我既然先到,就有權搶到了主控權。第二,別人要從我膝蓋前過去,還得和-圖-書含笑地看我臉色,向我說「借過」,他既後到,合該如此。第三,最好別人覺得擠進去很麻煩,就讓座位空著,我一人佔的空間就比較大,比較舒服……
最讓我留心的,是上公車後,公車座位如果是兩人一排的,先上車的人一定靠窗坐進去,讓後下車的人,方便地坐在走道旁,不必誰來規定,幾乎人人如此。所謂秩序就是先來後到,井井有序。
我聽見每位母親要孩子坐下,都是輕柔地說「請坐」,而不是命令式的「坐下」,孩子的禮貌都是看成人的表現而學來,父母如果不再用命令式的斥喝,小學m•hetubook•com.com教師如果養成習慣對孩子輕聲說「請坐」、「請發問」、「謝謝,真好」,我們就不會淪為無禮之邦。
殊不知失去先來後到排排坐的次序,社會亂象就是從這小地方開始的,人人只顧自己的方便舒適,這分小小的自私心意,不顧別人,就是社會亂象的大根源。你看臺灣的郵遞區域形同虛設,資源回收大家不熱心,只有舊衣服回收,無本而發大財,大家才搶著亂貼海報、亂置舊衣回收箱。所有垃圾懶得分類,只要丟出家門就不管馬路污不污染,搖開車窗扔出煙蒂果皮的比比皆是,且皆是乘坐進口名牌轎車的和圖書主人。各縣市到處在垃圾大戰,只求把垃圾倒得離我家遠一點就好,焚化爐離我家近自然不可以。林地不斷被變更地目,受破壞,活殺野味永遠禁止不絕,孩子天天受怒斥虐待,殺人放火的新聞一天好幾件……你只要一上公車,看每個人霸佔走道旁的座位,不肯靠窗坐為後來的人著想,就知道這社會的亂源還不會停,社會想要有救,看一個小動作就知道禍福治亂的趨向了。
在繁華的摩爾市場,小男孩都坐在爸爸的雙肩上,小男孩的頭高出爸爸的頭一大截,騎馬般俯臨眾人,得意感洋溢在父子臉上。真想不通天下竟有人要凌虐兒童!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