輯一
新年

更是懷念元宵節。當天上出現了第一個團圓月,人間便點出無數的光明燈,照澈消融每一個角落的魑魅和暗影。吃湯圓,把那月圓人圓的意念,吞到肚裏去,化作生命的圓。在天的飛龍,翻飛下地。鑼鼓聲中舞龍燈,看龍燈的歡騰興采裏,甦醒了一季冬眠的大地。元宵節一過,萬象回春,人,便開始了各式各樣的耕耘和期許。
十二月大地繁華盡滅。然而,隨著耶誕節的到來,天地間又迸發燦開著另一種色彩。美國民間,家家戶戶,都全心全意地投入他們的傳統——選購禮物、裝飾彩樹、懸掛松柏圈、點燃耶誕燈……,無論走到那裏,都有平安夜的音樂歌聲在響,長青樹的松香也到處瀰漫。還hetubook•com•com有扮演的聖誕老公公,還有塑膠的雪人和麋鹿……,就在這紅紅綠綠熱熱鬧鬧的節慶年景裏,儘管我也像別人一樣地忙碌著,寂寞,卻不知什麼時候,像蛛絲網;一寸一寸地爬上心房的,在一個沒有人知道的角落,悄悄地織著另一幅歲暮年景——屬於中國的,無關十架馬槽的,遺落在奔波歲月之外的,我兒時的節慶。
記憶中歲末的中國年節,色彩一如耶誕,艷紅鮮綠,金碧輝煌。門楣上褪色的對聯又換上新的殷紅,迎接新歲的心靈裏,像紅紙上的鮮明字跡,寫著不變卻又恆新的希望和祝福:「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
當然,舊曆年也年hetubook•com•com年隨著新曆年到來。只是,在海外,對許多忙於工作的華夏子民,「春節」只是日曆表上記錄著的一個名詞,學校不放假,上下班依然進行。沒有年畫春聯的張貼,也無須貯備臘味和糕點,更不聞爆竹震天除舊。傳統的中國年,靜靜地凍結在冰雪凜冽裏。不是遺忘,只在記憶裏深藏。
來到海外,一年又一年。自己年節的傳統拋落身後,眼前卻一次一次忙著觀望別人的節慶傳統——情人節的紅心,復活節的彩蛋,感恩節的火雞,然後就是耶誕節的燈焰、彩樹和音樂。雖然我學會了應景度節,但學不會對那個傳統投入的全心全意。只因為,我的生命流不出那個傳統中歷史宗教和_圖_書的文化血液。
還有除舊的爆竹,一聲又一聲,一串又一串,此起彼落,將一個蕭索冷落的老寒天,響成了一個歡騰喧譁的新世界。
年夜飯的團圓桌上,年年有魚、十錦菜、八寶飯……將人間新歲象徵得豐饒而美滿。
不過,中國年在中國城裏,也盡有一番景象。店鋪裏有香燭上市,有利市紅包出售,還有年糕……只要有空去到中國城,熟悉的年象中,就會對中國城樸實營生的華僑,心生一份敬意。天涯外的僑鄉,就是那樣藉著有限的節慶傳統,一點一點地砌建。年初一,假如碰得巧,中國城中也會響起一陣喧天的鑼鼓,舞獅舞龍,將夢裏的中國,舞成半晌「歡樂與共」。
耶誕以來的熱鬧轉瞬已成過m.hetubook.com.com去,剩下滯留在冰雪中的寂天寞地。然而,中國人的世界裏還有中國年的來臨。儘管我會再一度惆悵自己生命歷程的今昔,但人生的千途百徑中,我已選擇了在兩個文化世界中行走,就必須承擔這夾縫途徑上的崎嶇。蛛絲般的寂寞會織得濃密,卻也鮮明豐盛了記憶。海外的中國年,沒有爆竹來除舊,沒有春聯來更新。然而,在歲月的長流上,瞻望前程,也是新年。
耶誕節的尾聲,銜接著陽曆新年。在美國,一年將盡夜,是抓緊每一分鐘作樂而過——開派對、吃大餐、著華衣、跳舞狂歡。數著分秒看「時報廣場」的時鐘指針,越過子夜,送走一年。
大年初一,拜年聲散發著落星如雨般的「恭喜恭喜」。待和-圖-書客的果物裏,黃澄澄的大椪柑,祝你大吉大利。香噴噴的煎年糕,祝你歲歲高陞。還有棗子,賀你早生貴子。還有桂圓,賀你富貴團圓……不管多麼平凡的生命,來到人世,就是一個可祝可賀的大肯定。
那樣的「良夜」,過了好些年。畢竟,年歲漸長,歡情漸淡,這兩年,我們謝絕邀宴在家靜過。一家人圍在爐火畔、烤板栗、話家常。家常話不管怎樣地北天南,總不忘向女兒說兒時除夕舊話——上供、守歲、壓歲錢……比起女兒,我們那時的生活一點不富有,但因為有濃厚的傳統,便有著感受上的豐富。我傳給女兒的也就是那一點豐富的感受。天涯外的除夕夜裏,我那用傳統包裝著的舊時心情,就成了送給女兒的一種無形禮物。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