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不做一日不食

人活在世上,若只是一味依賴別人的奉養,做一個終身的消費者,對人間一點貢獻也沒有,就真的是白白過了一生。百丈禪師即使到晚年仍然樂在工作,樂在服務,樂在修行,堅守自己立下的規矩,用自己的身心教育天下及www.hetubook.com.com後代子孫。我們是不是也能學習禪師的精神,生存於世,貢獻於世,立志於世,不枉費一時,不糟蹋任何一個因緣,珍惜當下,完完全全、認認真真地活著!
年歲高達八十的和_圖_書百丈禪師,除了領眾焚修外,仍是「一日不做一日不食」,種樹、栽花、務農、開墾、生產等等,都是身體力行,從不馬虎。弟子們體諒禪師,要他不要再做了,讓年輕的弟子工作就好,百丈禪師卻說:「我無德勞人,人生https://m.hetubook.com.com在世,若不親自勞動,豈不成為廢人。」仍堅持「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鐘」。
後來,有的弟子看不過去,就把他使用的畚箕、鋤頭藏起來,以為師父找不到工具,就可以休息了。年老的百丈禪師找不到工具,沒辦https://m•hetubook•com•com法工作,當日便將自己關在禪房裡,不肯吃飯,縱使弟子百般苦勸、懇求,他仍是堅持自己所立下的規矩,並跟大家說:「既然沒有工作,哪能吃飯呢?」
唐朝時,佛教寺院仍然注重宗教活動,自從馬祖道一禪師創建叢林,百丈禪師建立清規https://m.hetubook.com.com之後,有規模的禪林,便成為中國佛教重要的主體。尤其百丈禪師提倡農禪生活,自食其力,主張佛教不依靠外力,自己耕作,自己生活。
「一日不做一日不食」,百丈禪師以這一理念、精神昭告天下,尤其是佛門的弟子,應該要勤勞、精進,慎勿放逸、貪求安樂。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