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木魚

何謂精進?「精」是不雜,「進」是不退,即是努力斷除惡法,修持善法。佛教以三十七道品中的「四正勤」,作為精進的修持。
四、未生善,令生起:未起的善念,要用心培養。
佛教有所謂「流水木魚」之稱,木魚聲帶給人和圖書一種精進不懈的感受,如潺潺流水;誦經念佛就像流水滔滔不息地奔向未來,人生也在不息的生活中才有成就。
二、未生惡,令不起:未起的惡念,令不生起。
我們看,無論白晝黑夜魚的雙眼都不曾閉上,https://m.hetubook.com.com炯炯有神。佛教以此象徵出家人誦經行道的勇猛精進。當敲打木魚或看到木魚時,應深觀魚的精進力,效法魚的精神:人生要常行精進。在佛經裡,常有菩薩的名號為「不休息菩薩」、「常精進菩薩和_圖_書」,意在鼓勵修道人不可以過分地懈怠、懶散,應當精進辦道。當然適量的休息也是精進,所謂「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不休息就沒有力氣辦道了。
有一句偈語這麼說:「修行如駕上灘舟,暫歇篙時便下流,若不從茲勤努力www.hetubook.com.com,何時撐得到灘頭。」修行如「駕上灘舟」不進則退,為學工作亦如是。學子讀書要精進,學問自能累積至博大;工作也必須努力精進,就能創出好成績;即使黃金隨著潮水流來也要起早才有機會將黃金撈起來。「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成功的https://www.hetubook•com•com錦旗總為奮勇不懈者奪標。
一、已生惡,令斷除:已生起的惡念,要讓它停息,不再妄動。
三、已生善,令增長:已生起的善念,要如鑽木取火,積極地發揚光大。
佛教寺院裡,出家僧眾早晚誦經都會敲木魚,為什麼要敲打木魚呢?這有一段寓意深長的典故。
上一頁