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宣帝時丙吉任丞相,他經常巡視各地,了解民情。一次,丙吉又出巡,遇見百姓發生衝突,相互毆鬥,死傷者橫陳路旁,丙吉見了並不過問,屬吏對此非常奇怪。乘車前行又碰到有人趕著一頭牛,牛吐舌喘氣。丙吉馬上叫車
hetubook•com•com停下,讓御車小吏上前詢問:「趕牛走了幾里了?」屬吏認為人死傷不問而問牛,前後失當,不免問丙吉,丙吉說:「民眾鬥毆死傷,長安令京兆尹應該查禁追捕,這是他們的
和_圖_書職分。作為丞相,只在歲末考察他們的治績,上奏賞罰而已。我不能管這些小事,在路邊過問鬥毆。而現在正值春季,天並不很熱,牛沒遠行而氣喘,我怕是氣候反常,才停車相問。位居三公,要考慮調理陰陽的大事,這正
和*圖*書是我應當擔憂的啊!」聽了這番話,屬吏才心悅誠服。
漢書丙吉傳:「吉又嘗出,建清道群鬥者,死傷橫道,吉過之不問,掾史獨怪之。吉前行,逢人逐牛,牛喘吐舌。吉止駐,使騎吏問:逐牛行幾里矣?掾史獨謂丞相前後失問,或以hetubook.com.com譏吉,吉曰:『民鬥相殺傷,長安令,京兆尹職所當禁備逐捕。歲竟丞相謂其殿最,奏行賞罰而已。宰相不親小事,非所當於道路問也。方春少陽用事,未可大熱,恐牛近行,用暑故喘,此時氣失節,恐有所傷害也。三公典調合陰陽,職所當和_圖_書憂,是以問之。』掾吏乃服,以吉知大體。」
稱揚官吏關心民間疾苦;也借指丞相等高官。
典源
今譯
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