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你可以讓自己快樂一點
快樂不需要理由

一位一百零二歲的人瑞一天到晚高高興興,在生日時就有人問他怎麼會那麼積極而快樂。
我們常說:「如果這些事發生,我就幸福了。」或「如果我能通過考試,我就好過了。」「如果他能對我好一點,我就快樂賽神仙了。」「只要中獎,我就賺死了。」「等我有錢一點,就會更快樂。」等等。
讓我問一個問題:「如果要能使你快樂,必須出現什麼東西?」是希望有錢、有地位?或是希望憑空得到一棟房子?是希望駕駛一輛名車?還是希望有人愛你、關心你,告訴你他們是多麼喜歡你?到底要怎麼樣才能使你快樂呢?
大貓看見小貓追逐自己的尾巴,就問牠:「為什麼你要這樣追尾巴?」小貓說:「我知道貓最好的事就是快和*圖*書樂,而快樂就是尾巴,所以我追尾巴,等我抓到了,我就得到了快樂!」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自己戲中的主角,必須為自己的快樂負最基本的責任。別人絕不能令你快樂,你得靠自己。戴爾.卡內基說:快樂不在於你是誰或你有什麼,它只在於你「想」的是什麼。
大貓說的一點都不錯。快樂如果被當成目標去追求,便無法得到。「追求快樂」的結果,往往和字面的意義背道而馳。記住,能把目標達成,固然有助於使你快樂,然而即使無法達成你很在乎的事,你還是可以選擇快樂,最起碼你可以不去選擇不快樂。有了這樣的體認,你就能主宰自己的快樂,甚至分享給大家。

多數人都是這麼說的和*圖*書,以為只有當某些事件發生以後他們才會快樂。因此,不管他們有錢沒錢,他們總是不能享受到完整的幸福和快樂。
讓我們想想,觀看日出的遊客,你認為誰最不快樂呢?那一定是對出現日出期望最高的人,因為他的內心認為唯有太陽「出現了」才會快樂。就是這種想法,反而失去了自然的快樂。
不記陰,不記雨,只記晴天。
莊子於橋上見魚游於水中,便說:「你看!魚兒多麼快樂呀!」惠子哼了一聲說:「你不是魚,怎麼知道魚很快樂?」人們只要決心快樂,任何人事物看來都是快樂的;你老是覺得不愉快自然就不快樂。
林肯也曾說:「樂由心生。」快樂是一種感覺,https://m.hetubook.com.com一種「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的感覺。
快樂的習慣極易養成,只要使日常所想的所念的都往「愉快」去想。把自己環境中可以使你一想起來就高興的人事物,每天在腦子裏經過幾遍。這樣愉快的心境,將會使你這一天所遭遇的事情轉變方向,化險為夷,轉憂為喜。
——安特梅葉
舉例來說,兩個人處境相同,做的事情相同,兩人都有著大致相等數量的金錢和聲望——然而其中之一鬱鬱寡歡,另外一人則歡欣愉快。什麼緣故?心態不同罷了。
從明天起,你試試這一招:起床時把這句話高聲說三遍:「我要快快樂樂!我本來就是高高興興!」說和-圖-書時要肯定、明確。念一遍、想一遍——這是醫治不快樂的良方。如果你在早餐前再重覆三遍,使得這話融入心中,用此愉快的心情去面對一切,還會發生什麼不愉快的事呢?
許多人在快樂後頭狂追亂跑,像個心不在焉的人在搜尋自己的帽子,其實,快樂卻在自己手中或在頭上。喬希.比林斯這位美國著名的幽默作家說得好:「假如你曾經追尋到幸福,你可以了解,那就像一個老婦人急著尋找她迷失的眼鏡,卻發現它好端端地架在自己的鼻樑上。」那到遠處去找尋歡樂的人,是把歡樂遺忘在身旁。
大貓說:「孩子,我也曾注意這個大家都有過的問題,我也相信快樂就是尾巴。但我發覺,我一追尾巴,尾巴就離我更遠,而我去做我自己的事的時候https://www.hetubook.com.com,似乎無論我到哪兒,尾巴就跟著我。」
自己沒有的東西我們不能給,我們無法在把自己弄得慘兮兮時仍為別人帶來快樂。正如林肯所說:「你無法把自己變成窮人而去幫助窮人。」除非我們先使自己快樂,否則不可能為他人帶來快樂。
事實上,你不需要任何理由就可以馬上快樂起來。英國神學家英吉說:「最快樂的人,似乎是那些不需要什麼特殊的原因就快樂的人——只因為快樂而快樂。而這無疑是個十分好的理由。」
「沒有,」老人回答道:「那毫無奧祕可言,很簡單。」他接著解釋說:「每天早上我有兩種選擇:是希望這一天裏快樂還是不快樂,你們猜我選擇什麼?我只是希望快樂,真的就快樂起來。」
「你一定有什麼愉快的祕訣吧,老先生?」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