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講 文學力
文學呈現人生的各個面向

過去我會覺得文學不要去碰形式問題,形式不過是堆砌詞藻,但現在我會建議孩子在中學階段要多做形式的練習,因為他需要熟悉詞類、詞性、詞彙以便將來表達自己。在這個年齡,他雖然沒有辦法看破人生的假象與真相,但他已經急切的想要https://m.hetubook.com.com表達他的人生,所以會有衝突,一個好的老師應該是要冷靜的把他帶領到一個空間,試圖讓他的情感放在一個理性思維的過程中,也就是讓他專注於格律之美。
文學與人生其實是一環扣一https://m.hetubook.com•com環的問題。文學呈現了人生的各個面向,就好像我們打開包包,裡面是非常沒有秩序、百物雜陳的狀況,要從中理出頭緒,真的不容易;最偉大的小說可能就是一個不歸類、沒有秩序的狀況,《紅樓夢》即是如此,像https://www.hetubook.com.com一個百寶箱,什麼東西都有,什麼東西都不歸類,忠實的反映人生繁複雜亂的各種現象。
我相信李商隱絕對也是情慾很複雜的人,當他寫出「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就是轉換到形式思考,因而與自己有一種疏離。我的意思是,他和_圖_書當然是在寫自己,卻以春蠶、蠟燭來轉移,減低了與自己的纏綿性和痛苦性,又使文字有了情感。
當他把注意力轉移到形式、格律時,他也較能夠面對這個階段混亂的情慾問題,穩定下來。
至於童年時寫的作文題目,其實對一個人有蠻大的影響。我們說,文學最早期是童話、https://www.hetubook.com.com是神話,是對於未知世界的幻想。童話與神話在某一個年齡層是非常文學的,可是到了另一個階段,就需要做形式的練習,開始進入理性思考,此時期的文字是可以像遊戲一樣,去玩排比、對仗和音韻聲調的變化,就像《紅樓夢》裡十三、四歲的賈寶玉、林黛玉,他們會練習作詩、練習造句。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