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樣的情況下,要求社會有獨立思考的公民,根本是強人所難。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社會在解嚴之後走向多元化,而人也變得很善變,一個人的思想可以一直在跳躍,從這個主義一下跳到另一個主義,從這個黨一下跳到那個黨。有時候我都會嚇一跳,到底他們在想些什麼?這其實是很危險的事情,尤其在一個已經成熟,比如說已經四十歲的人了,還一直替換信仰跟思想的時候,這個人本身需要被質問,到底你在想些什麼?
除了學校教育,我們整個社會教育也缺乏了思想性。
意思是把世俗的計算方式拿到了宗教裡來,可是宗教的意義本來就不是世俗的計算。當我們是存著這種目的的時候,類似當年在歐洲宗教戰www•hetubook.com•com爭中所謂的贖罪券就很容易產生,很容易墮落成像唐朝的公主賣度牒這樣的情況,度牒是出家人的證明書,很多人為了要逃兵,為了要免租稅,就向公主購買。缺乏思想教育的引導,宗教與俗世密切結合時就會產生弊病。
我很期待教育能培養出一位思想家,能主導一個長久的、永恆性的信仰,他可能是一位政治人物,可能是一位重要的社會領袖,他的語言不多,但非常有說服力,且具有永恆性,不會出爾反爾。
「肉必自腐而後蟲生」,我們現在討論社會的怪力亂神現象,只是在討論「蟲」的問題,不是本質,我們更應該討論的是肉為什麼會腐爛?那就是思辨教育的完全欠缺。
我
和_圖_書們通常講「修行」,很重要的一個部分是自己在修行的過程裡面,不管是透過哲學的修行,或者是宗教的修行,或者冥想的空間,去感覺到生命的一個反省、檢討、懺悔跟進步。可是如果大家都是急功近利的說:我修行的結果是什麼?我要因為修行而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得到什麼……全部是功利的,這個修行本身就已經被誤導了,跟炒股票、炒地皮沒有太大的差別,只是要求獲得一個利益而已。
我發現我不太能夠要求我的學生,因為在他進大學以前,他就沒有被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進來以後,我告訴他畫畫一定要獨立思考,不然不能畫畫,他怎麼可能在四年之內獨立思考?獨立思考是要有十年、二十https://m.hetubook.com.com年的修行啊。
所以,我一直覺得台灣真的需要在教育裡面多加一些思想的成分,像現在的考試內容與方法,根本很難放入思想,都是是非題、選擇題,不太有思辨的可能性,因為它就是要求一個答案,而且是唯一的答案。
可是當今教育體系重視的是「結果」,急功近利的要求結果,少掉了思辨的過程,當然有一天會出問題。
其寶一個人在危急、徬徨、困惑的時候,都會想要求助,希望能夠得到解答,或者得到幫助,道是人之常情,可是另一方面,我們要知道,你在修行過程裡,要面對的不只是如此,還有一些經歷是來自內在的巨大震動。你要面對自我,並且讓肉身一點一滴的去沉澱,它跟剛剛我們講的www.hetubook.com.com祈求是不能夠分割的,但我害怕擔心的是,所有的修行都被導向於只有祈求,而且非常急切的要知道我會得到什麼回報。
西方的啟蒙運動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是反宗教,實質上是辯證宗教,所以現在在西方,比如歐洲,基督教的力量一點都沒有消失,反而變得更牢固,因為它已經過辯證的過程。
不管在佛教或是基督教,思辨都非常重要。整部《維摩詰經》維摩詰居士和文殊菩薩的對話,全部在思辨,而且從兩個角度去思辨,它提供了一個非常完善的修行過程的認知教育。在基督教的思想中,我們看到耶穌好幾次在跟法利賽人的辯論,也是在思辨所謂真理的問題,甚至在弟子之間也有很多思辨的問題。這些思辨的過程,才能構成一個牢固的、偉大
和_圖_書的宗教,並真正發揮對人的影響力。
他在現世裡這麼精明,這麼精打細算,得到各種利益,這樣的一個生命形態剛好欠缺痛苦,他也會要求來世有更大的、報償性的東西,這種目的性反而使修行變成一個極其沉重的痛苦,而不能夠得到一種釋放的輕盈。本來修行是要去拿掉一些東西,卻因為過於功利,反而背負了更多更沉重的東西,讓人在旁邊看了,都覺得擔憂、傷心。
你很少在一個社會裡看到知識分子這麼沒有思想,一談話就會發現,他整個邏輯的訓練跟思維的縝密性都不夠,如果我們的年輕人跟另一個社會的年輕人辦一場辯論比賽的話,恐怕一碰頭就垮掉了,因為他沒有思辨能力。這個垮掉很危險,因為垮掉也意指著,有一天他很容易相信什麼,不相信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