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依空的敘述,我的心中頗有感慨,區區一碗花生湯,就讓張先生對我感激一輩子。其實,「僧情不比俗情濃」,我不但要求全山徒眾要孝敬每一位同門師兄弟的父母,而且我也把這些佛門親家視為自己的和_圖_書父母,給予安養,以報答他們將兒女送來學佛度眾,我以為這就是人間佛教的孝順之道。
幾年以後,依空告訴我:她父親一直到往生前,都還念念不忘我給他的一碗花生湯,而且經常向親
和_圖_書友說:「星雲大師對我們佛門親家多麼禮遇,奉為上賓,別人供養的花生湯,他都慈悲省下來送我吃。」
佛陀在《父母恩重難報經》中提到父母恩德形容:「假使有人,左肩擔父,右肩https://www.hetubook.com.com擔母,研皮至骨,穿骨至髓,繞須彌山,經百千劫,血流沒踝,猶不能報父母深恩。」父母之恩,昊天罔極,怎能不報?不只佛門,孝養父母是每一個人應盡的責任。
依空說她父親因為長年和-圖-書
胃疾,三十年來不能進食五穀雜糧,只能喝花生湯,因此這幾天她都親自熬花生湯給父親吃。第二天早齋,剛好侍者端了一碗花生湯給我喝,我突然想起張老先生,趕緊派人把依空找來,要她趁熱送給父親食用。哪知張老先生吃了以和圖書
後,千言萬謝不絕於耳。
有一年,他來山上掛單在朝山會館,我擔心工作人員是否招待親切,於是問依空:「父親住得習慣嗎?飲食合胃口嗎?」
依空法師的父親張來福老先生是一位中醫師,因為女兒來山出家,所以偶爾也會上山小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