輯二
龍的形象和意義

中國古代傳說中;龍有九似:「身如蟒,頭如駝,腹如海扇,鱗如鯉,爪如鷹,掌如虎,耳如牛,角如鹿,眼如兔。」意味著集天地間禽獸水物於一身;而完成一種能隱現、出沒、上天、下地、潛水的神奇形象。
傳說中進一步引伸;龍在春分時上天,動而化雲霾為雨露,孳長萬物。秋分時入地,息而調護水土,延綿生機。此外,或潛深淵,或藏大海,震懾潮浪,庇祐四方。
自然的生生之力原是一種抽象的感覺和觀念。中國民間將這種感覺觀念予以具象化,漸次想像塑造以至成「龍」。就像一個哲學家對宇宙hetubook.com.com造化深思感念,逐漸推理而名之曰「道」。但民間的想像捏塑是代代民眾的集體創造,不像哲學之成於一身一家。而且,民間的想像總要求色彩鮮明和形象生動。可以想見;初民對推動四時運轉不息的力量心生敬畏。在生活經驗裏的具象事物中,便把春蛻而動冬眠而藏的蛇蟒,帶到精神視覺裏。早期的龍,由古代祭祀的銅器上看來,就是匍行蠕動的蛇蟒。時日進展,逐漸地,民間由實際性的聯想,推展到創造性的想像,於是將地面、天空、水中的各種動態生命歸納而成九似www.hetubook.com.com之龍。這樣,龍就可以上天、下地,入水了;也這樣,龍就完成了它的神化。當然,稍作推敲;便可以了解。龍之上天下地入水的各種動態,也無非是象徵了自然現象的變化——雲的流動,風的迅疾,水之波湧,地之載覆。
記得在臺北度假時;不時可聞「龍的傳人」歌聲。然而;歌聲中所傳達的龍的形象卻十分含糊。而且,「巨龍腳底下我成長」,句中的「巨龍」;難免讓人錯覺為龐大石化的「恐龍」。就要為中國文化中龍的形象和意義;稍作探索和思維。
由此看來,龍!在中國m.hetubook.com.com人的意識裏,其實就是自然創造力的一種具象詮釋。易經裏的乾卦都以龍為喻,卜解著人事的進退吉凶,時而「飛龍在天」,時而「潛龍在淵」,真的像是一條龍貫穿著天地和人間。
然而,龍的形象並不為歷史上掌權者所特有,龍,既為民間所創造,也為民間所共享。民間宗教、藝術、民俗中,都可處處見「龍」。廟宇神殿前樑柱上,有龍盤踞鎮護,牛鬼蛇神不得褻瀆。民間的婚禮喜宴上,有刺繡的龍鳳喜幛、被面或枕套。創造傳衍生命的新婚男女,自是可比舞鳳飛龍。春節期間,舞龍燈是年年看不厭的民藝活動和-圖-書。神聖的龍,成了庶民可與共戲的伙伴。元宵節一過,龍燈舞畢,「龍身」焚化升天,民間便開始了五穀可期的春耕。到了端午節,龍舟競渡,一片歡騰。乘風破浪的「龍」,象徵了奮鬥進取(奪標),也象徵了懷古緬昔(紀念屈原)。在藝術上,「龍」也是屢見不鮮的。陶瓷的圖案設計,龍是主要形象之一,在繪畫中,龍也可以成為主題,美國波士頓博物館中,至今珍藏著中國的一幅長軸九龍圖。畫面上;但見那中國的龍,或翻飛雲端,或騰躍浪首,那種神祕的生命動力活鮮鮮地流露紙面。中國古代有四靈說,主象四方和四季。玄龜和_圖_書主北,象徵冬藏;彩鳳主南,象徵夏衍;白虎主西,象徵秋殺;青龍主東,象徵春生。龍總是和生命動力有關,只要中國的國脈不斷,歷史生機不斷,龍的形象是不會寂滅的。
天地運轉萬物孳生的背後;存在著那龍的創造形象。還諸人間,統攝社會,便是那位比神龍的君王。龍袍加身,是權威之所自,也是職責之加身。踞於龍座的君王,豈止威鎮四方,也須造福育養百姓。只是,歷史上能「天聽自我民聽」盡責盡心的君王不多,而時代推演,潮流變遷,龍袍龍座所象徵的權勢,終於澈底推翻,北京的紫禁城中,空留九龍鎮壁(九龍碑),供後人憑弔!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